2015年12月3日,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省洛陽市文物考古院發布訊息稱,在洛陽市伊川縣發現了2500年前的陸渾國貴族墓葬,並已發掘銅編鐘、銅鼎等銅器,在陪葬車馬坑中發掘出馬匹車輛遺骸。
此次發掘的墓葬地位於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古老的伊河支流順陽河從墓地中部穿流而過。自2009年以來,徐陽村周圍陸續發現盜墓活動,洛陽市文物考古院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搶救性發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陸渾國貴族墓葬
- 出土地點:洛陽市伊川縣
- 所屬年代:東周
發掘過程,文物簡介,
發掘過程
2015年12月3日,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省洛陽市文物考古院發布訊息稱,在洛陽市伊川縣發現了2500年前的陸渾國貴族墓葬,並已發掘銅編鐘、銅鼎等銅器,在陪葬車馬坑中發掘出馬匹車輛遺骸。
此次發掘的墓葬地位於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古老的伊河支流順陽河從墓地中部穿流而過。自2009年以來,徐陽村周圍陸續發現盜墓活動,洛陽市文物考古院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搶救性發掘。
2015年重點發掘的徐陽村南發掘的大型墓葬1座,墓口距地表深0.88-1.02米,口部東西長6.30,南北寬5.40-5.15米,深8.5米。中部被漢代灰坑打破。墓壁向內傾斜。距地表3.7米出地下水。外槨已腐朽,內棺用厚0.5米青膏泥封護。在青膏泥和外槨板之間發現有銅編鐘、銅鼎等隨葬遺物。目前尚未清理完畢。
2013年開始發掘的陪葬車馬坑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坑口長7.55米,寬5.95米,深2.8米。車馬坑內隨葬車6輛,馬13匹,均呈側躺狀,馬頭上還佩戴骨貝編織的裝飾品。車馬坑東北角還發現隨葬大量牛羊頭、蹄等。
搶救性發掘期間,文物部門在徐陽村周圍調查勘探發現長方形豎穴土坑墓200餘座,車馬坑8座,灰坑30餘座、燒窯10餘座,基本了解了墓地的分布區域和保存現狀。
文物簡介
從發掘情況分析,車馬坑放置牛羊頭蹄的葬俗與春秋戰國時期甘青地區戎人埋葬習俗相似,而與中原地區埋葬習俗差別較大。
據《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記載:“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公元前525年秋,晉國出兵剿滅陸渾戎。經考證,陸渾戎分布的大致範圍在今伊闕、鹿蹄山以南,伏牛山以北,熊耳山以東區域內,涓水(即今順陽河)流域為其中心地帶。歷史上著名的“問鼎中原”典故就源於此。
“徐陽墓地無論從時間、地域、規模、習俗等都可以與春秋時期活躍在這一區域的陸渾戎形成唯一對應關係。因此我們認為徐陽墓地應為陸渾戎貴族墓地,車馬坑應為陸渾戎國君或高級貴族墓的陪葬。” 洛陽市文物考古院院長史家珍介紹,戎是中原王國對西方甘青地區民族的統稱。從墓葬遺物、陪葬車馬坑埋葬方式來看,徐陽墓地的主人顯然受到周邊文化的強烈影響,但依然保存了其自己的某些傳統。尤其是車馬坑放置牛馬羊頭蹄的習俗與春秋、戰國時期甘青地區出土的戎族陪葬習俗相同,具有戎族習俗的特徵。此次考古新發現以實物資料的形式印證了陸渾戎遷徙中原的歷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區少數民族遷徙和融合重要資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