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南萬吉象歌

陸河南萬吉象歌早年產生於一個民間傳說。當地百姓把大象視為吉祥化身,為紀念為民消災,為民造福的大象,讓吉祥常駐,民間巧匠採用竹片為架,用棉布為皮,製作成大象模型,取名“吉象”,並配以當地流傳的山歌,配以吉祥的歌詞逢年過節舞象唱象歌。根據當地最年長村民提供線索和有關客家人南遷歷史的史料考究,參與當地各姓氏族譜,南宋年末(1278 年),萬輋已有客民居住,其大多數為江西、福建等地遷入,屬第四期南遷客民(即隨宋帝趙南逃漢人)。以此類推,《吉象歌》在當地流傳至今達數百年之久,清代已盛極。於 2007年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河南萬吉象歌
  • 別名:萬輋
  • 主要榮譽:2006年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萬,古稱“萬輋”。相傳清朝早年,萬輋地區瘟疫流行,災害連年,百業蕭條,民不聊生,人民民眾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突一日,萬輋上空金光萬道,遍地通紅,金光中只見一頭大象從天空中徐徐降落,並隨之消失於地上。從此,萬輋瘟疫循去,萬物復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當地民眾後來視大象為吉祥的化身,取名“吉象”。為紀念吉象,讓吉祥長駐,民間巧匠採用竹片為架,用布為皮,製成大象模型。以當地流傳的山歌對唱,配以肩挑,手提花籃的小姑娘,合著鏗鏘的鼓樂出現在民間,並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隨著時代的變遷,其歌詞也不斷更新,成為當地固有的一塊古老民間藝術瑰寶。今天,《吉象歌》在當地已是家喻戶曉,四時吟唱,朗朗上口的民謠。它用原始的音樂,原汁的客家風味表現形態,抒發了人之所思、所感、所見、所聞,以通俗的詞語對唱,把人們的“勞作、感嘆、幽默、愛戀……”等生活情形,活生生的表達出來。
“文革”期間一度中斷的《吉象歌》於建國40周年文藝晚會重新亮相舞台。1999年4月22日,廣東衛星電視台“藝術太空”欄目攝製組前來南萬拍攝《吉象歌》,並於7月24日上午11:08時、28日下午3時、8月1日夜零時三個時段,在衛視台《藝術太空》欄目中播出。
《吉象歌》主要流行在南萬鎮萬全村,過去逢年過節,在人口比較集中的禾坪上“舞象”,引來周圍百姓男女老少觀看。一隻大象由兩人撐著慢步,或進退行走,前面由肩挑花籃的小姑娘引路,緊接著象奴牽象,扮阿公者頭戴氈帽,腳穿長統靴,手拿象鞭趕象,在禾坪上呈圓形徘徊行走,邊走、邊停、邊對唱。原始的曲調在鑼鼓隊伴奏下頗有一番情趣,後來採用錄音機、VCD片配音,優美的歌調與節奏,大象栩栩而生的舞步,使整個場面十分壯觀,引人入勝。隨著時代的發展,傳承人把“三講兩思”、“三個代表”和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單叢茶葉”等內容寫進了《吉象歌》,小孫女肩挑花籃改為手提花籃、人數增至若干人。不管怎樣,《吉象歌》仍保持原汁原味的傳統表現形式,真是老瓶新酒也醉人!它自始至終告誡教育人們要勤勞善朴、勤耕勤讀、要知榮知恥、不沾“黃賭毒”、鄰里要和睦相處、誠實做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