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昆村
- 國土面積:12.07平方公里
- 年平均氣溫:18℃
- 年降水量:1753毫米
- 耕地總面積:3061畝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
自然資源
截至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61畝(其中:田2100畝,地961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318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1畝,主要種植黃金黎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61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水、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131戶通自來水,有109戶飲用井水,有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5.17%、37.59%、20.69%)。有290戶通電,有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100%、2.76%和61.3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5戶(分別占總數的27.24%和29.31%)。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34 輛,機車11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50畝,有效灌溉率為0.36%.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8萬元,畜牧業收入5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98頭,肉牛78頭,肉羊26頭);漁業收入1萬元;林業收入19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工資性收入11萬元;其他收入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40元。農民收入以甘蔗、麻竹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隴川縣內。
人口衛生
截至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290戶,共有鄉村人口1417人,農業人口1410人,其中男性755人,女性655人;勞動力901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景頗族、漢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7人,阿昌族3人,景頗族523人,傣族825人,傈僳族2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0人;享受低保6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65戶。
文化教育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333.5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98人,距離鄉中學6.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8人,其中小學生78人,中學生2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9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36000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
基層組織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6人,少數民族黨員16人,其中男黨員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6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陸昆村以景頗族、傣族為主(是景頗族、漢族混居地)。傣族最重大的傳統年節是潑水節。時間是傣歷六月(公曆4月中旬)。舉行3天,頭兩天送舊,最後一天迎新。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佛。全寨婦女為佛像潑水“洗塵”。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認為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下午舉行“丟包”,屬青年男女藉以求愛的一種活動。在節日裡還舉行放高升、賽龍舟活動。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同時還信仰原始宗教,有一部分傣族信仰鬼、神、巫術。景頗族的盛大傳統節日是“目腦縱歌”節。目腦縱歌是一種民眾性的歌舞活動,其中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奏鮮明。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一般進行4天。節日期間,景頗人民穿著盛裝,匯聚目腦縱歌場,圍著歌舞場中央繪有目腦舞蹈路線圖譜的“目腦示棟”。踏著鼓樂節奏盡情歡舞。目腦縱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動,現成為盛大傳統節日。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內道路還未硬化,飲用水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甘蔗、麻竹、草果、茶葉等產業。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總投資1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