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友

陸建友

雲南曲靖羅平羅雄鎮以龍村委會小下阿列村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陸建友。在2010年中國西南地區百年不遇的抗旱救災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被譽為“抗旱村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建友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貢獻,抗旱經歷,

人物貢獻

2010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曲靖市看望慰問受災民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在基層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座談會上,作為全省6名代表之一的羅平縣羅雄鎮以龍村委會小下阿列村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陸建友向溫總理匯報了抗旱工作,溫總理誇獎陸建友說:“人人都像陸建友村長這樣,就不愁沒水吃了”,並受邀與溫總理合影留念。此後,他便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抗旱村長”。

抗旱經歷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以龍村委會小下阿列村離縣城約9公里。雖占了一定的地理優勢,但受自然條件限制,2010年的大旱給這個原本並不富裕的村子帶來了嚴重影響,不僅農作物減產、絕收,喝水也成了村民生活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村內唯一的自來水水池在大年初一就已乾涸,全村64戶229人頓時陷入“水荒”之中。
就在村民為水發愁時,現年(2010年)44歲的村民小組長陸建友意外地發現自家多年前打的一口井尚存有水。隨後,他的家便成了村內唯一的免費水源供應點,並一直持續至今。正因為他為村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他作為全省6名代表之一,參加了3月19日至21日溫總理在陸良組織的抗旱救災工作座談會,還受到了溫總理的誇獎,受邀與溫總理合影留念。此後,他便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抗旱村長”。
旱災過程中陸建友在幫助村民取水旱災過程中陸建友在幫助村民取水
最慷慨
每天貼20多元電費保村民用水
小下阿列村歷來都缺水嚴重。為了解決民眾用水難的問題,早在1997年,陸建友便帶著村民在3公里以外的一個水源點建起了水池,讓民眾吃上了自來水。第二年,他又在自家後門處挖了一口井。“當時水井基本用於灌溉,沒想到到今年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在陸建友家旁,一路邊房屋的牆上用粉筆寫著“用水農戶請到我家來挑,現又安上了新機器,抽水時間早八點到九點”。這是陸建友3月6日購買了新水泵後向村民發布的“廣告”。擔心有些村民看不到,他在村內幾乎每個路口處都寫上了此類標語。
在他家大門,數十平方米的院壩顯得格外乾淨,一根抽水管從房屋延伸到院內。三隻大鐵桶支在院壩一角,數十個印有“抗旱救災”字樣的專用水壺依次排列,每個水壺都已蓄滿了水。陸建友說,之前村民們都是自帶水桶,這些水壺是縣裡考慮到飲水衛生而專門配發的。
後來,鎮上得知他免費為村民抽水,也提出想給他一定的補助並為他買一台功率更大的抽水機,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自己農閒時外出做泥工,妻子在家搞養殖,加之兒子在縣城開了個汽修店,每年家裡的純收入能有5萬左右。“每天20多塊錢的電費我自己能承受。好多村民家裡經濟比較困難,政府的錢更應該用到其他地方去抗旱。這個錢我肯定不能要。”
“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拿手電筒往井裡照照,總會對井說‘千萬不能幹啊’。看到每天抽水後水位有所回升,我的心也就踏實了。”對於陸建友的做法,妻子金翠瑩也很支持。
雖然前來挑水的村民越來越多,但陸建友始終牽掛著一件事,那就是村里孤寡老人的用水問題。所以,每天下午3點左右,他都會為村裡的幾位高齡老人送水上門。
最實在
帶領村民修路、育苗、改烤房
除了為村民解決喝水問題外,陸建友在擔任村民小組長期間,為村里所做的修路、育苗、改烤房等一系列工作也深受村民們的好評。
之前,由於村里道路比較狹窄,塵土又多,村民們進出很不方便。2009年,陸建友首先拿出一部分錢,提出了想要修路的想法,便很快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每人200元的集資款也很快籌措到位。幾個月後,通往村裡的1.2公里土路就變成了水泥路,村民們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為了彌補村民們因烤菸房技術落後帶來的經濟損失,陸建友又將從外面學來的建造新型烤菸房技術帶回村里,抽空幫助村民改造老式烤菸房。一年時間裡,他幫助村民改建了50餘座烤菸房,為全村帶來了20餘萬元的烤菸增收。
在育苗方面,72歲的村民劉光美是最大的受益者。由於年老體弱,劉光美基本無法單獨種植油菜和烤菸。陸建友就引進了一批掛花樹苗,並幫助老人進行苗木培育。劉光美說,村裡的桂花樹全是陸建友引回來的。
雖然為村民做了這么多好事,但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則是自己帶出了20多個徒弟。陸建友是個泥水工,農閒時他便帶上工具前往縣城或者周邊村子幫人砌牆。由於忙著尋找新水源點和抽水,他做活用的工具已蒙上了一層灰。
村民方建中說,自己跟著陸建友學泥水活計已有七八年了。“雖然沒有舉行正式的拜師儀式,但在我們心裡,他就是我們的師傅。”
像方建中這樣的徒弟在村里還有很多,陸建友談起自己的徒弟也甚是得意。徒弟們不僅依靠外出打工有了自己的收入,也有的徒弟已經可以完全自行承包工程,當上小老闆了。
最緊張 匯報工作時怕總理聽不懂方言
得意歸得意,但陸建友也難免有緊張的時候。因為他為村民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在2010年3月19日至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曲靖市看望慰問受災民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時,他被鎮上和縣裡推舉為全省6名代表之一,在陸良向溫總理匯報抗旱工作。直到現在,回想起和溫總理交談時的一幕幕,他還顯得有些緊張。
“當時很擔心溫總理聽不懂雲南方言。”他回憶說,由於自己不會說國語,當初向溫總理作自我介紹時就緊張不已:“總理,我是羅平縣羅雄鎮以龍村委會小下阿列村村民小組長。”當溫總理詢問道:“那你就是以前的生產隊隊長了,村裡有幾戶人家,有多少人?”他也是帶著緊張的情緒一一作答。
他繼續匯報:“我們村老弱病殘、孤寡老人及特殊缺水人員吃水,由村黨小組成員每天送到他們的家中。”
溫總理聽後很高興地說:“像陸建友這樣的村民小組長,值得登報。”
“聽到這句肯定的話時,我在心裡暗自高興,心裡的緊張稍微平息了一點。”陸建友說。
“我每天抽水給民眾吃,要20元左右的電費,都是我自己承擔。”隨後的匯報雖然還有一點緊張,但他已從容得多。
溫總理問:“你一個村小組長,每天要承擔20元左右的電費,你有沒有算過,能不能獨自支撐下去?”
他也如實回答:“總理,我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油菜、種烤菸、養殖。我可以外出做泥水工,我兒子修車,一年的收入有5萬多元。”
溫總理聽完他的匯報後,又說:“人人都像陸建友這樣,就不愁沒水吃了。”
散會後,溫總理主動發出邀請:“陸建友,請過來我和你合個影。”
在合影之後,溫總理又邀請了另外5名一起參加匯報工作的同志一同合影。
“不敢相信,我還能和總理一起合影。再說我做的事都是小事,也是我應該做的。”陸建友說。
最希望 以後不再沒水喝、沒水灌溉
自從見過溫總理後,陸建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也發誓自己一定要帶領村民從旱災中走出來。此外,他還對自己村子將來的發展做了一些規劃。
雖然自家的井水能勉強維持村民們的生活,但即將到來的大春生產卻讓他十分焦慮。他說,村里共有旱地345畝、水田80餘畝。村里各家各戶都已儲備了足夠的化肥、種子、農藥和薄膜等物資,如果再不下雨,就只有採取“旱育秧”的方式育水稻苗。“旱育秧”的培育基地設在村外的一口老井旁。
老井的清理重建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經過衛生部門對老井水質的化驗,雖然這口井的水不能供人飲用,但可用於灌溉和牲畜飲水。這樣,大春的秧苗播種便沒有問題。“只有大春作物順利播種,才能彌補乾旱給小春作物帶來的損失。”此外,他還打算帶領村民另外開闢一個水源點。
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他又在心裡開始長遠盤算。由於小下阿列村地處兩山之間的峽谷地帶,雖眼下遭遇的是旱災,但一到雨季,這裡往往又會遭受洪災。於是,他又帶著村民在農田附近大量開挖泄洪渠,以消除隱患。
聽說羅平縣將建一個大型水庫,他又四處打聽。得知如果九龍河上游的阿崗水庫建成,可新增農業供水量9847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2.0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6.28萬畝之後,他欣喜若狂:“如果這個水庫能建成就好了,我們的灌溉就會有保障了,就算再遇到這樣的大旱也不會顆粒無收了。”
在農民增收方面,陸建友也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在農閒時節組織村裡的勞動力外出打工,他還打算在村里大力發展副業,以保證村民的經濟收入。
“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不再沒水喝、沒水灌溉。等村裡的副業發展起來了,我們在家門口便可以找到工作掙錢了,家家戶戶也都能過上小康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