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宗棠

陸宗棠(1918-1950年),貴州省威寧縣四甫鄉高坎子村(今灼甫鄉高營村)人。彝族,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威寧游擊團創始人、政委,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宗棠
  • 民族:彝族
  • 出生日期:1918年3月3日
  • 逝世日期:1950年4月23日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陸宗棠公元1918年3月3日出生在一個富裕而開明的彝族農民家庭,父親陸永昌為人正直公道,熱心公益事業,被公推為明德國小名譽校長,新中國成立初期,以開明人士身份,被選為鄉、縣各族各界代表和人民代表。陸宗棠受父親影響,從小勤奮好學,恭敬待人。公元1928年,陸宗棠在家鄉上明德國小,193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9月考入雲南省昭通明誠中學,1937年國中畢業,入四川省成都華西大學附中讀高中,因不適應氣候,公元1938年秋轉入雲南省立昭通第二中學。公元1940年,陸宗棠轉學到貴陽烏當中學,直到高中畢業。公元1942年,陸宗棠以優異成績考入貴州大學,期間從事革命活動。公元1946年畢業,獲政治經濟學士學位,拒絕了威寧縣政府委以重任的許諾,毅然回到偏僻落後的家鄉,立志辦學,決心改革社會。
最初,他在明德國小任教,以卓越的成績贏得了鄉紳、親友和師生們的敬重,贈給他“民族之光”的金字匾。他提出在家鄉籌辦一所中學,以解決國小畢業升學難的問題,為家鄉培養更多的人才,他的主張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成立了“井寧中學董事會”,籌集辦學資金,後因資金不足未能成功。
公元1948年,威寧縣政府緝捕陸宗棠,他離開威寧,躲到貴陽。經貴州大學同學楊光文介紹,參加了中共地下黨員安毅夫領導的黨的外圍組織“西南少數民族解放同盟”,隨後又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積極在社會青年中開展革命活動。這時,國民黨在貴州的反動勢力血腥地屠殺革命者,在白色恐怖籠罩下,黨組織決定讓陸宗棠轉移到黔西北農村去開展武裝鬥爭,他與貴陽的地下黨外圍組織失去了聯繫。為了尋找黨組織,他幾經周折,終於在雲南省昭通找到了當年的老同學李德仁(當時的中共滇東北地委書記)、付發聰、呂茂林(二人是中共地下黨員),和他們一道從事地下活動。
公元1949年4月,經李德仁和付發聰介紹,陸宗棠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經滇東特支批准,先後介紹了威寧籍的張斐然(苗族)、盧韜、祿發奎、陸思明、禹志超、安啟崇(五人均系彝族)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還利用保全司令部辦的教導隊,為“邊縱”六支隊和以後的威寧游擊隊準備了一批軍事和政工人員。
1949年10月,陸宗棠到雲南省魯甸縣的桃園,向滇東北地委組織委員兼暫編32團黨委書記李長猛、滇東特支書記孫志能匯報了組建游擊武裝的情況,經他們批准,正式授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第六支隊威寧游擊團”番號。陸宗棠回威寧後,在龍街宣布正式成立威寧游擊團,邊縱六支隊黨委任命陸宗棠為團政治委員,盧嵩嵐為團長。
1950年4月22日,原已投誠的國民黨軍李彌部仝登文團叛變,從昭通灑漁河向威寧方向逃竄,企圖與盤踞在威寧的匪首羅湘培聯盟。4月22日,陸宗棠、盧嵩嵐接到昭通駐軍43師下達的阻擊叛軍的命令後,立即派出偵察組去偵察敵情,召開幹部會議制定作戰方案,23日拂曉,陸宗棠率領三連急行軍,追至團箐轉老包梁子,與敵人展開激戰,陸宗棠沉著地指揮戰鬥,不幸犧牲,年僅32歲。游擊團以慘重的代價,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受到43師師長張顯揚的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