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藝術院

陸儼少藝術院

陸儼少藝術院坐落在上海市歷史文化名鎮——嘉定,與宋代孔廟、法華塔及明代園林秋霞圃,構成一道突顯嘉定深厚文化底蘊的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陸儼少藝術院
  • 總部地點:上海市
  • 經營範圍:  藝術院
  • 面積:6.5畝
學院簡介,人物簡介,代表作品,

學院簡介

陸儼少藝術院占地6.5畝,中國園林式的庭院雅意盎然。園內花木蔥蘢,秀竹漪漪,湖石屹立,迴廊、曲橋穿插其間,與陸儼少書法碑廊相映成趣,猶如一幅風光旖旎充滿著書卷氣的畫卷。全院建築面積2319平方米,其中主樓共兩層,東樓底層為綜合展廳,面積400平方米,可舉辦國畫、油畫、雕塑等各種展覽。二樓為院藏陸儼少精品展示廳,面積230平方米,陳列陸儼少的書畫作品,並復原了陸老最後一個畫室——“晚晴軒”。“晚晴軒”陳列著陸儼少的書畫原作、文房遺物和部分藝術活動圖片、手稿、畫冊等。二樓還有100多平方米設施齊全的學術報告廳,可舉辦較高層次的學術活動。西樓為小型展廳、沙龍和培訓中心。47米長的陸儼少書法碑廊,鐫刻了他的書法精品三十多件,展示了他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陸儼少藝術院是集收藏、研究和展示陸儼少書畫藝術,舉行各類高層次展覽及學術研討活動的場所。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促進兩個文明建設,進行中外文化交流的視窗。

人物簡介

陸儼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齋號“就新居”、“晚晴軒”等。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大師;生於上海嘉定縣南翔鎮。先生於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拜馮超然為師,並與吳湖帆相識,在兩位先生處,看到不少歷代名家真跡。 抗日戰爭期間,陸儼少先生流寓內地,1946年回歸故鄉,在此之前,先生的作品大部分師對古代傳統的消化和吸收;返鄉途徑三峽的經歷,引發了先生的創新意識,開始將以前局部改造傳統轉換為有意識地建立個人風格,但在起初的10年中,仍處於探索之中。
陸儼少畫集陸儼少畫集
1956年,任上海愛畫院畫師;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術學院兼職山水畫教席;在此期間,先生的個人風格得以發展,最終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陸先生在山水畫中獨創了兩種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塊”。所謂“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這種白痕在陸先生的作品種多數用來表現雲霧,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徑和浪花。留白要以墨色反襯,所以陸先生又創“墨塊”法,以濃墨積點成塊。
陸先生還擅長用長線條描水勾雲,他的水紋描繪寫盡了江波萬態。他的勾雲是以較細的拖筆中鋒畫雲的陽面,以較淡而毛的環曲線條勾雲的陰面。另外,先生畫石每每空勾無皴,只用一根起伏變化的線條表現山石的結構,往往起筆墨跡厚重,直到墨色淡乾飛白,才蘸第二次。
陸儼少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舉家入蜀之時,觀蜀中山水:峨眉山之秀麗;青城山之幽靜;亦即三峽之奇險,令其紮實的傳統筆墨升華至心中廣闊的追求,尤其是“峽江雲霧”的壯麗變化,更加使其思緒激動不已,胸中之熱情溢於言表。
陸先生之所以能與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風格迥異的山水畫大家,同時兼擅梅花、竹石,是與他在詩文、書法、畫論等多方面的深厚學術修養分不開的。
他出版有《陸儼少自敘》、《陸儼少畫集》多種專著和有關中國山水畫的多篇論文,被譽為“當代中國畫壇卓然翹首的文人畫家。”
陸儼少有一個信念,也是他常常對學生們說的:“做人事事可讓,唯獨筆下當仁不讓。”他一生作畫,從無應付之作,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全力以赴;老人對藝術的認真與執著讓人敬佩又驚駭。
陸儼少先生的筆下功夫,曠世罕見,遊歷山水,從不苦做速寫記錄,他說:“我外出遊歷……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氣,並記在胸。”他作畫無論多大尺幅,也從不起草稿,提筆就來,如唐代吳道子對玄宗所言:“臣無粉本,但墨積於心也!”他作畫用一枝筆,從頭到尾,中間不換筆,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對毛筆天人合一式的神化般使用。
陸儼少先生歷任第六屆、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浙江畫院院長、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等職;同時還是位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提出了“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作畫”注重提高學生全面修養的獨到見解。

代表作品

《萬里山河圖》陸儼少《萬里山河圖》整幅巨作高231厘米,長670厘米,約140餘平方尺,採用了傳統的小青綠畫法,從畫幅的整體來看,氣勢恢宏,雍容而華麗;鳥瞰之勢,長空萬里;氣貫長虹,連綿不絕;筆墨細膩而沉著痛快、靈氣橫溢而清新。
陸儼少代表作品《萬里山河圖》陸儼少代表作品《萬里山河圖》
陸儼少一生,雖然創作過數幅巨型畫作,但總的數量還是不多,而這幅《萬里山河圖》正值其藝術創作的巔峰期,加之先生對此幅作品極度重視,可以說是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凝聚了他藝術上的最高精華。這幅畫足以代表陸少儼的最高藝術水平,也足以與當代其他藝術大師如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壽等人的作品一起成為二十世紀中後期中國繪畫藝術的代表作。
《萬里山河圖》畫面在平遠法中取鳥瞰之勢,長空萬里;又揉進深遠法,將山、樹、水、雲等物象巧妙地置陳於畫幅之中。畫作給人以場面開闊、氣勢恢弘、雍容華貴之感。淺降小青綠的色調,讓人感覺祖國山河蔥鬱、無限壯美。細看峰巒如聚、雲涌山移,似有山風吹來;漣漪輕翻,若有水聲溢出。技巧上用筆流暢而沉穩,用墨用色瀟灑而清新。
此畫創作於1978年,畫家陸儼少先生繪畫創作鼎盛時期,又逢畫家久經磨難,再獲“解放”的欣喜歲月,佳藝、佳情、佳時都傾注在這一巨幅的佳作之中。
《萬里山河圖》全面而又集中的展現了大師陸儼少先生樹、石、雲、水的獨特造型和表現,以及用筆、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個性特點,這些個性化而又純熟的造型和筆墨技巧及其所蘊涵的意境、情趣、氣韻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級大師的必定正果,是任何人都不能仿製抄襲和剽竊的,這是源於大師陸儼少先生善於繼承融會前人的優秀傳統,同時又在創作中善於發現、創造、悟道所展現的別具一格的風貌。
《萬里山河圖》是生動而雋永的。文人畫家和文人畫理論進入畫壇,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畫藝術的發展。陸儼少先生是位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而又能將這種素養體現在畫作中的出類拔萃者。常言道“國家不幸詩人幸”,畫家亦復如此。畫中題款“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是畫家深思熟慮後借用唐人詩句,抒發的一種劫後餘生,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充滿信心的由衷詠嘆。
《峽江險水》
據記載,陸儼少先生曾於1948年乘筏險經三峽,沿途險灘相接,回波伏流,洶湧澎湃。其間上下渚灘,因其結構不同,驚波撞擊,耍弄其勢,天險幸過,額手稱慶。
陸儼少中國畫作品《峽江圖》陸儼少中國畫作品《峽江圖》
陸儼少有感而發地創作了《峽江險水》系列畫作。初看過這幅畫,給我的感覺就是他的用筆有繁有細,線條有粗有細。該簡則簡,該細則細,恰到好處。在了解了陸儼少藝術上的獨創性,把握了其個性風格之後,我進一步鑑定他的作品。先說其畫水,畫水之法,古多有流傳。陸儼少總覺古傳畫法似太呆板,少有變化,尤其是後人競相追崇,已成定格,實未儘自然山水之流動憤激之狀。
在他創作的《峽江險水》畫中,其所畫之水,離合聚散,屈曲流轉,水勢迅猛,噴薄迴旋而下,極顯生氣;其漩渦畫法,波勢湍急,轉如車輪,餘波四射,驚湍跳沫,一瀉千里,極盡三峽奇險之狀。陸儼少的用筆以“柔”著稱,這在《峽江險水》的畫水中也大有體現。他畫的每一根線,筆致清晰,筆筆見筆,起落有致;繁簡輕重,濃淡乾濕,疏密提按,極盡變化,且圓靈多變,力透紙背,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故而,他的山水,給我的感覺是往往隨著意氣的生髮,由小到大,由簡轉繁,出奇制勝,筆到意隨,超神盡變,純為自然。有時看似畫不下去,而稍一轉手,柳暗花明,奇思絡繹,奔赴筆端,又達一番境界。陸儼少在用墨上創作了潑墨與積墨並用的手法,這在《峽江險水》中也不乏有體現,他的濃墨與淡墨互相映襯中出現的山體,層次非常豐富,結構十分合理,令人賞心悅目。他的“潑積結合”墨法,不僅使畫面上不同深淺枯淺的墨色過渡自然,還表現出了山中雲霧繚繞時虛無縹緲的感覺,此亦乃用墨的一大境界!
這幅畫作,既是他溯往追懷,寄託了自己對長江千難萬險銘刻於心的生活感受,也是他盡情地勾畫疾流奔瀉、崩灘裂岩自然之美的江波萬狀,更是他創造如何用線條、墨塊畫雲畫水,得其動勢,達神妙毫端、出神入化之境地的絕代佳作。
陸儼少藝術院陸儼少藝術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