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爾聖

陶爾聖

陶爾聖,本名陶崇聖,別署從聖、而聖、石鼎、石聖、天縱、下元逸人、雲中馬人、石鼎齋主、八柱山房主人等。遼寧省大連市人。在大學任教三十年,主講過哲學、倫理學、中國古代思想史、美學、美術概論、書法、書畫欣賞與創作、中國傳統文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爾聖
  • 別名:陶崇聖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省大連市
  • 代表作品:《論書法家創造藝術美的實力》
簡介,治學簡歷,理論研究,

簡介

陶爾聖,本名陶崇聖,別署從聖、而聖、石鼎、石聖、天縱、下元逸人、雲中馬人、石鼎齋主、八柱山房主人等。遼寧省大連市人。在大學任教三十年,主講過哲學、倫理學、中國古代思想史、美學、美術概論、書法、書畫欣賞與創作、中國傳統文化等。書法、國學師從沈延毅羅繼祖等名家。刻苦學習研究中國書畫藝術理論和創作實踐三十多年,學養深厚,知識結構全面,熔鑄古今、化洽碑帖、以求廣取博收、形成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創作力求法度嚴明而揮灑不拘,變化隨心而妙趣迭出,呈現出生辣樸拙,靈動奇崛的韻味。諸多作品為國內外藏家、藝術研究機構、藝術館收藏。傳記載入《中國青年書法家辭典》、《中華人物叢書》、《中國世紀專家傳略》等。現任大連職業技術大學美學書法教授;遼寧省哲學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大連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政協大連市第九、十、十一屆委員,民盟大連市委第十一、十二屆委員。
陶爾聖刻苦學習研究中國書畫藝術理論和創作實踐三十多年,在大學主講過哲學、倫理學、中國古代思想史、美學、美術概論、書法、書畫欣賞與創作、中國傳統文化等。論文《吳湖帆與石魯繪畫得失給我們的啟示兼談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問題》獲北京中國畫國際研討會優秀論文獎;專著《沈延毅書法藝術透析》獲大連市第七屆“金蘋果獎”——優秀文藝評論獎,並獲遼寧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書法美學論文《論書法藝術的時間性及空間理性的誤區》入選全國書學理論研討會。
新華網、人民網、華人網、21世紀網等專訪《陶爾聖——“萬字皆備於我”的創作豪情》。《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英才》雜誌等有多篇訪談和介紹文章。

治學簡歷

1977年12月,應試考入遼寧大學哲學系,1982年1月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在瀋陽讀書期間有幸拜師於碑派領袖康有為傳人—東北書法泰斗沈延毅先生學習書法四年。
1994年9月,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主修中國美術史與書畫鑑定。
1997年9月,研修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書畫高級研修班,主修中國書畫理論與國畫技法。
2002年9月,訪學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參與“中國書畫繼承與創新”課題項目研究。訪學課題論文《吳湖帆與石魯的繪畫得失及給我們的啟示—兼談中國畫的繼承創新問題》獲“北京國際中國畫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2002年5月,專著《沈延毅書法藝術透析》獲大連市第七屆“金蘋果獎”中“優秀文藝評論獎”。
2002年8月,專著《沈延毅書法藝術透析》獲遼寧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2年10月,東方書法雜誌社編輯出版書法作品集《陶而聖書法專輯》。主編容鐵撰寫評論文章盛讚其書法風格為“靈動奇崛筆,生辣樸拙韻”。
2003年12月論文《論書法藝術的時間性及空間理性的誤區》入選全國第六屆書法理論研討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書法藝術心性論》、《論書法家創造藝術美的實力》、《楊維禎書法藝術的獨特審美價值》、《陸機〈平復帖〉書風及其意義新探》等。
2011年11月12日在遼寧美術館舉辦陶爾聖書法藝術展引起強力反響。被各大媒體譽為是學養深厚、熔鑄古今;風格獨樹一幟,清秀俊朗、樸拙大氣等。並稱讚其在書學理論上做出巨大貢獻。
靈動奇崛筆 生辣樸拙韻
容 鐵
在我編輯的眾多的書畫集中,《陶爾聖書法》是很特別的一本,裝幀簡單,色調淡雅,其中的作品卻是多姿多彩,爛漫奪目,呈現給人們與時風絕不雷同的藝術境界。
翻開《陶爾聖書法專輯》,沒有一目了然的乏味感覺。好似一桌豐富的大餐,雖非全是山珍海味,但許多瓜果蔬菜道道不同。書家的一招一式,心境與情緒的變化已全面展示,令人大開眼界。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樣有恃才逞能之嫌,不夠純正含蓄,可如果藝術創作的手法過於單一,情感體驗以及外化形式—筆墨與點畫形態變化不豐富,又如何能吸引人、打動人?爾聖的書法集翻開後使人不能不急於看到底,不能不細細品味。從筆法、結體到墨法、章法都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這是一種表現,一種追求,同時也就是一種能力,一種才華。這恐怕是任何大藝術家都不能缺少的體驗過程和成功條件。
爾聖君筆法之妙,首在提按。提按本為書法之基本筆法,爾聖卻能在藝術創作中進行獨到的發揮,從而創作出一些提按起伏大、節奏感強的特色作品,給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盤”樣的感受。我們從他那些跳蕩的點畫中似乎可以聽到迸發出的金聲玉振般的音響,這自然有別於古代文人書法的秀雅,也有別於今人的一些沒有提按複雜變化的線條交織與構成。爾聖的這種加大提按之間反差的筆法,就很好地克服了文人書法容易出現的靡弱和平庸。
爾聖用筆中側兼施、疾澀互出。既得唐人中鋒藏回之正,復取北魏側鋒出奇之變,加之書者善用疾澀之法,更使點畫厚實而不呆滯,靈動而不浮滑,這些充分顯示了書家的筆墨功夫與化合能力,亦可見作者碑帖並重,兼收並蓄的功效。昔陸彥遠有“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語,以此衡量爾聖的用筆,無論枯潤濃淡,絕無浮燥之弊,正可以“力透紙背”稱之。
結構布置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亦關乎書家的膽識與修養。爾聖於結體亦能多出新意,他不是象一些現代派書家那樣,用肢解漢字結構、極度誇張變形來取得違反漢字自然結構的審美形態。爾聖的書法結體是依照自己的審美觀念,通過獨特的筆法、筆勢生化而出,變化自然、聚散有度,絕無矯揉造作、支離怪誕之感。因此我們可以說,爾聖在創作中始終是遵循前人“質重華發”的創作原則的,他的眼光是把自己的創作放在書法發展史與書體演變規律的縱坐標上來考慮的,是把繼承與創新作為高度統一的關係來把握的。
與爾聖交談中得知,此君最輕平庸之作,提筆便思破之。嘗言“寧可犧牲一點精工秀雅,也絕不落俗套。”昔時於遼寧大學讀書時,見陳獨秀評沈尹默書法有“其俗在骨”之語,不解其要,後問學於沈延毅先生乃曉。自此銘記於心,二十幾年以力戒俗骨媚態為第一要務。今見其筆法結體之勢,可知爾聖的用心與汗水收穫頗豐。那靈動奇崛的筆法,生辣樸拙的韻味,使人不能不嘆服作者的膽識與功力。雖然他的功力仍未達到沈尹默先生那樣的精熟程度,但不俗的風骨,給人以沈尹默那樣一些文人書家以外的審美享受。
爾聖在墨法的探索上也頗有成就,濃淡枯潤皆能得心應手,不受礙滯。書史上善用淡墨的書法家有明之董其昌,清之王文治等;善用濃墨的有清之金農、劉墉等;善用枯墨的有元之楊維楨,清之王鐸等。爾聖能廣而鑒之,盡力發揮,且敢於在淡墨、枯墨法上挑戰“極限”,這是一般書家難以做到的。這也許正是他在探索碑帖結合上尋求的契合點之一。更可喜的是,他的這種表現能力已達到嫻熟的程度,我們看看他那些濃淡相間與純用枯墨書寫的作品便可深信無疑。
爾聖書法自唐楷入手,後上追六朝北魏碑版;行草先習“二王”,下探唐宋明清,於唐之李邕、宋之米芾所取最多。因其碑帖兼蓄,故碑骨帖韻悉具。其“二王”行草已達精熟境界,97年曾經中國藝術研究院比較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顧森研究員引薦,帶草書作品拜見馮其庸先生,馮先生觀後感嘆說:“目前能把二王草書寫到如此水平者甚少;書法精於一、二種書體即可出大成就;切勿放棄,日後必有大成。”爾聖興奮之後,旋而冷靜,歸連於北郊嶺下借一大室,閉門謝客,寒暑三年不輟,遍研南北派數大家,取而化之,風格初成。後又隱居大連西北海岸數年,進此境界,令人嘆觀。雖雄強不及其師沈延毅,卻能另闢天地,於剛斷中時見靈動,於靈動中又透出沉鬱與苦澀。這樣的矛盾統一,也許正是這位哲學專業出身的書家半生來對人事世態與生命本體有著異乎前賢與他人的別樣感悟所外化的哲思形式。
爾聖君愛看足球比賽,曾與國腳對話言:“筆法提按頓挫之變與球星齊達內腳法理同,當是藏露起伏、變化莫測,既痛快淋漓,又節奏複雜。”此論直令人開懷暢笑。昔有王羲之觀鵝掌撥水,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懷素見蛇斗,山谷望船工盪槳而悟出筆法之妙者,今爾聖於球星腳下之技處發微而自成家法,可知此君對生活觀察之細緻與悟性之高,絕非是襲取前人一、兩種技法之末流可比。
爾聖悟性高,亦得益於其全面的理論修養,此君不僅深諳哲理,對碑帖兩派書法理念與筆法精髓也有著透徹的理解。他的專著《沈延毅書法藝術透析》一書出版後,即榮獲“大連市優秀文藝評論獎”,“遼寧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可謂一鳴驚人。兩書足可印證爾聖既非空頭理論家,也非盲目的實踐者。
感言至此,已知爾聖師承有源,入古既深,出之亦顯。筆法、結體與章法布置離爐火純青之境不遠,以我所見,當今書家有如此建樹者著實不多。曾聞弘一法師早年習碑,精能之極歸於平淡,爾聖之書,至此已可謂之蒼鬱而爛漫,再入何境,必是爾聖不斷思索與探求之方向。我們相信,依爾聖君之修養、才華與毅力,必有更大的成功。我們期待這位康有為碑派書法的繼承者,能在其師沈延毅之後,不斷走出新里程。(原文發表於《東方書法人物》2003年第一期 容鐵: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東方書法人物》雜誌主編、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訪問學者)
陶爾聖
陶爾聖書法藝術長卷陶爾聖書法藝術長卷
陶爾聖書心經通景陶爾聖書心經通景
陶爾聖書佛經通景陶爾聖書佛經通景
篆刻作品
陶爾聖
陶爾聖
陶爾聖
陶爾聖篆刻藝術作品陶爾聖篆刻藝術作品
陶爾聖
陶爾聖篆刻藝術作品陶爾聖篆刻藝術作品

理論研究

《論書法家創造藝術美的實力》——《當代教育》,2003.12
《楊維禎書法藝術的獨特審美價值》——《教育理論研究》,2003.12
《陸機〈平復帖〉書風及其意義新探》——《中華文化與藝術》,2004.1
專著《沈延毅書法藝術透析》 —— 2001年5月 遼寧大學出版社
《書法藝術心性論》 ——《教育論壇月刊》雜誌
論文《吳湖帆與石魯的繪畫得失及給我們的啟示—兼談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2003年“北京中國畫國際理論研討會”。
論文《論書法藝術的時間性及空間理性的誤區》——2003年12月入選全國第六屆書法理論研討會。
《論筆法》——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論結體》——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二王書法解析》——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顏真卿書法解析》——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談書法家創造藝術美的實力 》— —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書法藝術家心性的表現與升華》——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書法藝術哲理》——載《書法通解》教程 2009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