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陶淨非(1912-1943)
原名陳明亞,吉林]]德惠]人。
1933年初,被派到寧安縣工農義務隊當戰士。1935年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成立,寧安工農義務隊改編為五軍一師一團,在一團任二連指導員,活動在寧安。
1935年4月,二連和二師四連為東部派遣隊,深入穆稜、林口、勃利等縣,參加亮子河戰鬥。1937年冬,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二師政治部主任,參加西征部隊的領導工作。
1939年10月間,部隊轉回寧安。1942年春,活動於五常縣老爺嶺地區。5月,被森林警察包圍,為掩護同志突圍,壯烈犧牲。
人物事跡
1935年2月,在綏寧反日同盟軍的基礎上,成立了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1936年1月以後改為抗日聯軍第五軍)。寧安工農義務隊改編為五軍一師一團,李荊璞任師長兼團長,陶淨非任一團連指導員,轉戰於寧安縣各地。同年4月,五軍黨委決定,將隊伍分散在3個地區活動,以開闢新的游擊區。陶淨非領導的一師一團二連和二師四連等部隊為東部派遣隊。他們深入到穆稜、林口、勃利各縣,進行了大小石頭河子、黑瞎子溝、黑老婆溝、大小楊樹背白石砬子等20多次戰鬥,不斷打擊敵人。
1935年10月,陶淨非率領的五軍一師二連和四團一連及警衛連,在亮子河被偽軍警察隊200多人包圍。敵人很快就被擊潰了。五軍黨委決定把這次戰鬥繳獲的槍枝、彈藥交給地方,組成了一個30多人的游擊隊和一個20多人的青年義勇軍。這次戰鬥,大大提高了抗聯部隊的威信,也極大地震懾了偽軍。警察隊的士兵回到穆稜街里說:“人家抗日軍不打中國兵,我們的大隊長偏打人家抗日軍,所以,抗日軍在作戰時專向我們大隊長射擊,……抗日軍在寧安把滿洲國的皇軍都打得落花流水,何況我們這些破爛兵!”此後,偽軍大隊長崔景壽再也不敢與抗聯部隊作戰,若被日軍逼著出來“討伐”時,他也只是應付一下而已。
1936年1月20日,抗聯五軍黨委決定,主力部隊向中東鐵路北轉移。2月,陶淨非隨五軍一師部隊戰鬥在牡丹江兩岸。3月,率隊繳了上馬蓮河防所的械,得步槍20支,輕機槍2挺、手槍3支和大批物資。在穆稜縣的八面通,襲擊了敵人的軍用列車和小金山礦務局。到達林口縣後,在黑老婆溝襲擊了日軍三十八聯隊,此後,部隊直取刁翎。由於陶淨非出色的戰鬥表現和組織才能,他被調到五軍二師四團任政委。
1937年5月,陶淨非率領四團離開了刁翎地區到達依東。八九月間,四團利用內部關係,繳了佳木斯南巨寶山警察署的械,得步槍134支、重機槍2挺、輕機槍1挺、彈藥千餘發、馬10匹。同時,四團又在土龍山東五道崗沉重地打擊了偽學兵連,並打死了日本連長。這個偽學兵連很囂張,曾到處揚言“專打抗日聯軍”。這次被陶淨非率領的四團教訓以後,再也不敢出來搗亂了。
年冬,集中在三江地區的抗聯部隊,已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為了粉碎侵略者妄圖把抗聯部隊“聚而殲之”的陰謀,建立新的游擊根據地,並打通與南滿第一路軍和五常、舒蘭第十軍的聯繫,中共吉東省委決定第二路軍進行西征。陶淨非被任命為第五軍第二師政治部主任,參加西征部隊的領導工作。從此他開始了新的更加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
1938年4月,陶淨非率五軍二師主力部隊,在寶清縣與四軍主力部隊會合後,南進到勃利,然後向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區移動。沿途為掃清障礙和解決給養,在勃利、穆稜、林口等縣多次與日偽軍作戰。這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敵人出動很多兵力“討伐”,把抗聯部隊壓到牡丹江西部無人煙地帶。
為了擺脫困境,保存實力,西征部隊在刁翎召開了幹部會議,決定分兵3路西進。其中以五軍一師為先遣隊;以四軍一師和五軍二師為一部,由李延平、陶淨非等負責;以四軍二師、五軍教導團和救世軍為一部,由王光宇、柴世榮負責。經過150多公里無人煙的高山森林地帶行軍,到達葦河縣(今尚志市境)。7月12日攻占了樓山鎮。之後,部隊在李延平、王光宇、陶淨非的率領下,繼續艱難地向五常西征。進軍途中有時十幾天吃不上糧食,就靠野果、野菜、樹皮、草根充飢,乃至把戰馬吃光了,騎兵變成了步兵。戰士們鞋子破了只能赤著腳堅持行軍、打仗。8月初,在葦河縣的小五站、南溝等地與日偽軍進行了幾次交鋒之後,瘋狂的敵人很快從哈爾濱、長春調來四五百日軍和大量偽軍。在敵人圍追堵截、重重包圍下,四軍、五軍的西征部隊受到很大損失,而且還互相失去了聯繫。
在這種極端困難的環境下,陶淨非絲毫沒有動搖完成西征任務的決心。8月末,陶淨非和二軍五團團長任德勝、政委朴東和研究決定,為了保存力量,迅速離開五常縣,脫離敵人的包圍圈。爾後陶淨非率領隊伍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到達寧安縣海浪河,與五軍一師一團團長曲玉山及其領導的部分隊伍會合。這時,五軍西征部隊集合起來只有23人。為了解決給養,陶淨非和曲玉山團長帶一師一團往額穆方向移動。到達額穆縣和二軍五師師長陳翰章取得聯繫以後,同二軍五師一起活動,在沙河沿林子的密營里,渡過了1938年這個最困難的冬天。
陶淨非為了完成與第一路軍取得聯絡的任務,於1939年初向安圖、敦化移動。5月份活動到安圖縣時,與五軍二師五團任德勝團長會合,將五軍一師剩餘人員編入五團五連。6月初,陶淨非等率隊在敦化縣大蒲柴河葦唐溝與日本守備隊150人和偽軍300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打得敵人倉惶逃竄,當場擊斃日軍大佐中島,俘偽軍35人,繳獲步槍40支、子彈7000發、手榴彈3箱、小炮彈2箱。6月中旬,在敦化縣大蒲柴河與第一路軍取得聯繫,特別是見到第一路軍副總指揮魏拯民,陶淨非悲喜交加,悲的是很多戰友犧牲了,喜的是幾經周折,終於同大部隊匯合了。此後,在魏拯民的直接領導下,同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第十三、十四、十五團和警衛旅一起,活動在敦化、安圖、額穆、五常、舒蘭、寧安、汪清等地。同年8月至10月上旬,陶淨非所在原二師五團和第三方面軍第十三、十四團、警衛旅共500人不斷出擊,連戰連勝。在安圖縣鶯哥嶺出其不意截擊日本守備隊汽車,百餘敵人全部被殲;在敦化縣高海樓店與日軍守備隊展開激戰,短兵相接,血戰到肉搏,120名敵人幾乎全部被消滅;在安圖縣荒溝嶺與100名偽軍交戰,僅用了20分鐘就將敵人消滅。這一連串勝利,為部隊提供了急需的軍用物資和給養,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然而在1939年的冬天,由於頻繁的戰鬥,艱苦的環境,隊伍又受到很大損失,到1940年春隊員又減少到20多人。而且原來保存下來的有戰鬥經驗的老幹部和老隊員,如任德勝團長、張連長、池排長、鄒排長和金福等一些老同志都在戰鬥中壯烈犧牲了。在這種情況下,根據魏拯民的指示,為了擺脫敵人對敦化縣的大“討伐”,陶淨非率五軍二師部隊又向五常遠征。經過20多天迂迴艱苦的行軍到達了五常縣。在五常縣人民的積極支援下開展了有力的活動,打窩瓜站、攻木梆、進攻沖河的敵人,還繳了拉林河沿上偽軍一個連的械,得機槍1挺、步槍30餘支。這些勝利激起了五常人民的抗日熱情,民眾不僅給抗聯部隊送糧、送衣,還踴躍送子參軍等,因此,五軍二師又重新編了一個連,隊伍發展至130多人。這時,敵人又加緊了對五常地區的大“大討伐”。先後集結4000餘人的兵力,在鄧雲峰指揮下向抗聯部隊包圍追擊。在這嚴峻時刻,為了避開敵人的追擊,為了找魏拯民,找五軍在敦化的零散人員和在後方的傷病員,陶淨非決定回師敦化。由於隊伍的行動計畫被敵人探知,部隊一入敦化境內就遭到包圍襲擊,隊伍被敵人打散。直到10月間,陶淨非才又集合起60多人,轉去寧安縣和陳翰章率領的50多人共同活動於寧安縣各地。12月,他們在小溝密營準備了4個月的給養,以備冬季時用,但因叛徒告密,密營遭到破壞,給養全部損失。此後,陶淨非到北湖頭解決給養時,又與敵人戰鬥了一整天,結果又受到很大損失。剩下的8名隊員,在斗溝子解決給養時,又犧牲了5位隊員。此後,五軍二師參加西征的部隊,除了分散在寧安、五常、安圖、敦化的少部分人外,最後只剩下陶淨非、肖衛年、王林臣3人在一起活動。
從1940年冬天開始,為了找到吉東省委和第二路軍總指揮部,陶淨非與另兩個同志一道,從寧安縣南湖頭出發東進,經過迂迴曲折的路程和許多極端艱苦的鬥爭,於1941年3月20日轉移到中蘇邊境地帶。在這裡,他們找到了上級組織。
1942年春,五軍派出3支小部隊,返回綏寧地區。陶淨非奉命率領一支小部隊,從中蘇邊境出發,越過老爺嶺,深入五常、舒蘭縣,準備在老爺嶺西建立游擊根據地,開闢地方工作,堅持抗日鬥爭。陶淨非率隊到達老爺嶺西,順利地找到了五軍二師郝子臣連長和第一路軍警衛一團一連的部分隊伍。他們集合起來,活動在五常縣老爺嶺東、西各地。不久,陶淨非率領的小部隊活動的蹤跡,被敵特探知。5月21日早晨,在老爺嶺東三道海浪河溝里任趟子房,陶淨非率領的小部隊遭到沖河和五常森林警察隊的襲擊。陶淨非沉著應戰,指揮小部隊突圍,終因敵眾我寡,除小部分人在陶淨非的掩護下衝出包圍外,其他同志都先後犧牲於突圍中。陶淨非也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