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風古代文學與美學論著三種(修訂版)

《陶東風古代文學與美學論著三種(修訂版)》是2015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東風。

基本介紹

  • 書名:陶東風古代文學與美學論著三種(修訂版)
  • 又名:京華學術文庫
  • 作者:陶東風
  • 頁數:428頁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陶東風古代文學與美學論著三種(修訂版)》是陶東風《死亡·情愛·隱逸·思鄉——中國文學四大主題》《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的合集。這些著作雖然出版於20世紀90年代,但今天看來仍然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思想價值。其中《死亡·情愛·隱逸·思鄉》是較早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主題學研究的著作,《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則嘗試把心理美學方法引入中國古代美學研究的著作,《從超邁到隨俗》中關於莊子人生哲學兩面性的思考尤其發人深省。

作者簡介

陶東風,文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首席專家,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目錄

死亡·情愛·隱逸·思鄉——中國文學四大主題
語言·文化·主題——文學史的主題學研究(代序)/003
第一章 死亡主題/006
第一節 死亡主題的哲學意義/006
第二節 “此在”的時間性/007
第三節 人間情結/011
第四節 不朽衝動與美人遲暮/015
第五節 齊死生與歸於自然/018
第六節 沉醉此生與享樂主義/024
第七節 “憂思”、“閒愁”:無對象情緒/029
第八節 死亡焦慮與自然觀念/033
第二章 情愛主題/040
第一節 情愛:文學無法迴避的永恆主題/040
第二節 歷史曲線:迂迴發展的中國愛情文學/041
第三節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願雲間之別鶴”——別離與相思/047
第四節 “丁香空結雨中愁”——閨怨、宮怨、棄婦怨/050
第五節 “此恨綿綿無絕期”——悼亡、懷舊、感傷/056
第六節 悄悄散去的暮靄——“性愛”主題及其在明清的突現/059
第三章 隱逸主題/062
第一節 隱逸:對社會的逃避/062
第二節 價值重估與個體道德自律/064
第三節 “身在江海,心存魏闕”——士大夫的雙重人格/066
第四節 從全生、虛無到出世/069
第五節 自然美的發現與展示/073
第六節 從苦行僧到遊樂兒/078
第七節 陶淵明的意義/081
第四章 思鄉主題/084
第一節 遊子之歌/084
第二節 異鄉中的異客/085
第三節 流浪與孤獨/089
第四節 遊子眼中的時間/092
第五節 遊子眼中的自然/094
第六節 思鄉與戀母/096
第七節 從“鄉”到“國”/099
後 記/103
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
前 言【陶東風】/107
第一章 從心理防禦機制到審美的純粹知覺——虛靜論/111
第一節 焦慮及其超越——莊子虛靜說之一/112
第二節 超功利與純粹知覺——莊子虛靜說之二/119
第三節 “虛壹而靜”與認知心理——儒法虛靜論初識/124
第四節 莊子虛靜說的影響/126
第二章 抽象藝術與人類心理——空靈論/132
第一節 空靈的兩個基本點/132
第二節 說“逸”/135
第三節 空靈與簡化的藝術形式/137
第四節 空靈與“以形寫神”/140
第五節 空靈與抽象/144
第三章 言不盡意與言外之意——言意論/149
第一節 “言不盡意”與美感經驗的特殊性/150
第二節 “但見性情,不睹文字”/158
第四章 語義破譯與意之境的誕生——意境論/161
第一節 意境為“意之境”而非“意加境”/161
第二節 意境與接受主體/171
第三節 意境與簡化的藝術符號/180
第五章 自然的世俗化——心物論/186
第一節 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186
第二節 移情說與同構論/190
第三節 “興”的特點及其心理學依據/196
第四節 自然的世俗化與自然的神秘化:一個比較/203
第六章 創傷與超越——發憤論/212
第一節 “心之憂矣,我歌且謠”——苦悶與創作動力/212
第二節 “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苦悶與藝術品的價值/219
第三節 蚌病成珠與文人的變態心理/223
第四節 政治悲劇與生命悲劇——中西文論論詩與苦悶(之一)/228
第五節 怨刺與遊戲——中西文論論詩與苦悶(之二)/238
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
序【童慶炳】/243
引論 莊子:一場打不完的“官司”/246
上編 莊子人生哲學的超越性結構
第一章 超越的起點:“此在論”及其內在矛盾/253
第一節 生命的時間有限性及死亡焦慮/253
第二節 入世活動/262
第三節 “有知”與“有名”活動/265
第四節 “有欲”活動/269
第二章 超越的終點:“無為”的生存方式/272
第一節 神奇的大宗師——莊子論“神人”“聖人”“至人”“真人”/272
第二節 “道”:超越與遍在的二重性/278
第三節 “游”:莊子的自由觀/285
第三章 超越的中介/293
第一節 齊物論/293
第二節 虛靜(心齋)論/298
第三節 心理防禦機制:一個心理分析的嘗試/299
第四章 莊子人生哲學的內在矛盾及其向美學的會通/302
第一節 莊子人生哲學的內在矛盾/302
第二節 莊子研究中的“後現代”誤區/306
第三節 莊子哲學向美學的會通/314
下編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莊學精神及其現代詮釋
第五章 “虛以待物”與本樣呈現——莊子與中國美學的心物關係論/323
第一節 “虛以待物”與“物感”——審美的感應方式/323
第二節 本樣呈現與“興”——藝術的表現方式/330
第三節 心物同構性/336
第四節 中西美學心物論的比較/345
第六章 “言不盡意”與“言外之意”——莊子與中國美學的語言觀/352
第一節 言不盡意與美感經驗的特殊性/353
第二節 從“言不盡意”到“言外之意”/358
第三節 “言不盡意”與文學語言的“感覺化”/366
第四節 “多義性”與“感覺化”的兩種策略:一個比較/373
第七章 平淡空靈——莊子與中國美學風格論/379
第一節 “平淡空靈”與莊子的人生哲學/379
第二節 “空靈”的美感特徵及其心理學分析/382
第三節 平淡空靈與“以形寫神”/387
第四節 空靈與現代西方抽象藝術/392
第八章 通向超驗之路——莊子的神秘主義美學/400
第一節 神秘感的現代意義/400
第二節 神秘體驗的三維結構/401
第三節 莊子論神秘的感受力/405
第四節 中西方神秘主義美學之比較/4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