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事業

“陶朱事業,端木生涯”,這是舊時中國商人常常在自己的店鋪店堂內懸掛八個大字。

陶朱指的是春秋時的范蠡,吳越爭霸時,范蠡為越國大將軍。吳國被滅後,范蠡功成身退,經商致富,被稱為陶朱公。據說范蠡離開越國時還帶走了那位傳奇美女西施,二人一起在五湖逍遙快活。

端木指的是孔子的七十二賢人之一的端木賜,也是春秋時期人。端木賜是他的名字,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字——子貢。子貢不但是孔子的傑出弟子,而且經商有成,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商。從許多意義上來說,如今的商人確實應該視子貢為榜樣。不過,該學習的不僅是子貢的經商才能,還有他博學的知識與仁愛的品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朱事業
  • 外文名:無
  • 全稱:陶朱事業,端木生涯
  • 解釋:陶朱指范蠡,端木指端木賜
  • 起源於:中國
涉及人物,陶朱--范蠡,

涉及人物

端木--子貢
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末衛國人。小貢孔子31歲,出生在一個商人家族。他17歲從學於孔子,一邊學習,一邊出仕,一邊經商。他的學問非常出色,是孔門言語科最優秀的的學生,史書記載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被稱為“孔門十哲之一“。他的政治才幹也非常出色,有“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馬遷作為有遠見卓識的史學家,在《史記》中甚至認為孔子的名聲之所以能布滿天下,儒學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顯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子貢推動的緣故。他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七十子之徒賜(子貢)最為饒益,原憲不厭糟糠,恩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乎?”《史記·孔子世家》曾載孔子困陳蔡,絕糧,情形十分危急,而當時孔子門徒個個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是“子貢使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對子貢在理財經商上的卓越天賦和成就,《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的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大意是:子貢善於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從賤買貴賣中獲利,以成巨富。由於子貢在經商上大獲成功,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於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端木賜晚年居齊,直至終老。唐玄宗時追封“黎候”;宋真宗時又追封為“黎陽公”,後又改稱“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子貢和他的老師孔子一樣彪炳丹青帛,綿澤後世。
那么子貢作為商業鼻祖,成為商人頂禮膜拜的聖人,其最突出的儒商特質是什麼呢?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以下幾點:
一是 善於溝通
子貢擅長語言表達與溝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受業者七十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連老夫子也稱“賜敏賢於我。”可見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強。要知道,田常作亂齊國,聚重兵伐魯,當時魯國的情形十分危急,孔子召集弟子,說: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意思是:魯國是祖宗陵墓,父母所在的祖國啊,國難當頭,誰可以出而救國難於為難之秋呢?史書記載:顏淵辭出,孔子止之;子路辭出,孔子止之;子貢辭出,孔子遣之。既說明了孔子的知人善用,也足證了子貢的溝通能力之強,在孔子心目中遠在他最倚重的弟子顏淵、最鐘愛的弟子子路等人之上。也正是他憑藉三寸不亂之舌,縱橫列國,乃至取得 “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外交成果。其外交才能比之晚期百餘年以縱橫家傳世張儀、蘇秦等人毫不遜色。
二是善於學習
端木賜拜孔子為師,為以後如何經商打下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孔子是儒家的鼻祖,精通“六術”,他對經商有自己的看法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義以求利”。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富貴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端木賜遵循老師的教導,在儒士的明“義”和商人的求“利”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之間打開了溝通的渠道。論語中記載了子貢問學於孔子多達24處。從修身、為政、處世、交友、論人到徵詢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不一而足。而且他所問的問題都很實際,且具有一定的水準,以至於孔子的回答成為經典。言必信,行必果;貧而樂,富而好禮;去食,去兵,民無信不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過猶不及;行己有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累累若喪家之狗等均出於子貢與孔子的對話。可見,好的問題,實際上提問者對答疑者的恩賜,因為他可能幫答疑者將散亂的思想找到串起來的主線,讓一盤碎珠,串成美輪美奐的傾城之鏈。我們前邊所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實際上就是得於子貢“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的問題。其他諸如:“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智者知人,仁者愛人”的提問則更為高明,這不是老夫子其他的學生所能夠企及的。
三是重情重義
史書記載子貢在終身侍奉孔子的學友子路過世以後,便承擔起侍奉老師的責任起來。孔子探望病中的孔子,老人正在拄著拐杖在門口散步呢,看到子貢說:“賜,汝來何其晚也。”這句話表面是嗔怪子貢來的晚,實際上是老人這時如深海夜行的孤寂心靈看到前方搖曳的燈塔之光而發出的欣喜之聲,也表明了老人在心靈上對這位自己稱讚為“瑚璉之器”弟子子貢的依賴。因嘆而歌,悲喜涕下,後七日乃卒。孔子弟子三千,而子貢有幸成為陪伴老人走完生命旅程的人。可見,他對老人的真誠。如果到這裡子貢與孔子的故事就告一段落的話,已經讓我們足夠感動了。可是,另據記載: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意思是,在老師過世三年之後,守靈的弟子們收拾行囊準備離開。向子貢行揖禮辭行(我的看法是繼顏淵,子路辭世,冉有、宰予等人死於非命以後,子貢儼然成為同學們德行最高,恐怕也是年齡最長的學兄(史書記載:子貢小孔子三十一歲。有史可查孔子的弟子門人中年齡長於子貢的有11 人,已經過世的諸弟子包括我們前邊所說得,還有一些史書或有記載或失於記載。)所以大家會入揖於子貢,向子貢行揖禮道別。(揖禮:禮記記載揖禮在三代之禮中屬於上行之禮,受禮者無須回禮。)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淚眼摩娑,痛苦失聲。而子貢則回到靈地,在孔子墓旁搭起茅屋,獨居守靈達三年,才依依不捨的離開。簡單而言孔子過時後門人弟子守孝三年,而子貢守孝達六年之久。要知道孔子娑推崇的三代之禮,父母過世,守靈也不過三年。要知道在孔子看來“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也算是孝了,而子貢守孝六年。不可謂不孝矣。不可謂不重情重義也。試想我們今人,直系親屬過世請假也不過7天;我不知道是進步,還是人類情感的退步。有人說,生存壓力這么大,這是不能比的。我無話可說。只是,提醒諸位相對於其他的門人弟子,子貢並不是純粹的文人,他既做過魯衛兩國的相,有是一位“好廢舉,與時轉貨貲”的商人。顯然,他應該比其他的同學更有理由三年而辭,也比其他的同學更看重時間的價值。而他做到了三年而後歸。怎么不值得我們擊節而嘆呢?
四是 經營有道
前文我們提到《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貨殖列傳序》分別記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既學於仲尼,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可見子貢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間找到了一條成功的道路。這條路具體說來便是從事貨物販賣以謀利。他能夠捕捉商機,且堅持人棄我取,賤入貴出的經營策略,從而達到了亦官亦商,以儒亦商最高的儒商境界。也可以說子貢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官一體的儒商。要知道在當時的時代,商業的地位還是非常低賤的,是哪些達官貴人們所不屑一顧,子貢下海的勇氣和魄力遠見顯然令我等佩服之至。但是,我更傾向於子貢之所以選擇亦官亦商,是懷著“有博施於民而濟眾的理想,也是懷著弘揚老師的絕學,發揚老師的事業的志願身體力行老師的學說,繼承發揚老師的衣缽。從政,是實踐老師政治理想,慰藉老人周遊列國,行教四方途中,楚狂接輿,荷杖老人,路戲小兒,對老師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讓老人倍受打擊而感嘆:吾道不行,知之矣的傷感;慰藉老人被人成為喪家之狗,而不得不自嘲“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的無奈與心酸。經商,是為了“以身證道”讓老師的學說得以更好的傳播,證明老師學說的功用,從而使老師名揚天下。“德潤身,富潤屋,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豈不是子貢的寫照。一千多年後,宋朝的張橫溪張載的“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用於評價子貢我覺得也不為過。
作為一名商人,子貢無疑是成功,儘管他“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似乎並不夠圓滑,但是,“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對於子貢的人際關係能力情商之高連老夫子也自嘆弗如。僅此一點,在那個時代足夠了,足以使他“嘗相魯衛,家累千金,卒終於齊,和他的老師一樣彪炳丹帛,綿澤後世了。

陶朱--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人。他是中國古代商人的聖祖,人稱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踐運用計然的理論治理國家,使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說:“計然的策略有七種,越國只動用了其中的五條就取得了如此滿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這些策略來發家致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范蠡改換姓名,到了齊國就化名為鴟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為朱公,乘坐扁舟往來於江湖之中,從事商業經營活動。
范蠡認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各種商品有各樣的用途,發生戰爭需要軍備,日常生活需要各種貨物。透徹了解這些情況,才能掌握商品流通的規律。作為生意人,要懂得儲備各種貨物——乾旱時期要生產舟船,洪水時期要備好車騎。農業生產變化無常,豐收時要多留儲備糧,以備災荒時用。糧食價格要保持合理標準。糧價低,農民受害,失去種田積極性,田園荒蕪,雜草叢生;糧價高,商人沒有收購能力,糧食賣不出去。只有讓農民和商人都得利,糧食交易市場才能興旺。這既是商經,也是治好國家的重要道理。
商品的質量要完善無疵,手中的資金要不停地周轉。買賣貨物,要注意其特點,易腐敗的食品不要久留,儘快脫手。只有掌握了市場的供求情況,知道哪種商品過剩,哪種商品短缺,才能對其價格貴賤了如指掌。凡商品貴到極點必反賤,賤到極點必反貴。掌握住這一規律,對於貴的商品也可以像對待糞土似的儘快出手,對於賤的商品則可視如珠玉一樣收取過來。經商者手中的資金不要閒置不用,要使其像流水一樣運轉流通。
范蠡提出六個經商思想:
一是預測行情,窺其先機。春秋末期,自由經營的私商興起,他們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要獲利賺錢,就必須重視市場行情的變化,揣度商品供求和價格的變化,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范蠡是那時善於預測行情、敏於掌握時機、在經營上取得極大成功的代表。
二是貴賤復反,賤買貴賣。范蠡認為,貨物的時賤時貴是會有一定規律的,五穀賤貴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方向轉化,物極必反,物之多少,價之貴賤,會向其反面轉化。他運用計然“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的觀點經商,看到市場上某種貨物上漲,就會刺激人們生產出更多的這種貨物,生產這種貨物過多了,賣不出去,價格就會跌落下來,反之亦然。貨物價格的貴賤與貨物的“有餘”和“不足”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因此,他認為具體從事經商的人應該在某種貨物價格昂貴時,就要像對待糞土那樣,趕快賣出去,從賤買貴賣的經營中獲利。
三是完物上種,質高貨真。商品是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重性的。商品的質量是指商品效用的好壞,即使用價值的高低。效用好,使用價值高的,質量就佳,反之就是劣。商品的質量關係到生產者、商人本身的信譽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當時當私營個體手工業者大量興起以後,范蠡就引用計然之策,提出“務完物”的口號,要求質高貨真,他強調貯藏貨物要完好,並提出“腐敗而食之貨勿留”,以免浪費或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