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

陶文昭

陶文昭,博士,教授。男,1965年4月生,安徽潛山人。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碩士學位。1996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文昭
  • 性別:男
  • 職業:博士,教授
  • 出生日期:1965年4月
  • 成就:首席專家
個人履歷,主要成就,個人作品,最新時論,

個人履歷

陶文昭,博士教授。男,1965年4月生,安徽潛山人。中國人民大學科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 陶文昭教授 博士生導師
陶文昭陶文昭
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碩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列所,獲法學博士學位。2000-2002為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2006-2007為韓國訪問學者。
1996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

主要成就

主要講授課程:
社會主義文獻,世界共產黨研究,比較政治研究,和諧社會研究等。
主要研究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政府、當代政治思潮等。
主要科研項目: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項目(2015)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思想精髓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2014)
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踐經驗研究,教育部專項任務(2009)
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2008)
電子民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6)
資訊時代的資本主義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5)
信息化與社會主義,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3)
電子政府引論,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1)

個人作品

主要書籍:
資訊時代的資本主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電子政府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
現代知識階層與社會發展,中國社會發展出版社(2000)
組織領導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譯著)(2005)
主要論文:
中國模式的非洲效應,國際問題研究,2009年第1期
論電子民主的兩種取向,理論與改革,2009年第3期
網路化恐怖組織及其應對,探索,2008年第1期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年第3期
《共產黨宣言》是與時俱進的偉大旗幟,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3期
後物質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軔,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第6期
貝爾的資本主義和諧觀,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論電子民主的基本性質,天府新論,2008年第5期
和諧社會的本義與擴展,學習論壇,2008年第4期
資訊時代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問題,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6期
警惕美國的軟霸權,高校理論戰線,2007年第5期
全球資本主義的第四世界,科學社會主義,2007年第3期
韓國民主勞動黨的興起,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第4期
全球化的網路結構,江淮論壇,2007年第1期
資訊時代的新計畫經濟,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世界政黨執政的基本方略,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2期
韓國民主的美國因素 東北亞論壇,2007年第6期
信息資本主義的自由軟體運動,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2期
技術民族主義與中國的自主創新,高校理論戰線,2006年第4期
查維斯的新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第1期
資訊時代的兩制競爭,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第1期
協商民主的中國視角,學術界,2006年第4期
中國社會轉型中的和諧建設,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資訊時代的民主參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第2期
《帝國》的大眾政治評析,政治學研究,2005年第3期
世界政黨變革的潮流,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資訊時代的社會階層,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第1期
全球公民社會的作用及其變革,文史哲,2005年第5期
全球民主赤字的成因及治理,理論與改革,2005年第4期
西方已開發國家階級結構的新變化,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第9期
論民主的直接化,開放時代,2005年第3期
網路無政府主義及其治理,探索,2005年第1期
資訊時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國和印度經濟發展、信息技術發展之比較,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第1期
資訊時代烏托邦的復興及其價值,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反全球化的新趨勢和未來替代,高校理論戰線,2004年第4期
資訊時代與社會主義的未來,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4年第2期
資訊時代政府變革的多元方向與特點,學術研究,2004年第1期
全球化中國家權力的走向,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美國的信息技術公共政策,科學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最新時論

陶文昭:戰略知識分子有何特殊之處?
社會中大部分的知識分子屬於戰術性的,致力於解決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即技術性的、對策性的問題。但也要有少數知識分子思考戰略性的問題,或曰戰略知識分子。
陶文昭陶文昭
戰略知識分子古代就有,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之輩,他們的文化知識不是用於記賬、文書之類的瑣事,而是張口“隆中對”,閉口“出師表”,總攬天下三分之大事。當今中國是個崛起中的大國,需要而且必將產生各種戰略大家,這之中也包括戰略知識分子。舊時商人中的戰略謀士是,頭戴瓜皮帽,手拿水菸袋,經常踱方步。我們社會正需要一批務虛的“踱方步”的戰略知識分子。
戰略知識分子的特殊之處,簡言之就是要有鷹一般的寬廣視野、鴨一般的敏銳先知、雞一般的社會關懷。
寬廣的視野是戰略知識分子之必須。現代以來知識增長很快,知識總量的增加迫使知識分子不斷地專業化。自然科學是如此,社會科學也是如此。專業化時代的知識分子,如果想在學術上有所建樹,不能不在狹小的領域內不斷深挖。然而,戰略知識分子既要立足於專業,又要不斷超出專業的局限,以更為宏大的視野觀察社會。
春江水暖鴨先知,敏銳的、超前的見解是戰略知識分子的標誌。對於社會科學來說,放馬後炮是很容易的事情。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反過來找些原因、總結些經驗、評價些是非,當然也是必要的,但不是稀缺的。而福山在蘇東劇變之前寫出“歷史的終結”,亨廷頓在冷戰剛結束之時提出“文明的衝突”,其預見性影響深遠,成就了他們戰略學者的地位。當今中國社會既需要有大量的從事宣傳、解釋工作的人才,更難得的是要有引領時代潮流的精尖的戰略預見性人才。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戰略知識分子必須有濃郁的社會關懷。忍住寂寞,坐冷板凳,是知識分子學術精進的重要性格。但是,如果就此變成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不聞不問外界時事,其學術必定遠離社會,即使有深刻的見解,掀起的也不過是茶杯里的風暴,於世無補。就當代中國而言,離開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題,就不可能產生戰略性的影響。戰略知識分子必須有入世的積極態度,既要有冷靜的腦,也要有火熱的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