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定為朝陽洞,洞分初洞、中洞、上洞三部分。
朝陽洞洞中原來有一座供奉三教鼻祖的神台,毀於20世紀60年代。
1994年,恢復塑像,分別是道教老子、儒教孔子、佛教如來。
文物特點
綜述
陶山朝陽洞是遠古時期地殼變化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因洞口南向故稱朝陽洞;由於洞內冬暖夏涼,遊人走進洞內快活舒服,宋代又名“快哉洞”;洞分初洞、中洞、上洞三部分。
初洞
初洞高8米,寬8米,深14.5米。東壁上刻有1.5米高的像佛1尊。其他高1米以下石佛1組,其中彌勒佛像1尊。靠近門口東壁有營薩像1尊,高0.5米。靠南是關公、周倉、關平的石刻造像。東壁還有清末民初趙廣湖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組成的石刻陰紋竹畫,上方刻有“彌陀竹”三字。刻石高1.3米,寬0.7米。另外有題刻“潛修”二字,落款“仙坡徐氏莘題,民國初甲子年間同志人郭明涵”。在西壁,有趙光湖一筆書就的大“佛”字,字高1.3米,落款為“大清光緒二十七年辛丑桂月上旬”,並有其草體詩刻一首,曰:“潛跡避世壯愚蒙,修成丹焰作啞聾,高尚其志歸山住,隱名獨立不求功。”刻幅高0.5米、寬0.7米。另有民國十二年(1923年),張啟秀詩刻的“蟲二”(意風月無邊),刻石高0.5米,寬0.75米。還有望雪鴻書刻“小有天”三個字。西壁上部又有徐茂莘書刻“三藏”。
中洞
中洞高8米,寬8米。在中洞的二台東壁上有石佛8尊,其中1尊手持寶葫蘆和佛珠,頭頂有佛光,上方刻字為:“理道始祖楊來如之像”,下方有趙廣湖草書石刻“南道無量壽佛”。石像兩側刻有楹聯,上聯“戒酒禁姻諸惡莫作”,下聯“明理達道眾善奉行”,橫批“園光普照”。偏南警上有刻石一方,寬1米,高0.5米,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徐茂莘、張懷瑾、紀慶芳書刻的正楷“三教淵源”四個字。在西壁還有“退藏”二字。
上洞
上洞,深8米,寬15米,高30米。洞內北壁、西壁佛像計有34尊,分上下四個層次,上部內刻像矮小,有22尊;下部有12尊,高1~12米不等,形態各異。正中為如來佛,左邊是十八羅漢、普賢、文殊;西邊是觀音菩薩等。每尊佛造像均面相安祥端莊、慈眉善目。
文物遺存
刻文
陶山朝陽洞洞口上方有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石刻“朝陽洞”三字,落款為“沙莊劉詮僧人浩樂”。刻石高0.6米,寬1.6米,楷書蒼勁有力。在洞外西側石壁上有高1.2米、寬1米的石刻,其刻文為:“嘉慶八年夏六月八日,長沙唐仲冕由入觀遠至陶山焚黃樹真炎噴中一清涼世界也愛命徒者展昆源書於壁主持人通禧徒心常”。往西還有一方刻石,風化嚴重,主要記述了修復洞時的發起人姓名和捐資。”從刻文中分析得知,朝陽洞在明代以前就是一座古佛洞,但具體年代無考。洞口東側近處一石上有趙光湖一筆揮就的”龍虎”二字,字型流暢。又有石刻行書體“可避泰秦三字,旁有釋文,寓意是避兵亂無恙,感神之保佑,以此報答神靈。
佛像
初洞、中洞高8米,寬8米,東壁刻有佛像24尊。上洞深約8米,寬約15米,高約30米,洞內北壁、西壁,有佛像34尊。
文物價值
陶山朝陽洞石刻造像是山東省年代較早,時代跨度較大,保存較完整的石佛造像之一,是研究古代石刻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對了解該地區古代宗教文化、石刻造像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陶山朝陽洞石刻造像位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
湖屯鎮陶山主峰西北側山崖上的朝陽洞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陶山朝陽洞石刻造像,路程約24.9千米,用時約3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