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

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

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欽州坭興陶,古稱“越陶”,學名“紫泥陶”,早在民國期間,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四川榮昌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欽縣縣誌記載,陶器原是坭器,“興”就是喜愛時尚的意思,“坭興”兩字合起來,就是欽州的泥器為世俗喜愛的意思。

2008年6月14日,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Ⅷ-98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 保護單位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採集配製,泥料煉製,制坯成型,素刻裝飾,窯火技法,脫皮顯肌,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展覽,社會活動,

歷史淵源

欽州坭興陶,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據歷史文獻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說明隋唐時期欽州已有大型制陶作坊,製作工藝已趨成熟。
宋、元 、明時期,欽州坭興陶生產逐步萎縮。主要原因是中原政局動盪,特別是982年大瞿越國(越南的早期政權)建立後,欽廉沿海頻繁受到交趾兵的侵擾,再加上造船業的發達、遠海航行技術的進步,海上絲綢之路的出海中心在南宋後逐步移到廣州,隨著商貿狀況的回落,欽州只能生產本地所需的日用陶。欽州坭興衰落,與忽必烈推翻南宋後實行酷政有關。
清朝鹹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

工藝特徵

坭興陶器需經1200℃左右高溫燒制而成,成品質地堅硬,打磨拋光後呈現古銅、墨綠、紫紅、天斑等色,細緻光潤,色彩絢麗,無砂粒,無氣孔,無毒性。用坭興茶壺貯茶,經過一兩天仍能保持原來的茶色茶味。使用日久,壺裡會積聚茶積(俗稱“茶芽”),即使不放茶葉,只要衝進開水,仍會散逸出茶香。坭興花盆、花瓶還具有護花功能,用以栽花或者插花,能使花繁葉茂。

工藝流程

坭興陶經制陶人的傳承、挖掘、升華、改進,從燒制前期的選泥料、制泥坯,再到後期的打磨、雕刻工藝流程,形成了“六藝二十四式”:六藝摟、揮、轆、挑、熎、光;二十四式摟、煉、臘、嗨、搓、拉、拍、接、修、刨、種、印、嗟、安、整、平雕、突鼓、摛花、鏤空、堆雕、刻字、粗磨、細磨、幼光。

採集配製

選取欽江兩岸的優質白膠泥、紅珠石,經過常年陽光曝曬、海風吹拂、雨水沖洗,並採用篩、搭、踩等的技術手法對其進行挑選,再按照軟六硬四的比例,使其混合成陶土。

泥料煉製

使用上等的精料,入缸加水攪拌至溶化浸透,反覆濾數次,只取精液,採用臘、嗨、搓、揉的手法過濾水和空氣,再經過郁漚進行調養。掌握乾濕程度,提煉泥料的韌性,得到煉製所需的“精泥”。

制坯成型

提煉出的精泥,是燒制陶藝的本質所在,下一步是進行車轆輪盤制坯。使用壓、拉、拍等工藝對陶土進行造型的製作,再採用捏、印、粘、摟、刨、抹的手法整形成坯。為了防止泥坯風裂變形,在此過程中需要保證坯體的受水勻稱,使整個過程有序而嚴密的進行。

素刻裝飾

對於坭興陶的裝飾,採用傳統的書畫技術,制陶人以刀代筆,在坯體上精雕細刻。其中適用的技法有:平雕、突鼓、摛花、鏤空、堆雕、鑲嵌、貼上等;按照器型選擇的手法有:琢、剔、刮、鏤、堆、印等;按照畫理而採用的手法有:燥、枯、濃、淡、點、染等。

窯火技法

只有龍窯的燒制,燃料是以松木枝葉為主,按照陶品的形狀設定套裝匣缽的尺寸以及碼坯的空間。每一窯的燒制,以三個晝夜為期限,點火前必要做的一步是祭奠陶祖、先師。燒火的窯師嚴加看管火候,掌握濁、亮、清三種不同的燒制所需的火色,進行窯火三煉,使陶品在火中沐浴,滲透到每一寸紋理之中,使之發生窯內巨變。

脫皮顯肌

經過窯火三浴的錘鍊後的坭興陶,用刀石進行磨蹭,褪去表層的火皮,加之使用磨工,先磨粗皮,之後磨滑面,再進行精細的磨光,加上蜂蠟,使陶品表面更加順滑,紋理清晰。陶品在最後一步使用幼光,而不再進行蜂蠟紋理,雙光的使用顯示陶品的精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在坭興陶的教學上,既要傳承技藝與文化,融入了民族文化與元素,也要學習現代西方陶藝的精華所在,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使坭興陶文化源遠流長。
坭興陶作為一種民族傳統工藝和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發展,已從單一的實用產品發展到兼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在一件作品中融合了從形、意、趣到雕、刻、鏤、書、畫、印等多種藝術形式,是藝術、與文化,工藝與創意的結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學、藝術基礎和底蘊,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研究,優秀的文學、藝術等文化遺產不僅是坭興陶創作的靈感和源泉所在,將其融入坭興陶的設計中來,也是作品更具生命力和藝術價值的所在。

傳承狀況

陶文化的弘揚發展關鍵在人才。陶藝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坭興陶藝界人才處於稀缺狀態 ,僅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名,省市級大師並不多。他們大都是20世紀50~70年代成長起來的 ,不但受到良好的文化 、藝術基礎訓練,而且經過了幾十年的嚴格藝術薰陶。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衝擊下,坭興陶藝人的培養正面臨著困境 ,從長遠來看人才培養將是傳承陶文化的大問題。

傳承人物

陸景平,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傳承人。
李人姘,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傳承人。

保護措施

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傳承基地為:欽北區文化館和欽南區文化館。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認定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為“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稱為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15年,欽坭興陶作品“山水花鳥瓶”參加在美國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得金質獎章。
1930年,坭興陶作品“歲寒三友豬膽瓶”參加比利時獨立一百周年紀念會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會獲得第一名金質獎章。
1979年,坭興陶在全國美術展覽會被評為優秀產品和區優秀名牌產品,獲輕工業部授予的“全國輕工業優質產品”獎。
1980年,坭興陶茶具獲得“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
1997年,欽州坭興陶由國務院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列入被保護的民族特色工藝品。
2008年12月,坭興陶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商標。
2006年和2012年,坭興陶作品“高鼓花樽”和“時來運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陶器燒制技藝(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重要展覽

欽州坭興陶企業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和陶瓷設計等大賽,共獲獎308項。
1973年,坭興陶大花瓶“聚義古瓶”參加廣州交易會。
1975年,坭興陶大花瓶“紅樓夢古瓶”參加廣州交易會。
1980年9月, 坭興陶在北京舉辦展銷會。
1981年,坭興陶在香港尖沙嘴和油麻地參加“廣西坭興陶藝展”。
1984年,坭興陶參加由巴勒莫舉辦的第三十九屆地中海國際博覽會。

社會活動

欽州職業技術學校開設坭興陶培訓專業,引進陶藝工作室,開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創新教學傳承等方式,培養坭興陶領域的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