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嘉陵(1963-),筆名陶野;自明洪武四年遠祖陶景初因宦入蜀,到本人出生,20代人世居四川省蒼溪縣城陶家巷;因工作,本人現客居於四川省廣元市利州東路;1963年生人;1968年隨父母下放到蒼溪縣一個名叫青鹽溝的小山村接受貧下中農給予的非人般的改造;1979年隨父母返回蒼溪縣城,並走進中學教室讀書;1986年畢業於今西華師範大學;大學畢業後先後作過中學教師、行政機關秘書、文化館專業創作員,現廣元日報社服務,任部門主任、編輯,廣元廣播電視大學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嘉陵
- 別名:陶野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
- 出生日期:1963
- 職業:雜誌社副總編輯
- 畢業院校:西華師範大學
- 居住地:四川省廣元市利州東路
簡介,成就,
簡介
姓陶名嘉陵,襲父姓,有不忘祖之意,祖母賜名,有期望德如嘉陵江清流之意。
因今之嘉陵江已清流不再,又因性本愛自然,也因無意於仕途,故,1990年,當個人文學創作進入到一個展新時期,自己給取筆名“陶野”行於世。
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原城關廂陶家巷。陶家巷民間稱什世百戶巷,明代十世先祖襲六品百戶軍職,私譽嘉侯,或稱七世雲騎尉巷,清代七世先祖襲五品雲騎尉軍職,私譽雲騎侯。現客居於四川省利州區陳家壕社區。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隨父母遭遇文革災難,下放至蒼溪縣一個名叫青鹽溝小山村接受非人般的改造;七十年代末,隨父母重見天日,返回蒼溪縣城,居興賢街明清舊考棚側光榮大院,繼爾走進中學課堂續修學業;八十年代中期,師範類大學畢業。
現近知天命之年,已作過蒼溪縣鎮水鄉國小校中學部教師兼班主任、文教局文化類秘書、文化館文學專業創作員;廣元日報社經濟部編輯、政文部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群工部主任、技術部主任、廣元日報網統籌;廣元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散文筆會》雜誌副總編輯。
屬兔,但身壯如牛,生性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讀大學時就開始文學創作,寫作詩歌;九十年代初改戲劇、舞蹈、散文創作,末改小說創作,依舊間或寫作散文,至今不貳。
以新聞裹腹,視酒為妻子,文學為情人;吃著新聞快餐,和酒長相廝守,偶爾與文學偷情。
年輕時,總願意把筆下的文字打扮得花枝招展,現在卻努力扒下筆下文字身上多餘的東西,甚至內衣甚至皮膚,直至心靈和靈魂呈現,所以,他認為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簡單和自由,前提是真實。
成就
1984年開始文學創作,已在《四川文學》、《廣西文學》、《朔方》、《小說月刊》、《影視文學》、《戲劇家》、《電視劇》、《南國詩報》、《延河》、《延安文學》等國內10多家文學專業雜誌發表小說、詩歌、散文、雜文、劇本等作品逾 100 萬字。《白毛子》、《“搖酒師”刁一德》、《寄情石門》等作品被收入海內外多個版本的圖書,《寄情石門》被列入四川師範大學中文教材閱讀篇。
詩歌《黃色的圖騰》1994年獲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主辦的“艾青杯”青年詩歌大獎賽優秀獎;散文《寄情石門》2003年獲得中國散文學會、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的“百花杯”大獎賽三等獎;劇本《情滿梨樹塆》1995年獲四川省戲劇調演一等獎,《撞親》2004年獲四川省“群星杯”調演一等獎,並走進中央電視台“鄉村大世界”,雜文《為詩歌答高考題喝彩》2004年獲四川省報紙文學二等獎。同時,所采寫、編輯的30餘篇新聞類作品獲四川省新聞一二三等獎。
已出版的個人專著5部:1991年由香港訊通出版社出版 劇本選集《夫妻鳥》,1997年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散文選集《梨的瑣憶》,2003年由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 中短篇小說選集《白銅鞮》,2005年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給愛情別把刀》,2002年由(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新聞理論專著《通訊員寫作教程》,2008年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驚天動地》並由省市委宣傳部在成都舉辦首發儀式。
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廣元市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元市作家協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兼影視文學專委會副主任、廣元市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主席。
已在國內文學專業雜誌發表作品近百萬字,並有散文、小說、戲劇、舞蹈、詩歌入選國內及港台多個版本圖書,並獲省及以上獎勵.
出版的著作有:電視劇本選集《夫妻鳥》,散文選集《梨的瑣憶》,中短篇小說[唐清時代卷]選集《白銅鞮》,長篇小說《給愛情別把刀》,新聞理論專著《通訊員寫作教程》,文化專著《陶淵明和他的桃花源思想》,長篇報告文學《驚天動地》。
有幸先後忝列的文藝組織有:中國現代詩歌學會、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四川省作家協會、四川省散文學會、中國散文學會等。
儘管時下文學屢屢遭遇尷尬,但是,還在繼續寫作小說,依舊間或寫作散文,仿佛不會罷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