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陽(安徽省青陽縣轄鎮)

陵陽(安徽省青陽縣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陵陽鎮位於青陽縣南部,地處安徽“兩山一湖”旅遊腹地,是池州市確立的中心鎮之一。全鎮轄15個村,2個街道居委會,集鎮總面積213.85平方公里,人口2.55萬人。集鎮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0.8萬。

2010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53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5550元。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安徽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池州市第一屆文明鄉鎮”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陵陽
  • 外文名稱:lingyang
  • 行政區類別:集鎮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
  • 政府駐地:陵陽鎮
  • 地理位置:安徽
  • 面積:213.85平方公里
  • 人口:2.55萬
經濟發展,主要成就,集鎮文化底蘊深厚,境內交通便利,集鎮功能完善,礦產資源豐富,旅遊商貿興盛,農特產品優良,

經濟發展

近年來,陵陽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實施“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商貿活鎮、特色農業富民”五大戰略,著力發展經濟,最佳化環境。2011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1.2億元,較去年增長1.7億元。其中工業生產總值6.3億元,增長0.92億元;農業生產總值11000萬元,增長5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5300萬元;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60元。

主要成就

並先後榮獲“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稱號,09年被確定為省擴權強鎮試點鎮,10年被評為“省歷史文化名鎮”、“安徽省非金屬礦採選及深加工產業集群鎮”,連續12年獲縣級“文明杯”。
陵陽

集鎮文化底蘊深厚

早在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元封2年,置縣治於陵陽,縣衙設香池裡(今香池尚在)。戰國時期屈原曾順江而下,駐足陵陽多年。自古即為江南重鎮和山區土特產集散地,是徽商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境內明清徽派古建築多有留存,全鎮156棟古民居,40餘座古橋,尤以太平山房、李氏宗祠寧氏宗祠和南流橋為代表。

境內交通便利

103省道縱貫南北,325省道從境內起點,合銅黃高速公路平行103省道從鎮西穿過,並設有出口。新建陵朱公路、東黃公路。全面完成“村村通”35.6公里的建設。完成集鎮西北外環線陵南路改道工程,新建陵陽鎮至黃山區永豐鄉道路。分步逐年完成了村組道路“點點通”工程,全鎮179個村民組全部通了公路。

集鎮功能完善

境內供電、供水設施完善,有中心供電所1座,建有日供水1000噸的自來水廠。通訊網路發達,有1個電信中心交換局和2個模組局4個接入網,移動、聯通覆蓋全鎮,實現村村通電話有線電視。教育、醫療條件良好,共有初級中學2所,其中民營學校1所,中心國小2所。完成投資800萬元新建占地50畝陵陽中學。民營醫院2家,其中博愛醫院為占地30畝的綜合性醫院。

礦產資源豐富

是全國重要的方解石產品加工基地。方解石、石灰石螢石、花崗岩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方解石儲量最為豐富達3億噸且品質優良。立足資源優勢,形成方解石深加工主導產業,全鎮共有礦山企業12家,方解石深加工企業7家,年產方解石礦150餘萬噸,方解石粉20餘萬噸。規劃建設非金屬礦深加工集中區和工業集中區,促進集群、板塊效益發揮,將進一步延伸方解石礦深加工產業鏈條,推進工業製造業的發展,掀起陵陽經濟發展的新熱潮。

旅遊商貿興盛

境內自然風光優美景點眾多。境內有“3A”景區神仙洞等岩溶洞群。被省內外稱為“小九寨溝”的黃石溪,平均海拔800米,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森林、太平山寨遺址、古村落和黃石大峽谷。聞名的神龍谷旅遊勝地,其中苦妹潭瀑布高近百米,氣勢壯觀。圍繞旅遊資源包裝項目對外推介,配套做大做強三產服務業,擴大旅遊服務規模檔次。集鎮商貿輻射周邊三縣十幾個鄉鎮。是青陽縣南部的重要的物質集散地。全鎮個體工商戶994家,連鎖超市1家,綜合性農貿市場3個,引資投入3600萬元建設完成富貴陵陽大市場,形成了皖南鄉鎮第一農貿市場,大大活躍了周邊商貿。

農特產品優良

茶葉、黃精種植、豆製品基本形成產業化,黃石溪名茶曾獲國際金獎,被外交部作為禮品饋贈國際友人,九華黃精酒,黃精蜜餞和陵陽豆製品暢銷縣內外。涉農加工業形成規模,以無公害糧食生產為主的南陽香絲米業,神龍谷牌大米,遠近聞名的陵陽春酒和群贏綠色食品。
陵陽,過去曾是徽商外出經商的重要通道,這裡留下他們諸多蹤跡。如今的陵陽,將繼續發揚徽商精神,圍繞“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商貿活鎮、特色農業富民”四大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不斷改善投資環境,以最大的熱誠服務經濟發展,加快步伐躋身安徽一流經濟強鎮行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