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單2號是玉米品種。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2~141天,平均133天,比對照渝單8號長2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陵單2號
- 持有人: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陵單2號是玉米品種。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2~141天,平均133天,比對照渝單8號長2天。
陵單2號是玉米品種。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2~141天,平均133天,比對照渝單8號長2天。特徵特性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2~141天,...
扶單2號是玉米品種。株型半緊湊,植株、穗位適中。幼苗葉鞘紫色,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穗上葉5~6片,雄穗分支數9~13個,花葯淡紫色,花絲紅色。特徵特性 株型半緊湊,植株、穗位適中。幼苗葉鞘紫色,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穗上葉5~6片,雄穗分支數9~13個,花葯淡紫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苞葉包被較好...
陵單6號是一個玉米品種,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6~141天,平均129天,比對照長2天。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熟雜交玉米,在區試3000株/畝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6~141天,平均129天,比對照長2天;第一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15厘米,葉色綠色,成株...
仁單2號是一個玉米品種,早熟,株形緊湊,宜密植。較耐旱,適應性廣。特徵特性 籽粒黃色,半硬粒,品質較好。繁殖、制種產量較高。經接種鑑定,抗矮花葉病,中感到中抗大小斑病,感絲黑穗病和紋枯病。產量表現 該品種產量高,1989—1990兩年參加省早熟組區試,平均畝產358.7公斤,比對照種矮三單交增產24.1%...
紫單2號是一個玉米品種,西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1天,比對照渝單8號晚熟3.4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葯淺紫色,穎殼淺紫色。 特徵特性 西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1天,比對照渝單8號晚熟3.4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葯淺紫色,穎殼淺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15...
《秦陵二號銅馬車》展品為秦代的青銅器,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品介紹 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大量使用的金銀飾件重量超過14...
渝單2號 法定適宜推廣區域: 適宜於中等以上肥力水平的丘陵坡地和平壩地區種植。選育單位: 重慶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 612×322 品審會意見: 生育期125天左右,比“中單2號”晚熟3-5天,感大斑病和絲黑穗病。法定適宜推廣區域: 適宜於中等以上肥力水平的丘陵坡地和平壩地區種植。
“安單二號”(原試驗代號為“安單217”)為貴州省安順市(原安順地區)農科所1995年組配成功的黃粒中熟、中稈、半緊湊、高產、質好,適宜淺丘陵多熟生態區種植的優良玉米新品種。品種介紹 “安單二號”(原試驗代號為“安單217”),產量表現:“安單二號”98年、99年參加安順地區雜交玉米聯合區域試驗。兩年...
2號土墩位於烈士陵園西門入口處,南距1號墩約10米,高約5米,周長140米,西面為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是商周時期江南地區獨有的墓葬形式。主要分布於寧鎮地區、皖南地區、浙皖交界區的新安江流域,太湖流域和寧紹平原地區。土墩墓多分布在海拔10~30米的黃土崗地上,常沿崗埠走向排列,...
2018年12月18日訊息,"泰坦尼克2號"時隔2年恢復建造或2022年下水。船隻介紹 “泰坦尼克二號”的尺寸與“鐵達尼號”基本相同,即擁有840個船艙。尺寸方面基本與原型一致,有9層甲板和840間房間,配備多個健身房、游泳池、圖書室、高級餐廳和豪華艙室。當地時間2013年2月26日,美國紐約,澳大利亞億萬富翁帕爾默召開新聞...
茶山1、2號土墩墓位於常州市天寧區烈士陵園內,西鄰蘭陵北路,南近中吳大道。1號土墩高約4米,周長200米,呈橢圓形;2號土墩位於烈士陵園西門入口處,南距1號墩約10米,高約5米,周長140米,西面為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所在區域原屬茶山鄉,故名茶山土墩墓。文物特徵 茶山,一般指...
福單2號是育種者:湖南省永順縣旱糧研究所,用品種E538×165E538×165選育而成的玉米品種。 由申請者:湖南省永順縣旱糧研究所提出申請,2011年10月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11021。特徵特性 在西南地區出苗至成熟120天,與渝單8號相當。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
渝豪單2號是一個玉米品種。品種來源:渝1193×渝8905 特徵特性:西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17.55天,比對照渝單8號早熟0.95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色,花葯黃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2.1厘米,穗位高114.15厘米,成株葉片數18.7片。果穗筒型,穗長18.95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粗5....
“銅陵”二字的來歷,未見有正式文字記載,其說法有三種:一是“產銅之山陵”說,因此地產銅,又是丘陵地區,故名;二是“產銅原屬南陵”說,故取名“銅陵”;三是“銅地原屬‘陵陽'說”,銅陵地區漢時歸丹陽郡春谷縣、陵陽縣,取“陵陽”之陵,合為“銅陵”。 [3] 中國·銅陵 文物古蹟 截至2020年,銅陵市共有4...
西夏八號陵 西夏八號陵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布置,和唐宋大建築群按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式是一致的。從單個建築看,八號陵也和唐陵一樣,有闕、碑亭、神牆、獻殿、角樓、靈台等主要建築,內城四面辟門或建闕樓,墓道,靈檯布置在中軸線的偏西北,和唐橋陵,乾陵相同。從南神門址看,和唐橋陵“原來可能是過殿式的門...
陵城國中,始建於1917年,1976年改為陵城國中,前身是“十里學堂”,後又易名為“十里國小”,“陵城國小”。歷史沿革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經北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為當時陵城鎮唯一的一所初級中學。1996年陵城鎮和松花鎮合併後稱謂北流鎮陵城鎮初級中學。學校的辦學宗旨是:“面向全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行...
這些箭總長三十五點二至三十五點四厘米,復原後長七十厘米左右。從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上的銅弩,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期銅弩在戰車上的裝配情況。特別是那兩件“承弓器”,是戰車上裝配遠射武器弩的關鍵。據文獻記載,戰國末年,就產生蹶張強弩了。韓國的溪子、少庥時力、距來三種強弩,射程達六百步,洞腑穿心,...
乘坐捷運一號線(捷運二號線可在新街口站換乘捷運一號線)在鼓樓站下車,換乘3路公車在“南陰陽營”站下車即達。從南京南站和南京汽車客運南站進入南京後,先乘坐捷運一號線至鼓樓站下車,換乘3路公車在“南陰陽營”站下車即達。自駕 1、從蘇南來的車輛,經滬寧高速公路過南京收費站後,進中山門,一直向西,...
1996年在湖北生產試驗比華玉三號增產12.6%;1997年在湖北、湖南、貴州等省10個試點畝產均比對照增產,增產幅度為9.6-60.5%。栽培技術要點 適於春播單作與套種,地膜覆蓋栽培與育苗移栽種植。江漢平原3月25日-4月5日播種,二高山地區4月上、中旬。種植密度二高山套作3000株/畝,平原丘陵單作3500株/畝,高原平壩...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東光縣之宣府鎮復置安陵縣。時縣地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安陵縣屬觀州(今景縣),將陵縣屬德州。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安陵縣劃屬德州;永徽二年(651年),安陵縣治徙白社橋(故址今景縣安陵鎮)。宋景祐元年(1034年),將陵縣析長河鎮,置長河縣(故址今山東陵縣境內),屬永...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
1987年,鄴城考古隊對磁縣灣漳村一座大型磚室壁畫墓進行了考古發掘,根據墓葬位置、規模、出土遺物和文獻記載,推測該墓很可能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武寧陵。2005年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確定將經過北朝皇陵區,經多方協調,水利部門也對河道路線多次改變,但依舊涉及多座大墓需進行搶救性發掘。2005年—2007年,鄴城考古隊...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赫圖阿拉為“興京”,赫圖阿拉祖陵則稱興京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並稱帝。按古制追尊四祖為四王,即猛特木為澤王、福滿為慶王、覺昌安為昌王、塔克世為福王。為四王設太廟祭祝。同時在老陵興祖墓後設肇祖衣冠冢。專稱肇、興二祖為“二祖陵”。順治五年(...
鳳陵、鶴立、鶴鳴、識經、白鳳、促進、鏵爐、勤樂、天明、複合、甘泉、城堰、鴨池、寶石、謝安、龍鳳、河口、板橋、塗家、大革、萬壽、光相、洪峰、古建、分水、四公、永寧、松峰、大聯、碗廠、鐵牛、騎虎、松林、府君、古佛、板燕、觀寺、三峨、中壩、鰲陵、千合、蜂密、三溪、珠嘉、青石、清泉、曹家...
1999年9月,駐楊陵農科城的7個科教單位合併組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0年7月,原西北農業大學農學系、乾旱半乾旱研究中心、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楊陵分中心與原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的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棉花等4個研究所以及原西北植物研究所陝西省植物遺傳工程育種重點實驗室等實施實質性融合,組建為農學院(農業科學院)...
竇爾墩(1626-1687),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獻縣竇三疃人。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又號觀弈道人,累官至禮部尚書。張申府(1893年-1986年),河北獻縣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張克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張樹棠,河北獻縣侯陵屯村人。曾任林業部副部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