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2號土墩墓

茶山2號土墩墓

2號土墩位於烈士陵園西門入口處,南距1號墩約10米,高約5米,周長140米,西面為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是商周時期江南地區獨有的墓葬形式。主要分布於寧鎮地區、皖南地區、浙皖交界區的新安江流域,太湖流域和寧紹平原地區。土墩墓多分布在海拔10~30米的黃土崗地上,常沿崗埠走向排列,地勢高爽而又開闊。在湖沼平原區,土墩墓多分布於地勢較高處。一般為就地取土培堆而成,在其周圍往往有取土留下的水塘,有的土墩墓周圍被一圈水塘包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山2號土墩墓
  • 所屬年代:漢代
文物特徵,文化保護,

文物特徵

土墩墓的分布多為集群式分布,也有散點式分布。中心區的土墩墓成群,數量一般在幾十至幾百座,以中小型居多,每個土墩墓群,一般以大型墓居中,中小型土墩墓依次環繞分布。其他地方的土墩墓數量雖少,也不夠集中,但大中型土墩墓數量增加,特別是特大型土墩墓的數量有明顯增加。土墩墓的封土外觀呈饅首狀,平面多呈圓形。封土一般高3~10米,也有高數十米的,底徑一般為10~30米,也有底徑達七、八十米者。封土多為堆築,極少施夯,也發現有施夯或經過特殊加工處理的。依墓葬內部結構可分為有土坑、有石床、石槨和無坑無床等幾種,無坑無床型即所謂的不挖墓穴平地掩埋。為了防潮,有的在築墓之前先墊土,或在墓底鋪石塊、草木灰等。依祭祀情況可分為同時祭祀,即祭祀器物在封土內;不同時祭祀,即二次封土,祭祀器物在兩層之交;以及再次祭祀,三次封土三種情況。按墓葬數量可分為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後者互有疊壓或打破關係,墩內各個墓葬之間的關係應為同一個家族成員。按墓葬規模可分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大型墓不僅隨葬青銅禮器,還有人殉、人祭。上述各種情況既有地域和空間上的差異,也有時間上的演變關係,也有同一時空中等級上的差異。延續時間長、分布地域廣以及諸多因素的互動作用造成了土墩墓形制和文化內涵上的豐富多樣,複雜多變。土墩墓所在區域原屬茶山鄉,故名茶山土墩墓。茶山一帶是常州地區土墩墓遺存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20世紀70年代末,附近曾經搶救發掘了惲家墩、陳家墩等三個土墩,共清理墓葬40餘座,墓葬形制有豎穴土坑墓、磚室墓等多種,分屬兩漢、西晉、唐、明清等不同時期,出土青銅器、鐵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及錢幣等各類文物。2007年對惲家墩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共清理出漢代至六朝時期墓葬36座,明清時期墓葬4座,理清了土墩的堆積情況。土墩中埋葬的漢墓是土墩形成後最早葬入的,也是數量最多的,後期墓葬均是利用前代土墩埋葬,可知土墩的形成年代應為漢代。已發掘清理的這幾個土墩與茶山1、2號土墩墓毗鄰,對認識茶山1、2號土墩墓遺存的性質具有參考價值。

文化保護

2011年1月6日,茶山1、2號土墩墓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