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井,鹽井名。系我國古代大口鹽井中最為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鹽井。位於四川仁壽縣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陵井
- 地理位置:四川仁壽縣境內
陵井,鹽井名。系我國古代大口鹽井中最為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鹽井。位於四川仁壽縣境內。
陵井,鹽井名。系我國古代大口鹽井中最為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鹽井。位於四川仁壽縣境內。相傳為東漢道教始祖張道陵所開,故以“陵”名之。《元和郡縣誌》卷三十四:“陵井縱廣三十丈,深八十餘丈,益部鹽井甚多,此井最大。以大牛皮囊盛水...
陵井喻氏歲寒山居 《陵井喻氏歲寒山居》是宋代詩人文同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蕨平處士居山日,手種青松一萬根。歲月慚深枝盡偃,雪霜雖厚葉仍繁。本宮勝概逃軒冕,更結清風遺子孫。寄語後人須愛護,莫教空有令名存。
陵井監 陵井監,監名。北宋黑寧五年(1072年)置。因有鹽井相傳為東漢張道陵所開得名。宣和四年(1122年)改名仙井監。治仁壽,轄境相當今四川仁壽、井研兩縣地。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改為隆州。
清高宗皇子陵陵墓名。在順天府密雲縣之北。陵內埋葬著清高宗長子和碩定安親王永璜、第五子和碩榮純親王永琪及其福晉。陵墓名。在順天府密雲縣之北。陵內埋葬著清高宗長子和碩定安親王永璜、第五子和碩榮純親王永琪及其福晉。永璜於乾隆十五年(1750)死,先葬於陵內。永琪於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為榮親王,次年三月死,謚...
落陵井田為兗州煤田北宿勘探區的一部分,該勘探區精查報告由原華東煤炭工業基建公司第二勘探隊於1965年8月提交,山東省煤炭工業局以(74)魯煤地字第328號批准建井計畫任務書, 由原兗煤指設計室完成初步設計,礦井於1970年6月30日開工建造,由礦自營施工完成,井筒採用沉井法和凍結法施工。1976年8月1日正式投產。...
他說,陵園內有兩座大墓,2號墓是主墓,專家已判定為曹操墓,1號墓是曹操的陪葬墓。陵園的中軸線在2號墓和1號墓之間,東面的陵園牆上有兩個陵門,分別對著2號墓和1號墓的墓道,但陵園主陵門尚未被發現。 按前朝後寢布局 經鑽探發現,北牆殘存牆基長100.81米、寬3.83-6.6米,南牆殘存牆基長108....
古代開鑿深井,主要用於開採井鹽滷水,稱鹽井;後來發展到開採 天然氣,稱火井。戰國末期秦國蜀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雙流縣境內開鑿鹽井,汲滷煮鹽。北宋以前的鹽井都是大口徑的以陵井為例,井口“周回四丈”(《陵州圖經》),井深最大達到80丈。卓筒井 北宋慶曆(1041~1048)皇(1049~1054)年間,在今四川五通橋鹽區...
”唐代大口淺井的發展不僅體現在鑿井區域的擴大,而且表現在井深的增加和單井產量的迅速增長。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唐代陵州的陵井(在今四川仁壽縣內)已深達八十丈,合今制約248.8米;富世鹽井亦深達二百五十尺,約78米。井深的增加和單井產量大增,僅富世鹽井“月出鹽三千六百六十石”。另外,從陵州鹽井一...
四川是我國古代井鹽生產的主要基地,岷江、沱江流域一帶就是鹽井分布的密集區。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三就記載了蜀地鹽井,並詳細描繪了鹽井的規模:“陵井縱廣三十丈,深八十餘尺,益都鹽井最多,此井最大。”本則筆記記述陵州鹽井的結構以及修復鹽井時為制伏有毒廢氣而採取的措施。讓液體與氣體對流,...
張道陵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並授民取鹽之法,後人稱“陵井”(用鹹井水熬鹽)。百姓得其益,奉之為天師,弟子戶達數萬。並立條制,使諸弟子隨事輪流出米絹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罰,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書記生身以來所犯之罪,手書投水中,與神明共盟,不得復犯罪,以生死為約。張道陵尊老子為道祖,奉...
著名的四川仁壽縣陵井,相傳為東漢張道陵(?~156)所開,是大口井的代表,唐時“縱廣三十丈,深八十丈”;井身上土下石,石之上,以柏木圍護井壁,防止坍塌;以大牛皮囊盛取滷水,井側設大盤車提升。在這期間,西漢宣帝地節三年(公元前67)前後,四川省臨邛縣出現了世界最早的天然氣井──臨邛火井,可用井火煮滷水成...
東漢以後鹽井逐漸向深度發展,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已經鑿到三十丈深,唐時陵井深八十丈。漢代四川井鹽生產勞動畫像磚,為我們展現了距今兩千多年前鹽井工人勞動的情景。因此,《華陽國志》說他“又識齍水(鹽滷水)脈,穿廣都鹽井”。蜀中井鹽業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步成為國內重要的產鹽區。
仙井監,漢語詞語,讀音xian jing jian,意思是監名。其地有鹽井,相傳為漢·張道陵所開,因名仙井。解釋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置陵井監,因有鹽井相傳為漢張道陵所開得名。宣和四年(1122年)改名仙井監。治所在仁壽,轄境相當於今四川仁壽、井研兩縣地。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改為隆州。出處 宋 洪邁 ...
(1) [tombs surrounded by a park]:本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2) [cemetery]:公墓。分類 1. 皇陵園:皇陵園是中國傳統歷史產物,它主要是以權利而形成。2. 特色陵園:它是指因為某一事件的發生,而形成的安葬或紀念地方。比如董存瑞烈士陵園,對越反擊戰犧牲雲南...
康陵陵園範圍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80米、面積為12800平方米,地面建有陵園和陵台,地下築玄宮 [8];依大香山山勢營建,坐北朝南,是中國國內發現的五代十國時期唯一有陵園規制的皇陵。其營建形式獨特、布局完整,為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的發展演變研究提供了重要實例 [2]。 2006年5月25日,南漢康陵所屬的南漢二陵被...
趙王陵,又稱三陵陵墓、溫窯靈台,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與永年區的西北交界處,是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國王的陵寢,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趙王陵現存有五個王陵共七座封土,坐西朝東,呈西南—東北方向分布,整個陵區面積達28平方千米,這五座王陵均築有高大的陵台,以自然山丘縣為基,周圍夯築攔土壩,內填土石...
糜鎮,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地處陵城區東北部,東與臨邑縣接壤,南、西南接滋鎮、神頭鎮,西毗鄰義渡口鎮,北與宋家鎮相連。區域面積99.6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糜鎮戶籍人口53446人。 糜鎮原稱糜鎮公社。1984年2月,改為糜鎮。截至2020年6月,糜鎮下轄92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糜鎮有工業企業9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