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山東省特級教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靜,山東省特級教師,曾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山東省特級教師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教育感言,事跡介紹,

個人簡介

陳 靜,奎文區德潤國際雙語學校校長。

主要榮譽

全國優秀教師 山東省特級教師

教育感言

教師的職業是一項很特殊的職業,選擇了教育就要甘於平凡,耐得住寂寞。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潛心鑽研,修養品行,做學生的榜樣,因為學生的眼睛就像一台攝像機,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儲存在記憶深處而對其產生深刻影響。回想這二十多年的從教之路,我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偶爾和當年的老學生談起課堂內外的點點滴滴。

事跡介紹

從小,她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一、英語教學,開啟夢想之門
初登講台之時,還是那個“啞巴英語”的年代,英語就是背單詞、記句型、做選擇題,她就儘可能用英語貫徹課堂始終,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安靜”的英語課堂狀態。在率領學校英語教研組進行“張思忠外語教學法”教改實驗的過程中,認真學習摸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仔細處理好每個環節,力爭達到堂堂高效,節節出彩。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先後主編了《國中英語總複習教與學》、《初一英語教與學》教學用書,並組織各科教師編寫了16本教學用書。積極培養教學新人,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台,指導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多次在省、市、區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由於踏實肯乾的工作作風,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在學校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她先後被評為區級優秀共產黨員,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訓工作先進個人,濰坊市國中英語教學能手,並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送課下鄉活動,為縣市區培訓教師做出了貢獻。撰寫的論文《也談不要想當然》發表在《科技英語雜誌上》。
從參加工作第一天起,她就開始擔任班主任工作。為儘快熟悉班主任工作,她一方面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管理班級的經驗,另一方面,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有關班主任的書籍和刊物,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管理學生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既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特長發展,高標準、嚴要求,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學生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係,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尊重。直至今天,畢業多年的學生還經常與她聯繫,就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困惑向她請教,把她視為知心大姐。
二、學校管理,感悟教育真諦
擔任學校教導主任期間,她帶領學校老師加強理論學習,努力從先進的教學理論中汲取營養,並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認真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帶領全體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積極探索教研教改的新路子,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在教學管理方面,堅持每學年開展一次全校骨幹教師評選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骨幹教師觀摩課活動,經常開展實驗課題教研活動,以及一些緊跟教學改革發展的電教課評選活動等。各項活動的舉辦,為教師創造了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更為青年教師創設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十四中形成了教師在業務上“趕、幫、超”的良好風氣,受到了各級領導、校外家長和社區的好評。另外,她還特別注意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為青年教師“樹梯子、壓擔子、設場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多名青年教師參加市區優質課和教學能手評選,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培養了大批教育教學骨幹。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讓更多的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為擴大鞏固學習效果,她堅持實行外出學習教師匯報制度。同時也爭取請校外的專家和知名教師到校做報告或講課。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校教師更快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占領了教學改革的前沿陣地。學校有多名教師被吸收為“山東省創造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為會員,並在創造教育課題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學生管理方面,重視面向全體學生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上倡導分層次教學。這一教學方法使各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感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使分層教學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在教師中開展聽課、評課互相學習活動外,還在學生中開展學習方法交流會活動,制定了每學期定期交流的制度。大力開展活動課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以及進行體育鍛鍊,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和健康的體魄。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學校學生所獲獎數和級別年年提高,升學考試成績也逐年進步。特別是在體育畢業升學考試和理化生實驗畢業升學考試中學校學生名次連年在全區名列前茅。由於各項特長被高一級學校錄取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多。
擔任德育主任期間,她積極開展學生管理方面的探索,主持開展了“1+1零距離”項目研究,多次舉辦“家長沙龍”和親職教育講座,實現了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無縫隙對接,縮短了學校與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了,這項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獲得了家長的好評,並被濰坊晚報、濰坊電視台進行過專題報導。她在業餘時間積極承擔濰坊市“學生成長服務熱線”服務教師任務,解答社會各界提出的青少年成長方面的求助電話,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由於成績突出,她先後獲得了奎文區優秀共產黨員、奎文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三、教研室工作,漸入夢想佳境
2006年,她調任區教研室任副主任,對其分管的工作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真抓實幹,做到了求真、務實,很好地調動了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開創了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她帶領評價中心完善各項評價制度,將評選的程式、辦法、標準公開,結果予以公示,這種辦法贏得了學校、教師的信賴,從制度上為全區各類教學業務評選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她改變工作思路,將各項評選由原來只注重評選的結果改為結果與過程管理並重。她認為,做任何事情沒有好的過程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在過程中基於問題開展行動研究,以過程管理為手段,注重內涵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目前,該項改革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她帶領電教中心以《開展網上互動教研,提高教師群體專業素養》項目為研究重點,創新性地開展工作,改變傳統的教研工作模式,該項目榮獲濰坊市政府第七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濰坊市重大問題行動研究一等獎和濰坊市金點子一等獎。由她主持的山東省“多元評價為導向的中國小教學評價範式研究”子課題——《基礎性道德目標及學生創新人格評價方法與工具研究》引領各學校找到了發展的突破口,獲得顯著成果,其中期研究成果《關鍵事件與學生成長》一書也已經出版發行,在2009年4月她被評為山東省創新教育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