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鏡

陳金鏡

陳金鏡,紡織電氣自動化電子技術套用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紡織電子儀器和自動化裝置的研製,曾完成20多個科研和設計項目,多項成果獲部、市及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金鏡
  • 出生日期:1933年1月20日
  • 職業:紡織電氣自動化和電子技術套用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畢業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陳金鏡-簡歷,陳金鏡-生平,陳金鏡-榮譽,陳金鏡-科技成就,陳金鏡-高增益帶通放大器,陳金鏡-主要論著,1,2,3,

陳金鏡-簡歷

1933年1月20日 出生於福建省仙遊縣
1951-1958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8-1965年 紡織部紡織科學研究院課題負責人
1965-1969年 紡織部紡織機械研究所檢測組負責人
1969-1976年 湖南邵陽第二紡織機械廠化纖機械研究所電氣組負責人
1976-1984年 北京化纖機械廠電氣技術組負責人,廠副總工程師
1984-1993年 北京紡織工業總公司副總工程師
1993年12月 退休

陳金鏡-生平

陳金鏡,1933年1月20日出生於福建省仙遊縣。1951年仙遊一中畢業後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1958年畢業後分配到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工作,在馬家馴工程師指導下參加靜電紡紗課題組,去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工作。1959年回北京後,著手動態張力儀的研製。
實習期結束後,任酸鹼濃度控制器課題負責人,後任電阻式錠子測振儀課題負責人。1960年成立檢測組時任該組負責人;配合院內主要課題項目解決與其配套的電子測量裝置,並負責維護各研究室的電子儀器設備。1961年紡織部派陳金鏡去保定化纖廠調查該廠進口儀器儀表的使用情況,幫助該廠修復和調試了部分電子儀器。以後也曾幫助上海紡織滾動軸承廠、北京襪廠等對進口電子儀器設備進行調試、改進,使之順利投入使用。1962 年參加全國科研12年規劃中紡織電氣自動化和紡織儀器部分的編制工作。他主導研製完成的電阻式錠子測振儀,1964年通過技術鑑定,並在全國儀器儀表展覽會上展出。
1965年紡織工業部紡織機械研究所成立,陳金鏡分配在該所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陳金鏡仍堅持科研,下廠做電子技術服務工作,如幫助熊岳印染廠、天津恆源毛紡織廠、山西經緯紡機廠等的進口電子儀器設備進行調試,使之很快投入使用。在當時國內感測器技術和電子元器件性能還未過關的情況下,先後完成了高速漿紗回潮控制器、手提式錠子測振儀和光電矯緯裝置的研製工作。
1969年隨紡織部紡織機械研究所下放到湖南邵陽第二紡織機械廠。陳金鏡負責研究所下放物資的清理工作,在此基礎上重建了廠圖書館、資料室和曬圖室。在維修電子儀器、清理電氣設備和電子元器件的基礎上,負責重建電子實驗室、拖動實驗室和電氣倉庫,為成立邵陽化纖機械研究所做準備。研究所成立後,陳金鏡為電氣組負責人,承擔本廠產品和非標準設備的電氣配套設計。1972年恢復科研工作,爭取到了研究經費,安排了多項電氣科研項目。一年後科研成果相繼湧現,引起了紡織部和湖南省主管部門的重視。
在邵陽工作期間,陳金鏡主持了1200噸水壓機電氣自控系統的設計,1975年安裝試車後用於生產。接著主持了滲氮爐加熱器的改進和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調試後用於生產。在此期間,先後研製兩種類型的電晶體數字測速儀,其中配套型是根據陳金鏡推導的兩個公式原理設計,共研製了四台樣機,分別用於VD405型滌綸短纖維紡絲機和LVD801型滌綸短纖維後加工聯合機上,鑑定後由上海紡織機電廠生產。
1976年9月陳金鏡調北京化纖機械廠,任電氣技術組負責人。先後負責主持設計的電氣自控項目有LPB001型丙綸扁絲聯合機、VC406D滌綸(錦綸66)長絲紡絲聯合機、VC204B型兩位滌綸長絲實驗紡絲機、KP431型丙綸長絲紡絲聯合機等。由他負責指導設計的電氣自控項目有KP701型丙綸圓模吹塑機和KP711型丙綸雙層牽伸機。負責研製的自動化裝置、電子儀器項目有VC443A型滌綸長絲牽伸加捻機熱盤多點溫度自動控制裝置、熱板多點溫度巡迴控制裝置、MH441-180型(Ⅱ型)電子雕刻機、集成數字測溫儀、集成數字測速儀、高溫壓力二次儀表、30KVA三相雙向可控矽交流穩壓電源等。
1984年陳金鏡調到北京紡織工業總公司任副總工程師,負責組織領導北京市紡織系統內的電子計算機套用、自動化和微電子技術開發套用,紡織進口設備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以及節能工作和紡織機械器材行業的管理。他組織建立了北京紡織工業總公司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積極推動行業內計算機的套用和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先後建立了京棉一廠、京棉二廠、京棉三廠、北京第二毛紡廠、雪蓮羊絨衫廠等一批在全國紡織行業有較大影響的工廠的計算機套用項目。

陳金鏡-榮譽

陳金鏡於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科學、技術、管理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被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1-1992年曾任北京市科技進步獎評審會委員。

陳金鏡-科技成就

陳金鏡具有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熟悉紡織、印染、化纖生產中電子技術的套用情況和發展動向。多年來他對紡織系統從國外引進的20多種電子儀器和自動化裝置進行修復、調試、改進並研究分析,為科研和工廠解決問題;同時從中掌握國外先進技術並積累豐富經驗。他研製的電子儀器、自動化裝置有十多種。他在每個研製項目中,都把充分滿足工藝和設備要求作為第一要務,要求性能穩定可靠,技術力求先進合理,還要便於製造和維護。
電阻式錠子測振儀是在全國紡織工業掀起高速化高潮,為開發新型高速錠子而列入的課題。陳金鏡研製出樣機後,組織力量對國內外各種型號的精紡錠子進行了數以千計的測試,摸索出錠子的振動規律,根據這些規律進一步研製光電式雙線錠子測振儀,可測錠子的振動波形、振幅和錠端的振動軌跡,成為當時國內研究錠子振動理想的測試儀器。該儀器長期被上海紡織專件廠用作開發新型高速錠子的主要測試設備。當時國內細紗保全技工仍習慣憑經驗根據錠端振動麻手的程度判斷錠子振動是否合格。為適應快速科學地測定錠子振動的需要,陳金鏡著手研製手提式錠子測振儀。以錠子振動波形中最大振幅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的取值標準進行設計,得到了細紗保全和錠子出廠檢驗工作者的普遍認同。該儀器由常州紡織儀器廠批量生產,延續使用了20多年。

陳金鏡-高增益帶通放大器

1975年夏天,陳金鏡做了胃切除手術。術後不久,在身體十分虛弱的情況下,他堅持在常州東風印染廠烘乾機的高溫環境下對十多種織物做了光電矯緯裝置的生產試驗,發現各種織物都有大量假信號,不同織物的緯斜信號大小差異很大,而且檢測靈敏度也不同。這就揭開了當時從日本進口的光電矯緯器不能在國內印染廠套用之謎;也可解釋有些單位研製的矯緯器對斜紋之類織物不能矯正的原因。針對緯斜信號的具體情況,陳金鏡重新研製新型高靈敏度光電自動矯緯裝置。設計了有特殊要求的高增益帶通放大器,其中前置放大器的信號是微伏級的,從電路設計到安裝工藝都有特別的要求。新裝置在常州東風印染廠的拉幅機上套用,性能穩定,織物品種適應性強。前置放大器的特殊設計當時引起了同行的高度興趣。
1977年,北京化機廠接到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試製VC443A 型滌綸長絲牽伸加捻機溫控裝置的任務,要求按照彈力絲機上用的溫控電路進行試製。經過調研,陳金鏡認為VC443A型熱板的熱惰性大,採用巡迴控制方案技術上先進合理;如採用彈力絲機溫控電路不僅成本高,而且試製時間也長,加上彈力絲溫控電路中電子電路與加熱器供電電路之間缺少隔離電路,長期運行安全性差。陳金鏡堅持採用巡迴控制方案,自己重新設計多點溫控電路,選用國產HTL器件,完成了十多個單元電路後進行系統聯調,經過一個多月的實驗室運行性能穩定。VC443A型溫控裝置從接受任務到第一套樣機出廠用時9個月,在蘇州振亞絲織廠安裝調試一次成功,1982年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

陳金鏡-主要論著

1

陳金鏡.電子學在紡織工業中的套用.無線電,1962(10)

2

陳金鏡,錢言信.電阻式錠子測振儀.研究院研究成果彙編,1969

3

陳金鏡.CY101/102型電晶體數字測速儀.化纖機電,197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