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性表征

陳述性表征(declarative representation)是比較心理學術語。對動物條件反應形成的兩種對立解釋中的一種。認為在經典條件作用下,動物建立的是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的聯繫,而非條件刺激與條件反應的聯繫。經過多次結合,條件刺激引發r動物原來由非條件刺激才能引起的非條件反應。

這些刺激-刺激的聯繫(或聯想)是陳述性的而不是動作程式性的,因為其內容規定了刺激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規定了動物必須演示出來的行為。進一步支持這種觀點的強有力證據是,訓練完成之後改變非條件刺激的意義,動物對條件刺激演示出的反應也會改變。可這樣假設:若動物用的是動作的程式性表征,則經典條件作用會使它學會“出現條件刺激時,就開始分泌唾液”這樣的程式或者說反應方式;若它用的是陳述性表征,則經典條件作用會讓它獲得“出現條件刺激時,就要供應一份好吃的食物”這樣的認識。霍蘭德和斯特勞布用噪聲作為條件刺激,用食物作為非條件刺激訓練老鼠,然後測查它是否向食盤趨近。以此作為條件反應的指標。接著。他們將美味食物換成不好吃有怪味的食物,結合數次,先前學會噪聲響時趨近食盤的鼠,再聽見噪聲卻躲開了食盤。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大鼠有機會習得陳述性表征(噪聲是食物的信號,食物是美味的)或者程式性表征(噪聲響了就趨近食盤)。在實驗的第二階段,大鼠從經驗中得知食物不好吃。這種經驗已將陳述性表征的性質從“噪聲是食物的信號.食物是美味的”變成“噪聲是食物的信號,食物不好吃”了。該實驗是經典條件作用陳述性表征的有力證明。參見“程式性表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