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菲村
- 性別:女
陳菲村(1911—1997),女,原籍江蘇省太倉市。1935年畢業於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秋季隨同丈夫南下廣東,先後在大埔縣第一中學和興寧縣龍蟠中學(1949年更名龍田中學)、寧東中學(1949年更名石馬中學)、女子中學、第一中學,以及汕頭韓汕師專、興寧師範學校等校任教,曾任副校長、校長及興寧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從30年代起,就以魯迅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學生。40年代初,發表《“吶喊”發刊詞》,號召學生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發表《酒後一席談》,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並在龍蟠中學組織學生會,啟發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及進步的文藝書刊。解放戰爭時期,與興寧周圍的游擊區保持密切的聯繫,在寧東中學教書時,她家成了游擊隊的秘密聯絡點。同時還派學生幫助游擊隊張貼標語,宣傳發動民眾同反動派作鬥爭;滿腔悲憤地揮寫小說、雜感和詩詞,勇敢地抨擊黑暗,為婦女解放搖旗吶喊。1948年,在進步力量的支持下,她被任命為興寧縣女子中學校長。剛到校,就有人警告她,要打她,甚至揚言說:“看你能否當上三個月校長。”但她不怕威脅和恫嚇,總是說:“不會幹,我就學,定要學會對付各類人的辦法。”她終於把學校辦好了,贏得社會各界的讚譽。
興寧解放後,她積極投身於革命工作,無條件地服從組織的安排,當過一般教師,也擔任過領導職務,幾番上下,但她從不計較,赤誠育英。“文化大革命”期間,時任校長的她蒙受不白之冤被管制,掛黑牌遊街,仍然堅信“當一名人民教師光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她老驥伏櫪,青春煥發,雖身體孱弱,但頑強堅守教育工作崗位,身體力行,為振興興寧的教育事業發揮餘熱。離休後,她忠心如一地積極要求入黨,1984年11月終於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2月18日,縣委、縣政府為表彰她從事教育事業五十周年的光輝業績,隆重召開紀念大會,會議期間收到全國各地寄來的賀電、賀信和賀詞180份,並編印紀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