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潮陽學者陳英猷,生康熙丙辰十二月初六,卒乾隆壬申八月十八,壽七十七(公元1676—1752年),出身河浦鄉,門人稱為“疊石先生”,民間稱為“死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英猷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公元1676
- 逝世日期:1752年
人物簡介,朝廷晉封,
人物簡介
陳英猷字式靄,號石泉,4歲開始認字,14歲參加鄉試考取庠生。他專攻《周易》,研究孫吳兵法及武候陣法,評選《史記》、《周禮》、《秦漢》等書。他認為《周易》疑義殊多,提出見解,歷14載,撰寫《演周易》一書四卷。他的軼事很多,這裡略記幾則:
據說,寒門出身的陳英猷30多歲時補進廩生,正值朝廷大比之年,躊躇滿志的他,東挪西湊足川資,收拾行裝,拜別雙親,上京赴考。途中,遇到一位儒生,說是南海人,姓氏相同,也是單身上京赴考,因而,兩人認起同宗,言談投機,同行同宿,形影不離。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識,一見如故成知己。
一天,日暖風輕,他倆路過一村莊,見曬場上曬柴草。英猷突然止步,仰望天際,對場上的村夫說:“要下雨了,快些收拾起柴草吧!”村夫有點不信,陳儒士舉目望天,不慌不忙,笑笑地說:“無須愴惶,雖將降雨,但雨落不到此處。”果然,須臾間,天空布滿烏雲,暴雨傾盆,但只落在隔河那邊,曬場這邊滴水沾。對此,陳英猷暗暗佩服陳儒生。
又有一天,他倆夜宿一旅館。次日清晨,霈雨初晴,空氣清新,他倆起床,散步吟詩於庭院。忽見院角有間破屋,傳出震耳鼾聲,英猷探知屋裡睡著客店夥計,於是,驚叫起來:“此屋將塌,人快出來!”但是,陳儒生走至牆壁四周仔細一瞧,然後毫不在乎地笑道:“休得驚慌,只倒牆一道,牆壁倒外不倒內。”果真,有頃出現陳儒生所料的現象,屋裡的人安然無恙,英猷又一次對了儒生佩服不已。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陳儒生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料事如神,陳英猷相比之下自感才疏學淺,不及他人,今科難以及第,於是毅然不赴京科考,灑淚辭友,回家繼續攻讀深造。
陳英猷回家後,苦攀書山,博遊學海。
在河浦鄉西北面一里多遠處有座疊石山,盤旋九曲,蒼松修竹,林茂草綠,鳥語花香,清幽靜寂,風景秀麗,是讀書的好地方。陳英猷為排除干擾,以山上的石洞作書房,終日危坐,專心致志攻研《周易》、孫吳兵書、武候陣法,很少回家。其時,有一個多事的村夫為試探他是否向學修業心專志篤,在一個細雨紛揚,寒假風刺骨的深夜,爬上疊石山,悄悄地摸到陳英猷的“書房”邊,裝著女子嬌滴滴的叫聲,想藉此勾引英猷。但是,儘管村夫怎么裝模作樣“賣弄風騷”,陳英猷卻充耳不聞,宛若無事,照樣秉燈讀書,沒生半點邪念。村夫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投沙擲石拽樹木,假鬼叫,佯妖嚎。然而,陳英猷只是略一舉頭,繼又依舊伏案書寫。見此情景,村夫感慨萬分,讚嘆不止。
據說有一次,陳英猷推測家裡的砂鍋在某日要摔破,但測不出是何原因,為驗證真假,找出原因好再深修。那天他特下山回家,整天不挪寸步守在砂鍋旁,飯也不思食,其妻見丈夫如痴似呆對著砂鍋靜坐注視,再三催叫也不吃飯,怒氣之下將鍋舉起擲地擊碎。此刻,陳英猷才哈哈大笑:“原來如此,我飯吃得下矣!”
他的女兒嫁給棉城一富戶,一次不慎丟失一支金釵,家翁也曉卜算,測出個“豆”字,於是全家人找遍屋後豆園地,踏壞了很多豆苗,始終不見金釵的影子,陳英猷的女兒為此日夜啼哭,怕釵落在他人手裡惹出是非,損壞名節,只好回娘家求父親摔推算。陳英猷據《周易》而測,修書一封叫女兒帶去給其家翁,家翁拆閱,但見兩句批語:“金釵丟在豆醬缽,何殃屋後豆園崽(苗)?”金釵果然從豆醬缽里撈到。
後來,陳英猷看到社會日趨黑暗,失去從科考作為進身的興趣,中年在疊石山上擴建書齋,招納門生,從事教書,學生有來自本地的,也有來自番禺、長沙等地的。他教過的十四位學生中,便有十三人當過官,而他自己,卻不望官貴,只是嘔心瀝血埋頭著書,據說他後來竟能排兵布陣,點石為兵,化木為將,呼風喚雨;又傳說他在修煉“食東風配海水”時,因“食得入吐不出”而喪命。
朝廷晉封
回頭再說那個南海的陳儒生,進京會試,得中榜首,做了國師。在陳英猷自修辦學期間,國師曾出京私訪,暗察民情,來到潮陽,專上疊石山會晤故友。陳國師發現陳英猷學識超凡,大為佩服,決意回朝薦賢,舉薦陳英猷出仕。陳國師回京後,不幸染上重病,命將歸去。皇帝為此憂慮,嘆道:“愛卿文韜武略,智謀蓋世,乃朝廷棟樑,如今若有不測,何人能接替你呀?”奄奄 一息的陳國師奏道:“萬歲免憂,臣薦一人,與我不相上下,他乃廣東潮陽河浦鄉陳英猷是也。”
皇帝聞之,轉憂為喜。於是在國師死後,下詔宣封陳英猷為國師,召其進京履職。但欽差來到河浦,陳英猷已亡故,欽差只好帶著《演周易》等收回朝復旨。因為是聖命皇封,所以人們自此便稱已故的陳英猷為“死國師”。同學\時,皇帝還恩賜陳英猷子孫三代為“朝議、奉政、資治”大夫等稱銜,供享朝廷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