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烈士紀念碑是本溪市本溪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英烈士紀念碑
- 保護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英烈士紀念碑是本溪市本溪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英烈士紀念碑是本溪市本溪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2021年3月,被遼寧省文物局確定為遼寧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
本溪滿族自治縣陳英烈士紀念碑 本溪滿族自治縣陳英烈士紀念碑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陳英村一組,是縣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措施 本溪滿族自治縣陳英烈士紀念碑被列為縣級烈士紀念設施。地理位置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陳英村一組。
陳英烈士墓 陳英烈士墓是興城市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文物保護 2021年3月,被遼寧省文物局確定為遼寧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 文物。
農用貨車因碾壓陳英後猛然改變了方向,向左沖向了街邊的梧桐樹。幼兒得救了,陳英卻壯烈犧牲了,時年24歲。199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陳英為革命烈士;同月,共青團四川省委授予陳英為“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授予陳英為“全國優秀自考生”;3月,四川省婦女聯合會授予陳英為“三八紅旗手”稱號。
陳英 陳英(1926年-1951年11月5日),男,四川省中江縣悅來公社人,1949年7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42軍126師376團4連戰士,1951年11月5日犧牲。人物經歷 1949年7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42軍126師376團4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1年11月5日犧牲。
陳英 陳英(1923年-1951年12月7日),,浙江縉雲人,1949年5月參加革命,生前為戰車獨立第六團團部修理工,1951年12月7日犧牲。人物經歷 1949年5月參加革命,生前為戰車獨立第六團團部修理工。犧牲情況 1951年12月7日犧牲。
陳英 陳英 (1922―1943) ,女。海南文昌市南陽鎮石人江村人。1942年參加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為獨立總隊第二支隊炊事員。1943年在瓊山縣美文山戰鬥犧牲。
陳英 陳英(1924年-1952年),男,陸豐市碣石鎮人,1948年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1952年犧牲。人物經歷 1948年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犧牲情況 1952年犧牲。
陳英起 陳英起(1929年10月-1951年6月),男,遼寧省遼中人。生前為四十二軍一二四師三七二團二營戰士。1951年6月在朝鮮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為四十二軍一二四師三七二團二營戰士。犧牲情況 1951年6月在朝鮮犧牲。
陳英全 陳英全(1924年-1953年6月),男,四川省萬縣市人。生前為志願軍200軍600團6連戰士,1953年6月在朝鮮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為志願軍200軍600團6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3年6月在朝鮮犧牲。
陳英美 陳英美(1931年4月-1952年2月),男,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兩岔河公社人,1951年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戰士,1952年2月在朝鮮犧牲。人物經歷 1951年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戰士。犧牲情況 1952年2月在朝鮮犧牲。
陳英起 陳英起(1929年10月-1951年6月),男,遼寧省遼中縣養士卜公社王家崗大隊人,1950年1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四十二軍一二四師三七二團二營戰士,1951年6月犧牲。人物經歷 1950年1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四十二軍一二四師三七二團二營戰士。犧牲情況 1951年6月犧牲。
陳英秀 陳英秀 (1914―1946) 女。海南崖縣一區城西西關村(今屬三亞市崖城鎮)人。中共黨員。1943年6月參加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後為瓊崖獨立縱隊護士。1946年7月在白沙縣戰鬥中犧牲。
陳英梅 陳英梅,男,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前為志願軍38軍113師338團2營4連戰士,1951年6月吉林長春犧牲。人物經歷 生前為志願軍38軍113師338團2營4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1年6月吉林長春犧牲。
陳英發 陳英發,山東德州籍烈士。陳英發
2020年1月,福清市檢察院檢察官走訪調查後,發現南嶺鎮陳英烈士墓、海口鎮陳遵盤烈士紀念碑等烈士紀念設施存在雜亂污損、無人管護等問題,未能保持莊嚴、肅穆、清淨的環境和氛圍。福清市檢察院隨即向相關行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在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行政部門立即組織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對雜草垃圾等進行清理,並就...
第二節 紀念館、烈士墓、紀念碑 一 毛主席視察紀念館 二 烈士墓 三 陳英烈士紀念碑 第三節 農諺、民謠、民間傳說 一 農諺 二 民謠 三 民間傳說 第四節 有關土地的石碑 一 廟地碑 二 捐地碑 三 水利糾紛批決碑 第五節 村史碑 一 老城鎮西關村史碑(摘錄)二 董村公社董村大隊村史碑(摘錄)第六節 ...
《本溪市民政志第一卷》是本溪市民政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卷記述了本溪市1977年前民政工作發展的歷史。包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婚姻管理、殯葬管理等。作品目錄 封面 本溪市民政志第一卷 圖片 本溪市略圖 本溪市烈士紀念碑 最後一批歸國路經本溪的志願軍司令員楊勇上將同市委書記任志遠談話 市長章...
面朝革命烈士紀念碑坊中"浩然正氣"四個大字,由原諸義東縣委書記江征帆所題(中國科學協會常委兼上海市市長)"聚義大懷鄉抗日救亡陳英債揮戈諸義東獻身報國樹雄風",(醫藥碩士張健題)"魂魄托明,正氣留千古,肝膽伴河山,丹心照萬年"(原市政協委員馬就高所題)等等。陵園內建有管理室平方兩間,水泥廣場800米...
昨日,“維和英烈紀念雕像”暨“忠誠衛士英烈廣場”揭幕儀式在金寶山生命文化園隆重舉行,海地地震中犧牲的3位維和英烈終於魂歸故里。上午10時,隨著《人民警察之歌》響徹金寶山“忠誠衛士英烈廣場”,揭幕儀式正式開始。現場,800餘人圍在“忠誠衛士”紀念碑前,神情肅穆。一旁,古銅色的“維和英烈紀念雕像”雕刻出了...
洋溪渡戰鬥紀念碑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膠東五軍分區供衛處為陳伯斐頒發一等功獎狀。一等功榮立者唐國民及其在解放舟山群島戰鬥中的立功獎狀 新建中陽橋碑記,建於民國10年(1921)。周鐵城隍廟碑刻,建於清乾隆年間。周鐵龍隍廟碑刻,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唐門岳飛衣冠家, 建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唐門岳霖...
9.義峰山:原名義豐山,在今德安縣城西側,是當年宋太宗趙光義特賜義門陳的祖墳山。為德安八景之一,林木郁蔥,山上現建有德安縣博物館,德安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德安縣電視塔等。10.陳家橋:在今德安縣愛民鄉泉水村,是去東佳書院必經之路,因有一溪,遇山洪瀑漲,就無法通行,義門陳人便在此做一橋,故稱陳家橋...
陳吉德生於1909年,193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四支隊一大隊十一中隊中隊長,後任魯中某部副連長,1944年2月2日在萊蕪上游壯烈犧牲,被追認為烈士。還有陳沛瑞、陳沛章、陳巨業等烈士。1993年,陳盤龍村兩委立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以表紀念。1948年陳盤龍村人翻身得解放,人們歡欣鼓舞。為了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