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新

陳緒新

陳緒新,男,1970年3月生,安徽六安人,東南大學倫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哲學博士,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無錫市社會事業領軍人才(530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緒新
  • 出生地:安徽六安
  • 出生日期:1970年3月
  • 職業:教師
  • 性別:男
工作經歷,主講課程,研究領域,科研項目,論著、論文,獲獎情況,

工作經歷

工作經歷
1994年7月至2000年9月,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學生政治輔導員、黨支部書記、分團委副書記;
2000年9月至2010年1月,合肥工業大學人文經濟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所長(2008),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科技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所長,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部主任(2014),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科技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合肥工業大學兩型社會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專業學習(高校首批);
2007年11月至12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專業訪問學者;
2012年7月至8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馬工程示範教材《倫理學》培訓班學習;
2015年6月起,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社會兼職
中國倫理學會理事,2012;
安徽省倫理學會常務理事,2007、2012;
安徽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2014;
安徽省綠色文化與綠色美學學會常務理事,2014;
安徽省馬克思主義套用哲學學會理事,2008、2013;
合肥市第九屆青年委員,2009。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公共倫理學,交往心理學;
研究生課程:比較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倫理思想史,西方倫理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倫理學名著選讀。

研究領域

哲學倫理學:倫理學原理,東西方文化傳統及其道德精神比照研究,經濟倫理、科技倫理、工程倫理、生態倫理、制度倫理等套用倫理學研究;
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和諧人格的價值生態及其路徑選擇:以當代中國青年為懷”,2008;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工程師職業化教育與工程建設的倫理跟進”,2010;
(3)安徽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科研資助計畫項目:“徽商經濟倫理與信用安徽建設”,2005;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新教倫理的後現代走向研究”,2007;
(5)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信用倫理及其道德哲學傳統研究”,2007;
(6)合肥工業大學科學研究發展基金項目:“文化多元對話及信用倫理價值整合研究”,2005;
(7)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形態、理論走向及其實踐”,2010;
(8)合肥工業大學博士專項研究基金:“兩種不同的信用倫理探究傳統”,2006;
(9)安徽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託項目:“十一五以來安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分析報告”,2012;
(10)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升研究”,2012;
(11)安徽省社聯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自覺研究”,2012;
(12)安徽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安徽省工程倫理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13)江蘇鎮江船舶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委託項目:“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心理諮詢與培訓”,2013;
(14)安徽省人民政府政策發展研究中心委託項目:“安徽省主要行業或產業專業技術人才供求分析與預測(2015-2020)”,2014;
(15)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覘標及文化力量”,2014;
(16)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重大委託項目:“職業道德與學術規範”,2012。

論著、論文

(1)《信用倫理及其道德哲學傳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專著;
(2)《資本主義文化悖論的後現代走向與回救》,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6月版,專著;
(3)《和諧社會視域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
(4)《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新視域》,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
(5)《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合著;
(6)《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副主編;
(9)《創製“誠信·維權”的“3+1”模式》,《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第3期,CSSCI;
(10)《我國信用倫理研究述評》,《江淮論壇》2004年第5期,CSSCI;
(11)《關於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的幾點思考》,《華東經濟管理》2002年第4期,CSSCI;
(12)《科學的“倫理不涉”與科學家的道德抉擇》,《學術論壇》2004年第6期,CSSCI;
(13)《安徽省公共財政現狀及其對策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05年第3期,CSSCI;
(14)《信用理念詮釋與價值建構的生態學視野》,《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CSSCI;
(15)《文化生態:以一種對話的視野回救現代性》,《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CSSCI;
(16)《以信用為視角解讀制度的有效功能及其承諾的倫理價值》,《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
(17)《解讀信用理念形上原理及其倫理意涵的道德生態》,《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07年第2期,CSSCI;
(18)《韋伯悖論與新教倫理的後現代走向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07年第5期,CSSCI;
(19)《鄧小平基於政治公信力的制度創設思想研究》,《理論與改革》2010年第1期,CSSCI;
(20)《後金融危機時代必須究詰的幾個倫理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8期,CSSCI;
(21)《關於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的幾點思考》,《華東經濟管理》2002年第4期,CSSCI;
(22)《論知識型員工和諧人格向心理資本的轉化》,《學術界》2010年第12期,CSSCI;
(23)《被放逐的資本主義及其文化悖論》,《中州學刊》2013年第12期,CSSCI;
(24)《走出傳統人倫關係規定的單一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28日;
(25)《從“理性經濟人”走向“理性生態人”》,《商業時代》2011年第36期,北大核心;
(26)《從商人社會責任到企業社會責任》,《中國商貿》2009年第11期,北大核心;
(27)《走出美德與規則“厚此薄彼”的道德誤區》,《唐都學刊》2014年第1期;
(28)《論道德人格的倫理實體背景及其價值生態》,《井岡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6期;
(29)《數位化生存的道德風險與信息崇拜的倫理考辨》,《井岡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1期;
(30)《韋伯的文化偏見與新教倫理的後現代回救》,《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2期;
(31)《土地倫理從可能到現實——兼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反環境特質》,《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1期;
(32)《從“良法”到“善治”——簡論中國國家治理的法理基礎及路徑》,《國家治理與廉政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無錫,2014;
(33)《經濟簡約論的道德風險》,《第三屆中國青年倫理學會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武漢,2014;
(34)《數位化生存的道德風險》,《第15屆全國技術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安徽合肥,2014;
(35)《積極倫理學體系與方法》,《中國倫理學會第八屆全體會員大會暨2013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北石家莊,2013;
(36)《“被迫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傑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江西井岡山,2012;
(37)《“揚棄”中“整合”:重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的共同體背景》,中宣部“建設和諧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第二次研討會大會交流論文;入選《安徽省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
(38)《基於科學發展觀的中國生態城市建設:障礙與路徑》,《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
(39)《因“誠”而“信”:儒家誠信倫理芻議》,《誠信倫理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山東濟南,2013;
(40)《和諧人格的價值生態及其路徑選擇》,《安徽省哲學學會第八屆代表大會暨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安徽合肥,2014;
(41)《素質教育的提出與高校學生工作新思路》,《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3期;
(42)《論道德功利主義的局限性和道德法則的回歸》,《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43)《亟待提高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1期;
(44)《鄧小平解放思想科學論斷的哲學要義辯解》,《滁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45)《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效能感》,《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3期;
(46)《鄧小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觀的哲學評析》,《皖西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47)《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個一工程”》,《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4期;
(48)《我國科技人才流失的體制因素及其對策》,《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6期;
(49)《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制度之維》,《社會主義研究》2004年第S12期,CSSCI;
(50)《儒家誠信倫理的道德教育形上解讀》,《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
(51)《健全的人格和諧的生活——當代中國青年的價值困惑與出路》,《安徽宣傳》2014年第8期;
(52)《中國先秦時期的“哲學突破”及其文化精神》,《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4期;
(53)《中國外交的國際化趨勢》,《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6期;
(54)《學習雷鋒精神的“五要五不要”》,《江淮法治》2013年第6期;
(55)《金融危機背景下現代商業企業的倫理再造》,《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6期;
(56)《中國現代性路徑選擇與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自覺》,《皖西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57)《老子“不爭”與“言善信”的生命智慧闡微》,《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3期;
(58)《<道德經>德育思想的價值探微》,《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6期;
(59)《愛情認知兼論當代青年戀愛觀》,《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
(60)《高校師德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中國德育研究》(教育版)2007年第12期。

獲獎情況

(1)《信用倫理及其道德哲學傳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安徽省社會科學獎,著作類二等獎,2011;
(2)《資本主義文化悖論及其後現代走向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版),入選教育部2012年度《高校社科文庫》,2012;
(3)《中國現代性路徑選擇必須規避的三個悖論》,安徽省教育系統紀念建黨九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11;
(4)《規矩的敬重與習得》,安徽省高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高校德育”徵文優秀論文,二等獎,2008;
(5)《鄧小平“解放思想”科學論斷的辯證法要義》,安徽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徵文優秀論文,一等獎,2014;
(6)《基於科學發展觀的中國生態城市建設:障礙與路徑》,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12;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進”實效性的對策研究與實踐》,合肥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08;
(8)《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整體最佳化》,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14;
(9)合肥工業大學“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即“三育人”先進個人,2012;
(10)合肥工業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2000;
(12)合肥工業大學“兩課”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2000;
(13)合肥工業大學優秀學生政治輔導員,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