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蘭

陳素蘭

陳素蘭,現有同名人物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手術室護士長陳素蘭、台灣《數位時代》雜誌社社長陳素蘭、杭州太極拳名家陳素蘭、抗日戰爭時期從事地下工作的抗聯戰士陳素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素蘭
  • 職業: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手術室護士長
  • 性別:女
  • 學位:本科
人物簡介,雜誌社社長,太極拳名家,抗聯戰士,

人物簡介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手術室護士長
陳素蘭,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自1995年起至今任?>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手術室護士長,現任陝西省護理學會手術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西安護理學會手術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美國AORN會員。長期從事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手術室質量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致力於手術室護理流程改進、護理技術革新與臨床教學改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專著一部。用傳承、創新、合作的理念,創造專業價值。
圖片圖片

雜誌社社長

陳素蘭,女,台灣《數位時代》雜誌社社長。

太極拳名家

個人簡介
老武術家陳素蘭女士,浙江瑞安人氏,於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誕生在一戶頗有名望的書香門第之家。陳女士自幼天資聰穎、智質過人、勤奮好學,喜愛書畫、音律、京劇等,後因嫁為人婦(夫君為原瑞安地方法院民事庭法官),不得不輟學。一九五八年,陳女士舉家遷移至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因含辛撫養子女四人又歷經連年戰火、流離失所,當年的她,已是飽經滄桑與坎坷,體質孱弱,患有多種疾病:如風濕病、偏頭疼、胃病、貧血等。雖經多方醫治,均是治標不治本。後經長子推薦,練太極可以祛病,遂產生了拜師學拳的念頭。
學藝過程
一九六五年,五十五歲的陳女士師從西湖邊六公園一位太極拳師,學習楊氏太極拳,至此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謹記師傅教誨,勤學苦練,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總在凌晨三、四點已先於師傅、師兄弟們到達練功場子。數十年從不間斷、從不退縮,並立下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沒有極特殊狀況,不允許別人在晨練時打擾她。從師期間每晚燈下又大量習讀名家顧留馨的數本太極著作,真正做到學而不厭、精益求精。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師學拳數年後,終以她那超人的毅力和悟性,根除了身上的頑疾,更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太極功夫。
學無涯,功無息,她還師從名家:王卓誠老師、上海拳師林老學習八卦掌、形意拳、太極劍。不求聞達,遠於名利,但她高深的功夫,端正的人品,還是不翼而傳。八十年代中期,杭州市體委授予她旌旗與聘書,希望她弘揚太極功夫、栽培太極人才、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做個利國利民的太極教練。而後,“陳大姐”、“陳大媽”、“陳老師”的稱呼傳遍了西子湖畔。陳素蘭女士就像一枝報春的臘梅歷經風霜雪雨,暗香襲襲。她的學生遍布各行各業,甚至跨越國界:國家幹部、公務員、教師、企業老闆、工人、農民、大中學生、無業人員、港台同胞、外國友人。
陳老師一生待人誠懇、做事認真,嚴於律己、善於教人。她課徒較嚴,首重武德。經常告誡學生們不要搞門戶之見,不要背後議人短長。她說:“練武之人口德和手德最重要!不可惡語傷人,更不可惡手傷人。”更特別提出要尊重老前輩、老拳師,不可逞能好勝,自滿自矜。對學生,她一視同仁,既嚴格要求,又關愛有加,與眾多學友、學生相互尊重、肝膽相照,始終保持著深厚的情誼。
成就及榮譽
陳老師對於太極拳法的各種勁路運用嫻熟,太極拳架,身法中正、架式低穩、招招到位、虛實分明,特別是貫穿整個套路中纏絲勁的運轉,一會兒如行雲流水、巨纜慢纏;一會兒如波濤洶湧,彈簧崩展,連綿不斷,切換無跡,給人以一氣呵成的感覺。動作剛柔相濟,姿勢輕靈圓轉,舒展大方。其推手聽力之微靈、發力之脆大,堪稱鮮見。精壯小伙子在她面前觸之即翻、碰著即倒。儘管藝高技精,絕不擅自張揚,與人交手,總是點到即止。學生在集體練完後,不肯離去,纏著陳老師個別教練,陳老師則耳提面授,百問不煩,一式不明,反覆示範、耐心糾正,每天十時以後方能歸家。
她又在太極拳的醫學研究與氣功療法的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多少慢性病患者在她的指導教授下習練太極拳,得以重返工作崗位。武術這塊中華瑰寶,門派眾多,內容博大精深,學無止境。陳老師沒有滿足自己的成就,以拳會友,開拓視野,博取眾長,廣交各路武林高手,太極名家陳松海、徐文、商世昌、賀老,少林名家何長海、葉子規,原杭州市體委陳文征主任都是她的良師益友。她還會見了日本、新加坡等武術代表團,相互交流、博採眾長。
原新加坡武術協會會長許門環先生曾高薪誠邀陳老師去新加坡授拳;美國定居的愛徒亦數十次地懇請陳老師去美國授拳,但都被陳老師以年事已高,教不了了,婉言謝絕。果真教不了?她又是如何兢兢業業、皓首經年,為普及推廣太極拳運動不遺餘力,直至九十高齡,何曾說過一個“不”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正是一個老武術家輕名遠利的浩然之氣!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浙江省武術協會、浙江省對外體育交流中心頒予陳素蘭女士:老武術家稱號和武術事業特殊貢獻獎。(《太極拳經》:“仰之彌高、俯之彌深……”)
圖片圖片

抗聯戰士

在哈市南崗區大成街道辦事處的轄區內,有一位12歲就參加革命的地下黨員。抗日戰爭時期,她一直為黨從事地下工作,在敵人大舉進攻時,隨地下黨組織分散轉移後,一度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直到1990年,她61歲那年,才重新回到黨組織的懷抱。
她叫陳素蘭,1929年生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前麻地村,1941年參加兒童團,任團長,14歲就當上了婦女救國會主任,16歲入黨,正式成為一名從事地下工作的抗聯戰士。

6日上午,記者走進了陳素蘭老人整潔簡陋的家。76歲的老人回想起當年的戰爭歲月,禁不住滿眼淚花。
據老人回憶,從12歲開始,她就負責組織兒童團的團員站崗、放哨、送信、挖地道。1943年,日軍把戰火燃到了華北地區。14歲的婦救會主任陳素蘭開始組織各村婦女給當時的抗聯戰士做軍鞋、送食物、支援前線、救護傷員。那時候,她經常背著大背簍、光著小腳丫,挨家挨戶地收集軍鞋,然後偷偷地運送到山裡。
一次,背著一籮筐軍鞋、軍襪的陳素蘭在上山途中被特務發現了。特務帶著3個日本鬼子,一路鳴槍追擊她到前麻地村。機靈的陳素蘭在村子裡七轉八拐,把鬼子落在後頭。為了不連累村民,她跑進村民陳茂山家後,沒有藏在那裡,直接從後門跑到了村外的高粱地里。特務們沒找到陳素蘭,就開始搜村。
陳素蘭被搜捕隊逼到了海邊,她在那裡整整和敵人周旋了7天7夜。憑著毅力和機智,她躲過了敵人的追捕,順利地把軍鞋送到了山中。
虎口脫險的她在1944年為救護抗聯戰士寧漢宇,又陷入險境。
當年8月,抗聯軍隊開始攻打樂亭縣炮樓,陳素蘭組織婦救隊經常到前線救傷員、抬擔架。那時,19歲的寧漢宇身受槍傷,陳素蘭把他藏在了自家挖的地道里,用花椒麵代替消炎藥為他消炎,用老粗布代替繃帶為他包紮。
白天,敵人來巡邏、掃蕩,大高個的寧漢宇只能蜷縮在低矮潮濕的地道里,由陳素蘭和母親輪流為他送飯,晚上他才能出來活動一會兒。有幾次,寧漢宇險些被敵人發現,多虧了陳素蘭的機智掩護。2個月後,寧漢宇傷愈,去尋找大部隊。
1945年,16歲的陳素蘭在陳賡同志和陳華山同志的介紹下入黨。在村裡的墳地里,她秘密而神聖地宣誓。1947年,國民黨大舉進攻解放區,為保存實力,地下黨秘密轉移,她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解放後,曾是地下黨員的她因為入黨介紹人陳賡和陳華山去逝,無法證實自己的黨員身份。直到1990年,當年掩護她運軍鞋的陳茂山一家人找到了她,又尋找到當年的兒童團團員陳紹禮等人共同為她證明,老人才恢復了黨籍。
講起當年的事,仍健在的抗聯老戰士陳紹禮感嘆:陳素蘭就是活著的劉胡蘭!

圖片圖片
從1940年10月末開始,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三路軍所屬部分部隊陸續到前蘇聯境內,先後建立了南北兩個野營進行整訓。1942年8月1日,兩個野營的抗聯人員和派回東北以及在東北原地堅持敵後活動的抗聯部隊統一編入抗聯教導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