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粹吾
- 生平簡介:宿州市城北鄉人。曾拜名醫
- 學術成果:由於陳粹吾先生在文革中
- 經驗的研究:王錫光:陳粹吾院長治療汗
生平簡介,學術成果,醫學界對其經驗的研究,延伸閱讀,
生平簡介
宿州市城北鄉人。曾拜名醫施今墨研習中醫。民國5 年(1916 年)到民國8 年,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民國16 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中任三十三軍政治處組織科長。後加入共產黨。民國19 年冬起,在宿縣簡易師範、安徽省立第六中學任教員,從教之餘,仍研習中醫。民國25 年,棄教從醫。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棄醫從軍,在宿城參與組織抗日救亡社。民國27 年秋,任皖東北專員公署代理專員。民國30 年,患病返鄉就醫,和中共組織失去聯繫。後以行醫為主,兼做一些革命工作。
解放戰爭期間,陳粹吾在宿城及蘄縣集一帶,開設“粹吾診所”。建國後,除繼續行醫外,還從教多年,曾任宿縣地區衛校、合肥衛校和合肥醫專校長、安徽省衛生廳副廳長兼安徽中醫學院院長,並先後被選為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安徽省政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代表。
陳粹吾自以行醫為主要職業後,刻苦研究,成為一方名醫。50 年代,曾兩次應邀到廬山為中央領導人看病。1958 年,受到毛澤東接見併合影。他推重中西醫結合,為安徽省最早倡導中西醫結合的醫師之一。
陳粹吾去世後,安徽中醫學院整理、編選出版了《陳粹吾醫案選》。
學術成果
由於陳粹吾先生在文革中受到影響,其主要的學術成果自己沒有來得及總結,經過後人的搶救發掘,對陳粹吾的學術成果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陳粹吾醫案選》:安徽中醫學院整理
該書收集了陳粹吾病案60餘例,充分反映了陳粹吾的治療風格。
醫學界對其經驗的研究
王錫光:陳粹吾院長治療汗症經驗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82年02期
張笑平:陳粹吾醫案選錄 江蘇中醫 1965年08期
王錫光:陳粹吾雜病醫案三則 中醫雜誌 1981年12期
黃兆強:名老中醫陳粹吾治頭痛醫案舉隅 北京中醫 1997年05期
延伸閱讀
82歲離休醫生27年搶救583份珍貴中藥方
來源:新華網
82歲的離休醫生田潔,花了27年的時間做一件事:整理藥方。這些不是一般的藥方,是她的老師、上世界五六十年代我省極富盛名的老中醫陳粹吾先生留下的成功病例藥方以及田潔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總結。 583份病例藥方已經裝訂成書《中醫個案病例》,田老說她希望將這些書贈送基層醫院,給醫生參考,幫基層百姓解決病痛。
藥方多為陳粹吾珍貴手稿 583份成功病例藥方,田老將其分類為泌尿系統、運動神經系統病、婦科常見病、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及血液病、呼吸系統疾病及傳染病,以及外科常見疾病和耳鼻喉口腔。 每例藥方並非單個處方,而是對病例有跟蹤、調方,一個病例從第一次看病起,包括對病情的描述、所開藥方,一直持續記錄有病情進展,以及每個階段的不同方子,一直到病人痊癒。 “這些藥都是實用又便宜,陳老開處方,都是為病人考慮。”田老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大學讀的是西醫,所以以西醫的系統分類為這些中藥房做了整合,這些藥方,多為陳粹吾老人珍貴的手稿,也有自己在隨後的行醫中總結出的經驗。 文革時師承名醫學中醫 陳粹吾,原安徽省衛生廳副廳長、安徽中醫學院院長,一方名醫。 50年代,他曾兩次應邀到廬山為中央領導人看病。 1958年,受到毛澤東接見併合影。 “陳老在醫學界名望非常高,醫德醫風都好。”田老早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後在合肥醫療機構工作。文革時,陳粹吾老先生受到衝擊,閒賦家中,田老當時也剛好下放到績溪。1969年,田潔專程去了陳粹吾老先生家裡,拜師學習中醫,“陳老非常高興地同意了。 ”於是,田老就往返合肥、績溪,隨著陳老學習中醫。 “我喜歡中醫,那是中國寶貴的財富。”田老告訴記者,以卵巢囊腫為例,西藥是必定是要開刀的,但中醫上可以以中藥消散囊腫,陳粹吾就以中藥治癒了3例病人,陳粹吾治療風濕、尿毒症等均有妙方。1973年陳粹吾老先生去世後,30多年來,田老就以隨陳粹吾學的中醫知識為人看病,也常輔以西醫檢查,“中西醫結合,效果更好。 ” 1983年,田老離休,27年來,她專心整理陳粹吾老先生的手稿,以及自己在治病救人中總結的經驗,整理出來的病例治療觀察與記實有數百份,收集其中583份裝訂成書。 印刷千本欲寄往基層醫院 田老整理出的珍貴材料裝訂成書,如今已經印刷了1000多本。她想將這些書送給基層的醫院,讓醫生參考使用。 “因為陳老的藥方都是些易得、便宜的藥,對基層的居民來說非常實用。 ”田潔老人通過防疫站、疾控中心,收集到了全省76家縣級醫院的地址,她準備每個縣級醫院寄8本。“我更想寄到鄉衛生院去,可惜沒他們的地址。”田老說,任何感興趣、想學習參考的人,都可跟她聯繫。不過,她不願意將書出版,因為出版的話別人就得花錢購買,不符合她的初衷,她的心愿,就是和陳老一樣,弘揚祖國中醫中藥,服務於民眾。(記者汪漪、實習生韋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