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桓(1892—1944),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6集團軍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新桂系將領,抗日烈士。號崑山,廣西岑溪人。清末入桂林新軍學兵營受訓,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參加北伐援鄂。
1944年日軍侵桂,陳請命參戰,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同年11月10日,城防司令韋雲淞決定棄城突圍,陳在突至城西猴山時,遇敵封鎖身負重傷,為了不增加部隊突圍的負擔,他在名片上寫下“職口臂受傷,不能脫離險地,決定自殺成仁,以免受辱”等語,交衛士轉達上司,隨即舉槍自殺,壯烈殉國,終年51歲。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 陳濟桓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濟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岑溪
- 出生日期:1892年
- 逝世日期:1944年
- 職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6集團軍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
- 畢業院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陳濟桓(1892—1944)生於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廣西岑溪人,字崑山。行伍出身,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七期高級班畢業。
曾任廣東遊擊第49營第1隊上尉隊長。
1917年9月11日補授陸軍步兵中尉。1921年2月所部編入廣西邊防軍第6路(司令唐伯珊),升任少校營長。7月所部改編為田南警備軍(司令馬曉軍)第6營,仍任少校營長。
1922年3月,調任少校參謀。
5月,所部改編為廣西自治軍第2路(司令李宗仁)第3支隊(司令黃紹竑),仍任少校參謀。
1923年2月,第3支隊改編為廣西陸軍第8獨立旅(旅長黃紹竑),改任少校副官。7月獨8旅改編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黃紹竑),仍任少校副官。
1924年9月,升任游擊支隊中校司令。11月所部改稱廣西陸軍第2軍(兼軍長黃紹竑)游擊支隊,仍任中校司令。
1925年3月升任第2軍第1路上校司令。
1926年3月所部編入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改任獨立第1團上校團長。
1927年2月所部改稱第7軍第1師(師長夏威)第21團,仍任上校團長。9月升任第7軍(軍長夏威)少將參軍。12月調任漢口禁菸局局長。
1929年4月,因反蔣失敗避居香港。
1930年4月,出任南寧衛戍司令部(司令韋雲淞)少將副司令。8月所部改編為第45師(師長韋雲淞),改任少將副師長。
1931年1月,兼任第133團團長。
1935年1月,考入南寧分校第七期學習。
1936年6月,軍校畢業後派任第4集團軍(兼總司令李宗仁)中將參軍。
1937年2月,改任第5路軍(兼總指揮李宗仁)中將參軍。
1939年3月,改任廣西綏靖公署(兼主任李宗仁)中將參軍兼公營第2礦區主任。
1943年8月19日,敘任陸軍中將。
1944年9月,調兼桂林防守司令部(兼司令韋雲淞)參謀長。
主要事跡
1944年11月10日,夜間,他隨 韋雲淞率部隊向城西突圍,在猴山坳遭日軍阻擊,受傷倒地。為了不增加部隊行動負擔和免於被俘受辱,他掏出名片,摸黑寫上“戰受重傷,不能脫離險地,決定自 殺成仁,以免受辱”等語,並鄭重地沾上傷口的鮮血按上指印,將名片和懷表一併交給衛士,然後舉槍殉國,終年51歲。
1945年6月28日,追晉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