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生(安徽畫家)

陳樂生(安徽畫家)

陳樂生,男,1943年9月出生,漢族,安徽壽縣人。1967年與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藏書票研究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會員、安徽美術家協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樂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安徽壽縣
  • 出生日期:1943年9月
  • 職業:國畫家
  • 畢業院校: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
  • 主要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代表作品:出版專集:《陳樂生畫集》、《陳樂生山水畫集》
人物簡介,評陳樂生,作品展示,

人物簡介

陳樂生(1943年9月—) ,男,漢族,安徽壽縣人,196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藏書票研究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會員。
曾先後供職於安徽美術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任副總編輯職務、美術編審職稱。20世紀80年代前曾專攻油畫版畫,80年代中期轉向國畫。 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所編的美術圖書也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圖書展並獲獎。 美術作品曾赴新加坡、澳大利亞舉辦過畫展,也曾在西班牙、挪威、俄羅斯、法國參展。
全國重點雜誌《美術》《人民中國》(日文版)《收藏天地》(香港版)《藝術界》《安徽畫報》《美術報》《光明日報》《中國書畫報》等十多種專業美術報刊均發表過作品及評論文章。作品多次入選全國重點美術畫冊。出版個人專集《陳樂生畫集》、《陳樂生山水畫集》。其作品主要特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得其精髓,並將油畫的光、色、形,木刻中的簡潔明快,水彩和水粉淡雅明麗,融合到國畫中去,使作品產生新的面貌。2009年3月被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為國務院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國(賓)禮特供藝術家。2011年被聘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

評陳樂生

樂生的藝術人生
當今安徽畫壇,像陳樂生這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博採眾長,慘澹經營,幾十年如一日,靜靜淌漾在繪畫事業中的人可能為數不多了,我了解他,欽佩他,故而禮讚他!
記得恰同學少年,他就住在我的上鋪,每日六時,床搖地動,我就知他在這雷打不動的時辰起床晨練了,準時準點,風霜雨雪,從不間斷,四年如出一轍。他的嚴謹表現在學習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對素描的精益求精;對油畫、水彩、粉畫的孜孜以求,對版畫、連環畫的執著探索……使他成為班級里具有全面繪畫基本功的佼佼者。
他為人低調、慎言。那時候學生們經常參加各種義務勞動,他總是沖在前面,默默地搶著乾,窮已之力,從不偷懶,也無怨言,看似木納、犯傻,實則處處體現正直、憨厚、樸實、善良的本性。這種中華民族優秀的風範也體現在他以後幾十年踏入社會的各項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個大家公認的文藝戰線上的優秀骨幹,分別為民眾文化和出版事來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畫如其人。從八十年代初樂生轉攻中國畫始,我見證了他的初探、徘徊、轉益多師,脫繭成長的全過程。壯年時失去愛女的切膚之痛,工作上的坎坷磨勵都未曾動搖過他堅強意志和韌拔的毅力,“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在這二十年里,他一直默默無聞的研究、探索源遠流長的中國畫創作的真諦和宗義,追溯著唐宋元明清諸家墨跡,探尋近現代名家的傳承和發展,儘管有九十年代以來書畫市場的強烈衝擊也未能使之心動。幾十年的甘於寂寞勤奮努力成就了他的豐碩繪畫成果,積稿數百餘幅,觀之令人心儀、心動。一種清新、亮麗、似見而又不曾見過的畫風撲面而來,使人振奮,嘆為觀止!
著名藝術評論家邵大箴先生曾總結道:“20世紀以來我國山水畫創作有兩大派系:‘以古開今’的傳統文人畫派和吸收西畫寫生經驗推進藝術創新的派系,前者以黃賓虹為代表,後者以李可染為領銜人物”。無疑,以院校學習出身的樂生先生的作品屬於後者。
樂生對於傳統的學習是漸進有序的,他的諸多作品,筆墨的繼承和套用有“四王”,米芾、龔賢、石濤的痕跡。如《松瀑圖》、《山旮旯里的村莊》、《春風又綠太平湖》中,山的皴法,樹的點綴均從傳統化出;《風雨卷林區》、《雨後青山鐵鑄成》,也從米點、龔賢、石濤的“乾裂秋風”中衍變和派生。他善於靈活多變地在大師的肩膀上起步,在綜合傳統的技法中融會貫通,初步形成了陳氏山水的筆墨符號,這是難能可貴的創新精神,是厚積薄發的藝術碩果。
樂生的藝術觀又是現代的,他做到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與時俱進,善於將油畫的細膩,版畫的整體,印象派的斑爛色彩運用到圖畫之中,如《敦煌系列》組畫,用現代的筆墨去表現乾涸的河床、連綿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沙丘遠堵……是那么細微、具象,刻畫入微地抒發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園”的大西北風情。所以說,樂生的中國畫開闢真實和夢幻的獨闢蹊徑的境界。
樂生對生活的觀察已經深入堂奧,我知道他很少畫速寫,心摹強記顯示了他過人的智慧,行萬里路成就了他豐厚的積累,注入情感是他的本性流露。他的作品,對生活的剪裁似乎是信手拈來,平淡而又自然,在傳統筆墨的運用上又像清泉出山,峰廻路轉,娓婉自然,流瀉成章,毫無雕飾。故而讀他的作品總有一種親切和感動,是一種對藝術真誠的頂禮膜拜,是一種心靈情感的自然流淌,一種繪畫者內心意識的自然表露與讀者體驗的真實共鳴。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很欣賞樂生先生在繁華世界中的自清和脫俗,回首美術界的芸芸眾生,樂生先生真正進入了樂山、樂水、樂人生的幽靜境界!
章飈2008年10月29日
章飈:原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心清意靜道自闡
陳樂生從來不知趕時髦,只知長年埋頭畫他的畫。樂生在上大學時就不太活躍,不善辭令與交際,只知不顯山不露水地讀書作畫,仿佛周圍所發生的事情都與他無關似的。《易》曰:中和、飽和。《老子》曰:和光同塵。凡是有根器的智者,表面上看起來大都混沌樸拙的。
陳樂生經過近四十多年繪畫的磨礪,專攻中國山水畫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在把握傳統山水畫筆墨之後,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去營構胸中丘壑。因而,他筆下的山村、森林、峰巒、泉溪……無不是主客體相撞的產物,充溢無限的生機。他是以一種內在的深沉的寄託方式,平淡而自然地將胸中激湍化作涓涓細流而滲淌。
樂生的山水畫能有如此境界,應得力於以下三點:一是在繪畫領域裡兼喜眾長。他對素描、水粉、油畫、版畫均曾精研,博涉多優便於高屋建瓴。二是能觸類旁通,善於參悟總攬,因此畫路開闊、語言豐富。三是能有虛靜安處的平常心。靜觀玄鑒,味象悟道是中國傳統審美的哲學精義。平靜中寓雋永,使人的精神藉以擺脫物蔽形役,從而心態平衡。如此,其畫方可以詩情,理趣契心源。反之,凡功利之必炫才躁進,形諸紙墨則鄙理疏。
制藝,意與法相表里。書畫,貴意趣而不重法。非不重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隱寓無跡之謂也。意者,物境之意,情境之意。兩意交融,意冥玄化,乃生趣也。觀樂生之畫,方知樂生是深明此道的。
周本信撰文
安徽省淮北某師院美術系教授、一級美術師

作品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