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曙東(近代開明士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曙東,出生於1886年2月,出生地點為鹽城西鄉建湖縣陳家墩,籍貫江蘇省,近代開明士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曙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鹽城西鄉建湖縣陳家墩
人物簡介,人物關係,人物經歷,教子成才,

人物簡介

陳曙東(1886.2~1976.11),名萬芳,又名宗煥,以字行世。其家祖居建湖縣上岡鎮北大南莊,祖父輩遷至梁垛武港陳家墩(今建湖縣鐘莊馬渡村)。其家當時有良田400餘畝,並在東海洋馬港(今射陽縣境內)置有200多畝墾田植棉。早年就讀於淮安府中學堂,後入上海同德醫專,因戰亂和生病輟學。
歸里後,致力於地方教育事業,先後任梁垛鄉學務委員、鹽城公款公產管理處副主任(《續修鹽城縣誌·政制》)、鹽城縣教育款產經理處主任、12區區團董、第6學區徵收處主任等職。鹽城民主建政後,歷任鹽城縣臨時參議會常委、鹽阜區行政委員會委員、鹽阜區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建陽縣政府委員、縣臨時參議會副參議長、縣優抗委員會主任、縣參軍動員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建國後,歷任蘇北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政協蘇北委員會委員、政協江蘇省第一屆委員會委員等職。
陳曙東熱心辦學,教化鄉里。其獨資籌創的私立陳村高小著聲於時,至民國19年(1930)在校學生200多名,住宿生達百名。1942年,建陽縣政府將該校樹為全縣重點國小,名為“建陽縣陳村實驗國小”。

人物關係

長子王翰(陳延慶)在建國後曾任國家監察部常務副部長。
陳曙東的叔父陳玉澍是清朝舉人,詩人,地方名儒;他的堂弟陳鐘浩曾經獲得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國民政府軍校里做過史學教授,後來做過孔祥熙秘書;岳父臧鐵夫是老秀才;內兄臧柏侯是金陵大學高才生;堂弟陳中凡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留校工作後輾轉擔任東南大學、金陵大學、南京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

陳曙東考入上海同德醫專習醫,後因病輟學歸里。本打算行醫為業,後看到家鄉窮人家的孩子斗大的字都不識,決計興辦現代教育。他毅然決然於1919年創辦了私立陳村初等國小校。初為3年制1個班,30名學生,第2年、第3年各增招1個班,共有60餘名學生,自建校舍14間。陳曙東自任校長,對貧寒子弟免收學費。陳曙東的義舉,受到鄉民們的交口稱讚。1922年,他又捐田200畝,在他家河西新建了一所擁有兩層樓房和29間平房四合院式的梁垛鄉第一所完全高等學校——“鹽城縣私立梁垛高等國小校”, 後又改名為“鹽城縣私立陳村高級國小校”。置辦校教具,擴招寄宿生,並將原陳村初小遷此合併。幾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上岡、草堰口、高作、公興、阜寧、淮安等地也有青少年遠道來校讀書。到1930年時在校學生已達200多人,其中住校生逾百人。由於陳曙東熱心辦學,所以在他40歲生日那天,鹽城縣教育部門特贈給他一塊黑漆金字橫匾,上書“熱心教育”四個大字,由各界地方代表敲鑼打鼓結隊贈送慶賀。民主建政後,他將學校移交給政府接管。1942年,蘇北歌協湖垛支會於陳村國小成立,一時間,紅歌溢滿鄉間。戰爭年代,這所學校不僅為推行民主教育發揮了很大作用,而且為地方培養了許多人才,不但有留學生、教授、工程師、學者多人,還培養了一大批革命幹部。原新四軍宣傳部部長、後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錢俊瑞曾在1948年底稱讚:陳村國小是我們解放區的模範學校之一。1942年9月,建陽縣政府將該校立為全縣重點國小,名為“建陽縣陳村實驗國小”。1951年曾在陳村國小當過教師的陳新文老人介紹,解放初期,巴金率中央慰問團到建湖時,對陳村國小大加讚賞。
陳曙東是一位無黨派而又有遠見的民主人士,黨和政府以及地方民眾,對他都很敬重,尊稱他為“曙老”,他的厚德之風蜚聲鄉里,有口皆碑。沒民憤,口碑好,是當地有名的開明士紳,土改時,要批鬥地主,對陳曙東就是批不起來,個個說他的好話。陳曙東一生住著3間平瓦房,兩間廚屋,性情爽直,待人寬厚,不畏強暴,樂於助人,自俸儉樸,布衣淡飯,扶困濟貧,熱心辦學,教化鄉里。尤其在舊社會白色恐怖的歲月里,他讓兒女遠離家鄉,投身革命,更是難能可貴。他先後當選為鹽城縣參議會常委、建陽縣參議會副參議長、省政協委員。1946年夏季,土改一開始,他帶頭獻出所有的田契,並在全區大會上當眾焚毀。1947年,土改複查補課,他主動將僅存的6隻金戒子、21塊銀洋錢等,全部交給貧農團處理。1955年,他和老伴遷居北京前,還將土改時留給他的住房和家具等物,悉數獻給地方政府。

教子成才

陳曙東的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大學畢業。長子陳延慶是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後成長為職業革命家;二子陳延熙從金陵大學畢業後在北京農業大學當教授;三子陳延山從上海商學院畢業後供職於青海省商業廳;女兒陳岫青早年在我黨青訓班畢業,後供職於中國建設銀行。長子陳延慶參加革命後改名王翰。1931年,20歲的王翰作為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的大學生,曾發動和幫助上海大學生抗日救國會組織6000餘人赴南京示威。解放後,王翰任中央人民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監察部常務副部長兼黨組副書記。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中組部決定,恢復王翰政治名譽、黨籍和工資級別,並任命他擔任國家法務部顧問。1981年病逝。人民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了《王翰傳》。江澤民在書前題詞:“革命信念,始終如一”。江蘇省原副省長陳克天作序,序言說:(王翰)“家道殷實,父輩中不乏有相當社會地位的親朋故舊,自己又就讀名牌大學,按其家庭出身、社會關係、個人學歷,一個成名發家、光前裕後的前程,真是唾手可得。可他全然不計個人安危得失,絲毫不為這個‘前程’所動,早在14歲就投入五卅反帝愛國運動,21歲參加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革命道路。他在求學期間,曾被學校開除,兩次被捕。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帝國主義鷹犬遍地的上海租界,出生入死,從事秘密工作,嚴酷的鬥爭環境,使他迅速磨鍊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職業革命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