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敷農書》:宋代陳敷著。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談論水稻栽培種植方法的農書。陳敷自耕自種,下苦功夫鑽研,於74歲時寫完這部著作,對古代的農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敷農書》
- 語言:漢語
- 類 別:農學著作
- 作 者:陳 敷
- 出 版時 間:宋代
- 頁 數:全書3卷,22篇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作品內容,作品經要,歷史追求,歷史地位,
作品簡介
《陳敷農書》全書3卷,22篇,1.2萬餘字。上卷論述農田經營管理和水稻栽培,是全書重點所在。中卷敘說養牛和牛醫。下卷闡述栽桑和養蠶。陳以前的農書,多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同時因作者親自務農而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特色。
他因為逃避金兵入侵,只能在長江南北奔波,在住地"種藥治圃"。因此,有機緣接觸農夫與農業,為他撰著《農書》創造了條件。 《陳敷農書》成於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這時陳旉已經是74歲的老人了。這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記載江南地區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書。
他特彆強調掌握天時地利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盜天地之時利”,具有與自然作鬥爭的精神;提出“法可以為常,而幸不可以為常”的觀點,認為法就是自然規律,幸是僥倖、偶然,不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未有能得者”。
因此,在一系列農耕措施中,都有超越前人的新觀點。如著名的“地力常新壯”論,就是對中國古代農學史上土壤改良經驗的高度概括。他在“糞田之宜篇”中說,儘管土壤種類不一,肥力高低,但都可改良;認為前人所說的“田土種三、五年,其力已乏”之說並不正確,主張“若能時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當常新壯矣”。書中對開闢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闢見解。
在“耕耨之宜篇”中論述當時南方的稻田有早稻田、晚稻田、山區冷水田和平原稻田4種類型,分別闡述了整地和耕作的要領;在“薅耘之宜篇”中講到稻作中耘田和曬田的技術要求、強調水稻培育壯秧的重要性等,都是中國精耕細作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此外,本書在養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水平。由於作者對黃河流域一帶北方農業生產並不熟悉,因而把《齊民要術》等農書,譏為“空言”、“迂疏不適用”,則是他思想和實踐局限性的反映。
作者簡介
陳敷(1076~?)宋代隱士、農學家,史書無傳,只知道他自號"西山隱居全真子",又稱"如是庵全真子"。生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卒年不詳。平生喜讀書,不求仕進,在真州(今江蘇儀征縣)西山隱居務農,所至即種藥治圃以自給,於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74歲時寫成《陳敷農書》,經地方官吏先後刊印傳播。明代收入《永樂大典》,清代收入多種叢書。18世紀時傳入日本。
作品內容
上卷共有14篇,占了全書的2/3,主要講述水稻的種植技術。光是整地,書中對高田、下田、坡地、葑田、湖田與早田、晚田等不同類型田地的整治都有具體的記載。其中,對高田的記載尤為詳細。他講到在坡塘的堤上可以種桑,塘里可以養魚,水可以灌田,使得農、漁、副可以同時發展,很有現代生態農業的風采。
書中十分強調傳統的"因地之宜",但又顯現出較強的進取性與能動性。特別是對一些衰田,書中更注重的是改造。
在水稻育秧技術上,書中確立了適時、選田、施肥、管理四大要點。
書中對中耕非常重視,特別指出:即使沒有草也要耘田。書中還對"烤田"技術作了發展,比《齊民要求》更為詳明、進步。
中卷是講述水牛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下卷是講述植桑種麻,其中特別推薦桑麻的套種。這兩卷的篇幅較小,內容不如上卷豐富。
種蒔之事,各有攸敍。能知時宜,不違先後之序,則相繼以生成,相資以利用,種無虛日,收無虛月。一歲所資,緜緜相繼,尚何匱乏之足患,凍餒之足憂哉。
作品經要
正月種麻枲(枲,音xǐ,本義為麻之雄株,此處泛指麻)。間旬一糞(間旬,隔十日,即每二十天施肥一次)。五六月可刈矣。漚剝緝績以為布(緝,析麻為縷並連之。績,捻麻為線),婦功之能事也。
二月種粟(粟,即稷,北方稱穀子,去殼後為小米)。必疎播種子,碾以轆軸(轆軸,農具,以石為磙,穿軸加框,用於打場、壓地),則地緊實,科本鬯茂(科,同棵。本,作物之根莖。鬯,音chàng,通“暢”,植物旺盛貌),穡穟長而子顆堅實(穡,禾本科植物之穗。穟,音suì,同穗)。七月可濟乏絕矣。
油麻有早晚二等(油麻即芝麻,亦名胡麻)。三月種早麻,纔甲拆(甲拆,亦作甲坼,意為種萌皮裂),卽耘鉏,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鉏,則茂盛。七八月可收也。 四月種豆,耘鉏如麻。七月成熟矣。
五月中旬後種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則不實,畏霧露蒙冪之也(蒙冪,覆蓋、籠罩)。早麻白而纏莢者佳,謂之纏莢麻。晚麻名葉裏熟者佳,謂之烏麻,油最美也。其類不一,唯此二者人多種之。凡收刈麻,必堆罨一二夕(罨,音yǎn,掩蓋),然後卓架曬之(卓,立也。卓架,立麻為架),卽再傾倒而盡矣(再,兩次)。久罨則油暗。
五月治地,唯要深熟,於五更承露(五更,天將明時。承露,趁露水未乾),鉏之五七徧,卽土壤滋潤。累加糞壅,又復鉏轉。七夕已後,種蘿蔔、菘菜(即蘿蔔、白菜),卽科大而肥美也。篩細糞和種子,打壟撮放(撮,聚也。撮放,謂種肥一起施於壟內),唯疏為妙。燒土糞以糞之,霜雪不能雕(雕,凋也)。雜以石灰,蟲不能蝕。更能以鰻鱺魚頭骨煮汁漬種(鰻鱺魚,即白鱔),尤善。
七月治地,屢加糞鉏轉。八月社前即可種麥(社,社日,有春社秋社。八月社乃秋社,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宜屢耘而屢糞。麥經兩社(兩社,即生長跨越秋、春兩個社日),卽倍收而子顆堅實。
《詩》曰:「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無不畢有(《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毛傳:後熟曰重,先熟曰穋),以資歲計,尚何窮匱乏絕之患耶。
註:六種之辨。此文“六種”何意?有人引《氾勝之書》 “凡田有六道,麥為首種”之說,認為是談各種作物在一年之中的栽培先後次序。還有人論證“六道”實乃禾、黍、稻、麻、菽、麥等六種主要農作物。並據陳敷此書“六種之宜”通篇不論水稻,認為六種乃陸種之意,六通陸。我意,六道即六種主要農作物為是,且陳敷此書所言六種,亦南方主要農作物之泛指也。以六種之宜篇附會陳敷此書乃承上意、勸民旱作濟荒,不能成立。陳敷此書實承上意,但論述全面,非徒為救荒也。況善其根苗篇乃通篇論水稻也。
二月種粟(粟,即稷,北方稱穀子,去殼後為小米)。必疎播種子,碾以轆軸(轆軸,農具,以石為磙,穿軸加框,用於打場、壓地),則地緊實,科本鬯茂(科,同棵。本,作物之根莖。鬯,音chàng,通“暢”,植物旺盛貌),穡穟長而子顆堅實(穡,禾本科植物之穗。穟,音suì,同穗)。七月可濟乏絕矣。
油麻有早晚二等(油麻即芝麻,亦名胡麻)。三月種早麻,纔甲拆(甲拆,亦作甲坼,意為種萌皮裂),卽耘鉏,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鉏,則茂盛。七八月可收也。 四月種豆,耘鉏如麻。七月成熟矣。
五月中旬後種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則不實,畏霧露蒙冪之也(蒙冪,覆蓋、籠罩)。早麻白而纏莢者佳,謂之纏莢麻。晚麻名葉裏熟者佳,謂之烏麻,油最美也。其類不一,唯此二者人多種之。凡收刈麻,必堆罨一二夕(罨,音yǎn,掩蓋),然後卓架曬之(卓,立也。卓架,立麻為架),卽再傾倒而盡矣(再,兩次)。久罨則油暗。
五月治地,唯要深熟,於五更承露(五更,天將明時。承露,趁露水未乾),鉏之五七徧,卽土壤滋潤。累加糞壅,又復鉏轉。七夕已後,種蘿蔔、菘菜(即蘿蔔、白菜),卽科大而肥美也。篩細糞和種子,打壟撮放(撮,聚也。撮放,謂種肥一起施於壟內),唯疏為妙。燒土糞以糞之,霜雪不能雕(雕,凋也)。雜以石灰,蟲不能蝕。更能以鰻鱺魚頭骨煮汁漬種(鰻鱺魚,即白鱔),尤善。
七月治地,屢加糞鉏轉。八月社前即可種麥(社,社日,有春社秋社。八月社乃秋社,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宜屢耘而屢糞。麥經兩社(兩社,即生長跨越秋、春兩個社日),卽倍收而子顆堅實。
《詩》曰:「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無不畢有(《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毛傳:後熟曰重,先熟曰穋),以資歲計,尚何窮匱乏絕之患耶。
註:六種之辨。此文“六種”何意?有人引《氾勝之書》 “凡田有六道,麥為首種”之說,認為是談各種作物在一年之中的栽培先後次序。還有人論證“六道”實乃禾、黍、稻、麻、菽、麥等六種主要農作物。並據陳敷此書“六種之宜”通篇不論水稻,認為六種乃陸種之意,六通陸。我意,六道即六種主要農作物為是,且陳敷此書所言六種,亦南方主要農作物之泛指也。以六種之宜篇附會陳敷此書乃承上意、勸民旱作濟荒,不能成立。陳敷此書實承上意,但論述全面,非徒為救荒也。況善其根苗篇乃通篇論水稻也。
歷史追求
《陳敷農書》 對完整的農學體系的追求,在上卷的內容與篇次安排上也得到了反映。上卷以十二宜為篇名,篇與篇之間,互有聯繫,有一定的內容與順序,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宜”就是合適、相稱、恰到好處的意思。“夫稼,為之者人也”,農業生產首先是人的事業,《陳敷農書》的第一篇“財力之宜 ”,強調生產的規模(特別是耕種土地的面積)要和財力、人力相稱。陳旉說:“貪多務得未免苟簡滅裂之患,十不得一二。”他還借用當時的諺語說:“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進而提出:“農之治田,不在連阡跨陌之多,唯其財力相稱,則豐穰可期也審矣。”“財力之宜”雖然著眼於財力,但落腳點卻在於耕地面積的大小。而耕地面積除了本身的面積大小之外,還包含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地勢即其中之一。於是陳旉在接著的“地勢之宜 篇”便著重談土地的規劃利用問題。地勢的高低不僅影響到土地的規劃利用,同時也影響到耕作的先後遲緩和翻耕的深淺,於是在“地勢之宜篇”之後,接著便是“耕耨之宜篇”。復由於耕耨有“先後遲緩”之別,由是又引出了“天時 之宜”的問題。指出:“農事必知天地時宜,則生之、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無不遂矣。”強調“順天地時利之宜”。在此基礎上,再來談各種農作物的栽培,於是有了“六種 之宜篇”。本篇中主要討論了幾種旱地作物的栽培時序問題。莊稼種的好壞,有賴於人,因此農家居住靠近農田,便於照顧耕作,所以把討論農家住宅布置的“居處之宜”安插為第六篇;居處的遠近只是一種客觀,真正要提高土壤肥力還得靠人的主觀努力,這就是“治”。在“糞田之宜篇”中,陳旉提出了兩個傑出的關於土壤肥力的學說,一是“雖土壤異宜,顧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二是提出了“地力常新壯 ”的論斷。談到治,自然而然地轉到了人事,甚至於鬼神。於是有“節用 ”(勤儉節約)、“稽功 ”(獎勤罰懶)、“器用”(物質準備)、“念慮”(精神準備)、“祈報 ”(敬事鬼神)等篇,但是,人事的問題不光是個從物質到精神的準備過程,更重要的還是個技術性問題,於是,書中還專有兩篇談論水稻的田間管理和水稻育秧 技術,即“薅耘之宜篇”和“善其根苗篇”。
歷史地位
《陳敷農書》 從內容到體裁都突破了先前農書的樊籬,而開創了一種新的農學體系。上述十二“宜”和“祈報 ”和“善其根苗”兩篇所論的內容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陳旉的《農書》,對於我國古代農業技術體系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實際的生產更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他積極進取的精神與充分開發的思想,為世人所稱道。
這類農書與全國性農書的區別在於所敘述的農業背景有明顯的地方性,述及的生產經驗有強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均已佚失。並且很少或不引用前人文獻,所述技術一般是當地農民經驗或作者實踐的體會,其理論概括和分析也常有獨到之處。典型的代表是南宋的《陳敷農書》,該書提出的“地力常新壯”論點是中國傳統農業有關土壤改良的高度概括。
這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記載江南地區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書。這部《陳敷農書》的篇幅不大,共有1.2萬餘字,分為上、中、下三卷。 上卷總論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 ,中卷牛說,講述耕畜的飼養管理,下卷蠶桑,討論有關種桑養蠶的技術。三卷合一,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上卷是全書的主體,占有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中卷的牛說,因為牛是農耕的主要動力,在經營性質上仍是上卷的一部分,但《陳敷農書》卻是現存古農書中第一次用專篇來來系統討論耕牛的問題;下卷講蠶桑,也是因為蠶桑是農耕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如此,把蠶桑作為農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來處理,也是這本書的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