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慎德(1892—1966),字懋儉,號子先,山西長治縣經坊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慎德
- 字號:字懋儉,號子先
- 所處時代:近現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西長治縣經坊村
- 出生時間:1892年
- 去世時間:1966年
- 主要作品:《懋儉生意經》
人物經歷
出身富商,宅院規模宏大,占據經坊半道街,置田300餘畝。清乾隆年間(1736—1795),其祖先陳毓祺在北京開創潞安鐵貨鋪,到鹹豐(1851—1861)年間,發展為北京最大的鐵器經營商。在前門大街開設東和豐鋪面3間,後院庫房10餘間,年利萬兩白銀;在哈德門外開設西和豐鋪面5間,年利5千兩白銀。陳慎德是獨子,父親為其建造“懋儉書房”,聘請先生授教。民國2年(1913)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回國後,繼承祖業,總理商務,使鐵貨生意從北京延伸到天律,在宮南大街開設秀升和、河北大街開設德生和鐵器鋪,年利可達萬兩白銀。民國12年(1923)支持本縣中和村和秉清棄政經商,合夥開辦峙峪機器煤窯,民國16年(1927)1月,賠本倒閉後,又拿出巨款資助和秉清在長治西街開設報館。由於宣傳報導激進思想被查封。民國19年(1930),陳慎德捐獻兩萬銀元,在蓮花池聖泉寺後院,建立了長治最早的圖書館——琅環福地。“琅環福地”取自於元朝伊世珍的《琅環記》,意為神仙的洞府,天地藏書處。到抗戰爆發前夕,琅環福地藏書樓內的藏書約28600多冊,其中宋、元、明、清古籍善本近200種。抗日戰爭時期,陳慎德在第二戰區長官部任少校副官,深受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化,在1941年至1942年,積極回響中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賑濟工作,支持和秉清擔任賑濟股長:帶頭捐糧、捐款,賑濟關東難民、上黨災民。1946年下半年,太行區進行土改運動,陳慎德的房產、田地收歸公有,分配給貧農。陳慎德長居京津,經營商業。1951年,以10萬元人民幣的資本轉入公私合營,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造。“文化大革命”初去世,享年70歲,著有《懋儉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