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鴻(易學學者)

陳志鴻(易學學者)

陳志鴻,齋號:盍簪齋 。1959年8月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田心鄉,出身於農民家庭。十七歲開始研習草藥、中醫,愛好古典文學,傳抄《淵海子平》整部書,精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脾胃論》、《溫病學》、《淵海子平》、《十乾索引》、《滴天髓》、《子平真詮》、《星平會海》、《三命通會》等典籍。現為“陳志鴻時評”專欄作者。受聘為CCTV證券資訊頻道商旅焦點欄目易學文化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志鴻
  • 別名:盍簪齋
  • 出生地:廣東省汕頭市
  • 出生日期:1959年8月
  • 職業:易學研究者
個人經歷,學歷文憑,主要著作,出版作品,發表作品,易學職銜,相關評論,創作經歷,人物成就,其他評價,社會影響,

個人經歷

十七歲開始自學易經。
二十七歲往汕頭大學中文秘書班進脫產進修。
三十歲開始研究《周易》。
三十一歲開始精讀《滴天髓》、《子平真詮》、《星平會海》、《三命通會》等典籍;特別是對《星平會海》這部古典命理學書籍進行了深入研究,從中發明、發現了十二個命宮存在著十二道靈魂的信息,對研究靈魂疾病,改變命理固定運勢,最佳化人生髮展軌跡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三十八歲參加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首屆大易文化研討班學習。
四十三歲成功預測粵東某縣於九月七日發生圍堵政府機關的震驚高層的某事件。
四十九歲,2007年5月30日凌晨零點時刻,成功預測股市作調整,結果出現中國股票史上“五三零”慘案。
五十歲出席國家住建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舉辦的《2008年易學與建築文化論壇》榮獲優秀人物獎。
五十一歲在《香港商報》發表《深圳風水龍脈及其太極點》論文。
五十二歲應邀赴泰國講學,傳播中國易學文化,泰國四家中文報社《亞洲日報》、《星暹日報》、《京華中原聯合日》、《新中原報》的記者全程跟蹤報導作者訪問泰國的情況,受到各界的好評。本人受泰國華人青年商會聘請為易學堪輿顧問。
五十四歲出版《易海一粟》,此書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五十九歲受聘為CCTV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商旅焦點欄目易學文化顧問。

學歷文憑

1979年就讀汕頭供銷學校會計專業、
陳志鴻陳志鴻
1996年就讀汕頭大學中文秘書班,大專文化。
1997年參加山東大學大易文化研討班學習,獲結業證書。

主要著作

出版作品

易海一粟
易海一粟易海一粟

發表作品

作品名稱
刊登平台
發布時間
參看資料
《世界有三張風水秘方》
《中國經濟網》
2017年03月28日
《漫談蠱卦和美國養蠱自患》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12日
《陳志鴻時評:特朗普上任後為什麼性格反覆不定》
《鳳凰網》
2018年05月15日
《日本易學家預測二戰失敗一百年後可報復美國》
《新浪看點網》
2017年05月24日
《陳志鴻易學小文集》
《新浪看點網》
2017年04月28日
《積蓄實力是應對當前全球蠱災的良策》
《新華網》
2017年04月28日
《英雄的格局誕生於非常的時代》
《新華視界網》
2017年04月28日
《易學看朝鮮今後走向何方》
《鳳凰網》
2017年05月24日
《命好運好不如一日致良知》
《中財網》
2017年05月24日
《美朝峰會不樂觀,而朝鮮"棄火立土"定位準確》
《鳳凰網》
2018年5月07日
《祥瑞光色的特點和災異氣色的化解辦法》
《鳳凰網》
2018年04月07日
《納音命理屬於象數易學的體系 》
《北京新聞網》
2017年05月13日
《因果循環才是天命的根》
《新華網》
2017年05月24日
《學易用易,最佳化人生》
中國新聞熱線網》
2017年05月11日
《陳志鴻時評:為什麼美朝會談出現峰迴路轉》
《經濟網》
2018年05月28日
《潮江三筆畫乾卦,文壇商界均傳名》
《中廣網》
2017年04月15日
《如何以乾支哲學解剖特朗普的瘋狂性格》
《鳳凰網》
2018年06月21日
《美朝局勢是否從“山上煙火”轉向“城下盟約”》
《經濟網》
2018年05月21日
《千萬別擇錯朋友這門風水》
《新華網巴中頻道》
2017年05月11日
《陳志鴻時評:為什麼堪輿國事必看外應》
《經濟網》
2018年05月24日
《佛教是一種教育,因果循環是自然規律》
《 財經中國網》
2017年05月02日

易學職銜

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海外顧問、CCTV證券資訊頻道商旅焦點欄目易學文化顧問。
陳志鴻(易學學者)
陳志鴻(易學學者)

相關評論

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易學學者、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教授賜墨寶:(淳 豐)
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教授賜墨寶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教授賜墨寶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張濤院長的評論:
《周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智慧經典,其“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精湛命題,天人合一、太和中正的和諧思想,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包容態度,居安思危、慎終敬始的憂患意識等,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人文心理和價值觀念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一書以其宏富的內容、精深的思想,傳承不絕,歷久彌新,數千年來,始終受到人們的特別推崇和高度重視。從劉向、劉歆父子的《七略》,到作為中國古代文獻總匯的《四庫全書》,《周易》一直在其中占據著首要地位。如果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經學,那么《周易》則是經學的核心。隨著歷史的發展,《周易》一書得到不斷的完善和升華,逐漸由原始的占卜之書發展為人文化、哲理化的哲學著作,並對中國的傳統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等制度建設,對天文、曆法、地理、數學、化學、農林、醫藥、建築、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人類文明史上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周易》由經、傳兩部分組成。其中,經的部分包括上經和下經,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其卦爻辭所組成符號系統和文字系統構成,相傳由上古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並創作卦爻辭;傳的部分則分為七種,共十篇,又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作。故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將《周易》成書的歷程概括為“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創作經歷

歷代學人立足於其所處時代的思想文化氛圍和學術思潮,秉持濃厚的現實關懷,對《周易》經傳展開研習和闡釋。他們借鑑《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維方式和開拓進取、順時而變的價值理念,汲取同時代的思想文化、社會政治以及自然科學資源,從而形成了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易學文化。
易學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推移而不斷發展變化的,這一古老而常新的學問,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規律,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精神風貌。兩漢象數易學、魏晉玄學易學、宋代理學易學、明代心學易學、清代樸學易學一直到近代出現的科學易學等,都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在這一過程中,《周易》博大深邃的思想體系得以不斷拓展,其廣大悉備、無所不包的社會價值得以不斷發掘和彰顯。而《周易》和易學本身也成為人們實現誠意正心、進德修業、經世濟民的重要依據,成為“返本開新”、構建價值理想的重要源泉。這種互動關係使易學作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中的一條主線,始終貫穿於各種時代思潮之中。
當代易學泰斗余敦康先生指出:“秦漢以後中國文化的發展往往要回到先秦來尋找精神的原動力,而找來找去,又往往歸結為由《易傳》所奠定的易學傳統。這種情形決不是什麼歷史的誤會,而主要是由於《周易》的那一套八八六十四卦的符號系統體系以及囊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體之學,仿佛一個巨大的海綿體,把這個時期諸子百家所創造的共同成果都吸收容納進來,並且綜合總結成為一種卷之則退藏於密的《易》道,因而理所當然地被後世公認為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易》及相關的易學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發展史。歷代易學,雖然對《周易》經傳的解釋不同,形成了許多流派,但任由星轉斗移、時異境遷,由《易傳》所奠定的易學傳統,囊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體之學,綜合百家、超越百家的易道文化,始終是真正的易學價值之所在,尤其是其中的精髓——和諧、創新的理念和精神更是具有永恆價值的大智慧。
與此同時,民間的易學研究者也圍繞著《周易》,不斷地從社會倫理、道德追求、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角度對其進行挖掘和拓展,從而形成了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民間易學文化。與偏重學理研究、偏重精英文化的學院派不同,民間易學具有更廣泛的民眾基礎,他們根植於民間文化和百姓生活,吸收、借鑑學院派理論探索和學術研究的成果,依靠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通過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切於日用的方式服務大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現實需要,從而構成了易學文化領域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特別是在作為易學文化重要範疇的占筮、堪輿、命理、擇吉等術數文化方面,民間易學的貢獻更是極為突出。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學術文化的不斷繁榮,民間易學突飛猛進,影響激增,甚至成為當代“易學熱”的重要推手。在這一過程中,一批民間易學研究者潛心專研,孜孜求道,為推動易學文化研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一定意義上講,如果沒有他們的深入研究和無私奉獻,易學文化不可能影響如此廣泛、如此巨大。

人物成就

在諸多有功於當代易林的學人當中,陳志鴻先生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陳先生幼年發蒙,得先師真傳,習易、研易30餘年,靜心專一,終獲相當成就。陳先生多次出席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文化中心易學與建築文化研討會,數次應邀出國講學,榮獲“2008年易學與建築文化高層研討會優秀人物獎”、“2009年度中國易學十佳”。出版《易學一粟》,該書是陳先生多年來的治易心得和實踐經驗總結,其內容宏大廣博、兼采眾長、邏輯嚴密、通俗易懂,既注重深層次的理論探索,又兼顧語言的可讀性和現實的可操作性。書中還列舉了作者多年來積累的實戰案例,討論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必要而又實效的建議和解決方案,顯示了其相當的學術修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實為當代學易研易的有力佳作。該書的付梓,必將惠及學林、造福社會,為易學文化研究的深入拓展和普及提供支持。
《周易》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當前,易學研究熱度不減,高潮頻起,業已成為全球性、國際性的學術研究課題。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的今天,在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影響力已經成為當前國家發展戰略重要核心的今天,我們更有必要加強對以易學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弘揚、轉化工作,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一歷史偉業的實現,離不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可以說,正是在以陳志鴻先生為代表的諸多學人的辛勤耕耘之下,易學文化傳統在當代得以繼承、延續和發展,得以湧現出立體性、全方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進而彰顯出古老易學智慧的當代價值和無窮魅力。
昔有伏羲“一畫開天”法周天地澤被蒼生,今有志鴻“一粟貫道”繼古開新功顯易壇。相信以《易海一粟》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易學研究成果的問世一定會有助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的深化和發展,一定會有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做貢獻。

其他評價

北京師範大學易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楊易林的評論:
弘揚中華文化,是華夏曆代子民的義務,更是文化學者的責任。當代易學學人陳志鴻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陳先生可謂少年篤易,自十七歲入其易門,一路易行,幾十年矢易不渝,尊“科學研易、科學用易”之宗旨,本“道濟天下、繼古開新”之精神,辯證求是,食古而化,古為今用,在易界大獲其成。早年的《鶴雁現代命鑒》問世,備受易界格外青睞。如今,即將出版的《易海一粟》仍會再次光耀易壇。
《易海一粟》一書由“易學隨筆”、“六爻探微”、“靈魂研究”、“術數基礎”、“命理隨筆”、“十乾掘寶”、“風水隨筆”共七部分內容組成。涵蓋了易學領域的“六爻”、“命理”、“風水”三大宗。每一部分均以“先理”後“例”的格式寫成,這也是該書可讀性的亮點之所在。其語言表達的口語化特色,娓娓道來,更讓“理”“例”緊密關聯,增添了色彩。
書中時不時穿插著經典性的古今典故、故事,如“虞翻直斷關羽‘不出二日,必當斷頭’”、“夢氏本欲拯《渙》救子”、“女媧娘娘補天與真氣祖師起卦”、“一個與易、佛、醫三者交融的故事”等等。如此寫來,讓枯燥的學術性知識有了趣味性。這種典故、故事化的行文寫法,表面是故事化、實則易之例案式的論證,讓人在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受到了潛移默化,進入到了易之理的天地境界中。
“繼古開新”(本書《序》)是弘揚傳統文化的準繩。這在本書的“六爻探微”篇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者首先指出了古之六爻筮法無論占測何事時,都以生扶用神爻為吉的不完善性,作者稱這種只生扶為“一局”理論。提出應以世爻的旺衰的既“生”又“抑”的“二局”理論來,去套用到六爻筮占上。這種世爻平衡為核心的“二局”理論,符合二元辯證法。顯然,只“生扶”,不“抑制”與只“抑制”不“生扶”,都是不完備的。作者不僅提出“開新之理”,而且運用大量的案例進行了論證。“二局”理論正如作者自言:“實踐證明,通過強弱‘二局’扶抑法開展預測,大大提高了預測的準確率,為六爻預測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社會影響

作者在提出“開新性”的“二局”扶抑論同時,並沒有放棄古爻筮法,而且將古六十四卦的卦爻辭與“二局”扶抑論結合,一併列出,相互參考,實屬真正的“繼古開新”。讀者讀之,自會心領神會其中奧妙。
作者的這種“繼古開新”之精神,在本書的“命理隨筆”篇中的“強弱三大局”、“現代命理與傳統命理的差異”、“影響命理氣場的三元九運”、“命理三種境界”等內容,均得以運用,並以翔實的案例一一論證辨明。
本書的另一“繼古開新”的亮點在第三部分所寫的“靈魂研究”。其中包括“十二道靈魂診測秘笈”、“如何推算十二道靈魂的強弱旺衰”等民間易的秘術,以及“祭祀的作用”、“善惡與報應”等民俗的、宗教的文化。總之,這十小節內容屬於民間易與民俗、宗教文化的綜合。讀者朋友,千萬莫拿這些民間文化視為迷信。如果硬說這些靈魂文化是迷信,那是因為你對此還缺乏科學的認知。當你讀了《問道·第一期》(陝西日報社主辦出版)的雜誌所刊發的《關於“魂魄”的有趣解讀》(作者:徐文兵)一文,你就會對“靈魂”有新的認知,你就更會感謝陳志鴻先生為我們寫出了耳目一新的內容,感謝陳先生把易學文化與靈魂文化統一體的課題研究,這一研究填補了易文化研究的空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