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必娣(陳必弟)

陳必娣

陳必弟一般指本詞條

陳必娣,女,原名Betty Chandler,1915年5月6日出生在加拿大溫雷帕克市,7歲時隨全家移居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1933年至1938年她在奧爾根大學學習,期間以交換生的身份於1936年至1937年到中國廣州嶺南大學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必娣
  • 外文名:Betty Chandler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5年5月6日
  • 逝世日期:2006年5月3日
  • 畢業院校:奧爾根大學、嶺南大學
  • 職業醫務工作者
  • 主要成就:第6-10屆政協委員
  • 出生地:加拿大
  • 代表作品:《中國針灸學概要》
抗戰,返美,新中國,

抗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陳必娣結束嶺南大學的學習,從香港經上海、南京,到達北平。由於盧溝橋事件的發生,她滯留在北平,並且目睹了一批批與日本侵略軍英勇作戰而負傷的中國軍人無人護理的慘狀。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她參加了外國團體組織的傷員護理的工作。為了讓世界了解日軍暴行,陳必娣秘密買下美國記者在淪陷區拍攝的日軍殘殺中國人的照片,冒著風險將它們帶出日軍關卡送到美國,其中一張刊登在美國的報紙上。作為來自戰爭“前線”的反戰勇士,她自己的相片也被登在報紙的顯要位置,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反響,引起了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命運的強烈關注。

返美

陳必娣返美後,於1938年畢業於奧爾根大學,然後到密西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系學習,在這兒她結識了在這家醫院胸外科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張紀正,後結為夫妻。1940年10月,陳必娣隨丈夫二度來到中國,在天津安了家。抗戰期間,美國領事館曾函電她全家離華回美並承擔一切費用,同時安排在美工作。她到領事館表達了她的留華意願,她已把中國視為她的第二故鄉了。她親身經歷、目睹了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壓迫下的悲慘生活,對苦難的中國人民充滿同情,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充滿敬仰和希望。1949年新中國宣告成立,陳必娣為之歡欣鼓舞,並把自己的命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期間,儘管陳必娣同志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她還是把自己僅有的寶石戒指和個人的全部積蓄捐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期間,越南戰爭爆發,她又捐獻一千元,支援抗美援越工作。

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陳必娣曾在天津河北大學教授英語。1961年起,她來到外文出版社擔任英語改稿工作。在幾十年的工作中,她始終認真負責,作風嚴謹,精益求精。她經手改定過大量難度大、專業性很強的書稿,如《中國針灸學概要》,在全世界受到各國讀者的歡迎和好評。1940年以來陳必娣一直把中國作為她的“第二故鄉”,並於1963年加入了中國籍。中美實現關係正常化之後,她本人先後11次赴美探親。在美探親期間,她積極介紹中國情況,多次婉言謝絕了子女和親友的挽留,放棄了隨時可以定居美國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她早已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這塊她患難與共幾十載的土地之中———中國。
陳必娣自1983年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歷任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她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政議政,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晚年在家中,她仍時時關心著國家的發展與進步,關心外文局事業的發展和年輕人的成長,經常在自己的住處或去幼稚園為孩子們免費教授英語,還為一些單位的工作人員義務講授英語。
2006年5月3日,陳必娣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