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後記,
作者簡介
衛慶懷,男,1936年生。內蒙古大學畢業。曾主持參加《元史》標點校勘工作。1973年調入山西大學歷史系。參加《中國歷史辭典》(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隋唐五代墓志銘·山西卷》(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山西文獻總目提要》、《中國古代歷史備覽》、《山西歷史名人傳》的編輯工作。曾任山西大學歷史系總支副書記、山西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副書記等職。 任茂棠,男,原籍河北省定興縣,1929年生,1953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歷史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和中國近代史、三晉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曾任山西歷史學會副會長、山西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著述有:學術論文近30篇;《中國近代史新編》(合著),主編《晚清政治散論》、《中國革命史》、《山西歷史人物》、《山西歷史文化叢書》(參編)等。現正參加《陳廷敬傳》的編寫工作。
圖書目錄
陳廷敬研究叢書序一
陳廷敬研究叢書序二
《陳廷敬史實年志》序
前言
第一部分陳廷敬的名、字、號及家世
陳廷敬之名
陳廷敬之字、號
陳廷敬原籍澤州,現籍陽城
陳廷敬家世
七世祖陳林
六世祖陳秀
五世祖陳珙
四世祖陳修
曾祖陳三樂
祖父陳經濟
伯父陳昌言
父陳昌期
母張氏
堂兄陳元
二弟廷繼
三弟廷藎
四弟廷愫
五弟廷戾
六弟廷統
七弟廷弼
八弟廷翰
第二部分陳廷敬史實年志
明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一歲
陳廷敬誕生
明崇禎十二年至十五年(1639~1642)二歲至五歲
受母早教
明崇禎十六年(1643)六歲
從師受句讀
明崇禎十七年即清順治元年(1644)七歲
立志以薛碹為師
其他
清順治二年至三年(1645~1646)八歲至九歲
九歲作詩即有名句
清順治四年(1647)十歲
清順治五年(1648)十一歲
清順治六年(1649)十二歲
親歷姜瓖反清之亂
清順治七年(1650)十三歲
清順治八年(1651)十四歲
應潞州童子試奪冠
其他
清順治九年至十年(1652~1653)十五歲至十六歲
清順治十一年(1654)十七歲
清順治十二年(1655)十八歲
清順治十三年(1655)十九歲
清順治十四年(1657)二十歲
考中舉人
清順治十五年(1658)二十一歲
考中進士
選為庶吉士
其他
清順治十六年(1659)二十二歲
奉旨更名為廷敬
與著名詩人相聚
其他
清順治十七年(1660)二十三歲
清順治十八年(1661)二十四歲
任會試同考官
授職秘書院檢討
清康熙元年(1662)二十五歲
請假回籍
《參野詩選》問世
其他
清康熙二年至三年(1663—1664)二十六歲至二十七歲
專心研究薛瑄理學
其他
清康熙四年(1665)二十八歲
復任內秘書院檢討
其他
清康熙五年(1666)二十九歲
清康熙六年(1667)三十歲
任《世祖實錄》纂修官
考察一等稱職加一級授文林郎
與龔芝麓、汪琬、王士禎等結為文社
其他
……
序言
陳廷敬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名臣、重臣,不僅在政治上對“康乾盛世”貢獻很大,而且是著名詩人,在經學的研究上也頗有成就。從發掘和發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角度出發,陳廷敬的研究價值,近年來已得到了歷史文化學界的充分肯定。因此,挖掘和整理有關陳廷敬的歷史資料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2003年底,我接受了陳廷敬研究專業委員會的委託,開始編著這本《陳廷敬史實年志》。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現在終於出版問世了。
本書所錄資料,首先是取材於陳廷敬及其門人編輯的《午亭文編》、《午亭集》、《午亭山人第二集》等;其次是取材於《康熙起居注》、《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康熙朝東華錄》、《皇清文穎》、《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等清代的官書中。除此之外,康熙朝一些大臣(包括曾任過大學士的魏象樞、張玉書、張英、李光地及部分翰林院學士、侍講、侍讀等)和一些著名文人(如汪琬、王士禎等)的著述、文集、詩集、筆記中,也都對陳廷敬有所記述。這些人著述中的有關陳廷敬的資料,本書幾乎已全部摘錄採用。
本書類似資料長編,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陳廷敬的名字和家世的資料。第二部分是用編年體形式,按年、月、日將陳廷敬一生的經歷、著述的原始史料予以記錄。或者說將有關陳廷敬歷史資料按年、月、日編錄下來。
後記
有關陳廷敬的歷史資料是非常豐富的,也是極為分散的。從2003年年底到現在,在這5年中,為編此書,我查閱了各種書籍140多種,抄錄原始資料100萬字,在編著中曾五易其稿。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陳廷敬史實年志》,缺點、錯誤、遺漏肯定還很多,但對於70歲高齡和身體欠佳的我來說,也算是為開發祖國的文化事業盡了一些微薄之力吧!
本書的編輯出版,陽城皇城相府旅遊集團的張家勝總經理、陳金勝經理、趙子祥主任的關心和支持起了關鍵的作用。山西歷史學會陳廷敬研究專業委員會(下簡稱陳廷敬研究會)副主任張世滿、郭衛民二位先生的具體支持和關注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書在編寫過程中,隨時得到陳廷敬研究會主任委員、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茂棠教授的指導。他不僅在編寫體例、取材等方面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並兩閱全稿與我共同研究修改。陳廷敬研究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山西大學文學院李正民教授,也在點校和史料的安排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任教授與李教授作為本書的校審,使本書避免了很多錯誤,提高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