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平教授1965年9月出生於福建省南平市,1984年7月畢業於暨南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0年12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平
  • 出生地:福建省南平市
  • 出生日期:1965年9月
  • 職業:嶺南大學教授
基本信息,研究領域,人物經歷,學術論文,主要著作,主持課題,承擔課題,

基本信息

性 別:男
職位:中山大學 嶺南(大學)學院副院長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平教授1965年9月出生於福建省南平市,1984年7月畢業於暨南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0年12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1年1月開始任教於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先後任國際金融教研室主任,國際貿易金融系主任助理,國際貿易金融系主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現任嶺南學院副院長,金融學和世界經濟專業的博士生導師.擔任的主要社會職務有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廣東金融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國際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研究領域

陳平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金融理論和政策, 國際經濟學.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課題有:《多主體建模與外匯市場微觀基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與資本帳戶開放》(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農村金融體系的重構》(廣東省高校重大研究基地項目),《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廣東省金融風險的防範管理》(廣東省十一五特別委託課題)等.

人物經歷


1984年7月畢業於暨南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7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0年12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6-1997年在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和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作為訪問學者;
2004.1-2004.6在麻省理工學院作為訪問學者;
1991年1月開始任教於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先後任國際金融教研室主任、國際貿易金融系主任助理、國際貿易金融系主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2002-2012年,任嶺南學院副院長。現為金融學和世界經濟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海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擔任的主要社會職務有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經濟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學術論文

1."國際資本流動與匯率決定",《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獨立完成;
2."經濟成長中的金融體系作用的功能分析",《中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5期,第一作者
3."中國的結構轉型與經濟成長",《世界經濟》, 2001年第5期,第一作者;
4."人民幣匯率的非均衡分析與匯率制度的巨觀效率",《經濟研究》, 2002年第6期,第一作者;
5."進口國匯率波動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國際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第一作者;
6."金融中介發展與經濟成長多變數VAR系統研究",《管理世界》, 2002年第3期,第二作者;
7. "中國股市漲跌停績效實證研究及政策建議",《世界經濟》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8. "中國出口退稅政策的理論和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第一作者
9.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出口貿易的作用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
10. "人民幣匯率回滯問題的供求分析及SUR檢驗",《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

主要著作

1《國際金融》(修訂版),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錢榮堃主編,陳平,馬君璐著)
2《國際金融》,2002年,南開大學出版社,(錢榮堃,陳平,馬君璐主編,陳平,馬君潞,牛鴻,陳英順著)
3《國際金融》,2005年,科學出版社,(馬君潞,陳平,范小雲主編);
4《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詞典》(翻譯),200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5《現代金融體系》(主譯),2001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陳平教授主講課程為: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本科);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研究,總量經濟學,金融學研究,匯率與國際收支(研究生).
陳平教授教學科研的獲獎情況為:
1.獲1995年國家教委霍英東教師基金優秀教師三等獎;
2.獲1996年"南粵教壇新秀"稱號;
3.論文"開發中國家的匯率制度選擇"獲1997年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論文一等獎;
4.講授的《西方經濟學》課程1998年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
5.教材《國際金融》1998年獲第四屆國家教委優秀文科教材一等獎;
6.教材《國際金融》199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7.論文"上市公司兼併與收購的財富效應研究"2002年獲第九屆Global Finance Association(全球金融協會)優秀論文獎;
8.論文"人民幣匯率的非均衡分析與匯率制度的巨觀效率"2002年獲第10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論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9.主持的《國際金融》課程2003年評為中山大學第一批精品課程,第一批廣東省精品課程;
10.主持的《國際金融》課程於2004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11.教改項目《教學國際化的探索與實踐》2004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主持課題


1.《多主體建模與外匯市場微觀基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與資本帳戶開放》(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3.《人民幣匯率變動:微觀傳導機制和產業結構調整效應》(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
4.《廣東省農村金融體系的重構》(廣東省高校重大研究基地項目);
5.《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廣東省金融風險的防範管理》(廣東省十一五特別委託課題);
6.《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微觀傳導機制及產業結構調整效應-基於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的實 證研究和對策分析》(廣東省軟科學計畫項目);
7.《不確定條件下廣東海洋資源的最優開發》(國家海洋局908專項課題)
8.《經濟學人才培養實驗區建設》(教育部)
9.《國際金融課程群教學團隊建設》(教育部)
10.《廣東省海洋產業升級和最佳化》(國家海洋局908專項集成課題)
11.《中國海洋經濟發展中的財稅政策研究(國家海洋十二五規劃課題)

承擔課題

1.《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和安全研究》(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
2.《低碳型海洋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國家海洋局)
陳平教授2000年來主要的學術論文有:
1.“國際資本流動與匯率決定”,《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2.“經濟成長中的金融體系作用的功能分析”,《中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5期,與李廣眾;
3.“中國的結構轉型與經濟成長”,《世界經濟》, 2001年第5期,與李廣眾;
4.“人民幣匯率的非均衡分析與匯率制度的巨觀效率”,《經濟研究》, 2002年第6期,與王曦;
5.“進口國匯率波動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國際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與熊欣;
6.“金融中介發展與經濟成長多變數VAR系統研究”,《管理世界》, 2002年第3期,與李廣眾;
7. “中國股市漲跌停績效實證研究及政策建議”,《世界經濟》2003年第2期,與龍華;
8. “中國出口退稅政策的理論和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與黃健梅
9.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出口貿易的作用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與楊全發;
10. “人民幣匯率回滯問題的供求分析及SUR檢驗”,《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與譚秋梅;
11.“外匯市場複雜性與人工外匯市場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與梅琳;
12. Expectation and community in standard diffus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mplex systems,Vol.11,2007,與鮮于波、梅琳;
13.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廣東外向型經濟的影響—基於VAR模型”,《國際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與李凱;
14.“美國商學院課程競投系統的研究與探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年第1期,與劉醒雲;
15.“中國上市公司長期高額現金持有的動機研究”,《南方經濟》,2008年第11期,與劉醒雲;
16.“中國匯率市場化的時機分析-基於人民幣中長期升值趨勢的討論”,《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與譚秋梅;
17.“網路外部性下標準轉換的CA建模研究”,《管理評論》,2009年第12期,與鮮于波;
18.“‘適應性學習’下人民幣匯率的貨幣模型”,《經濟評論》2010年第3期,與李凱;
19.“資產負債表、金融加速器與企業投資”,《經濟學家》,2010年第4期,與袁申國;
20.“基於SVAR模型的中國產出缺口估計及評價”,《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10年第5期,與郭紅兵;
21.“人民幣匯率與巨觀基本面”,《世界經濟》2010年第9期,與李凱;
22.“基於ADL-ARCH模型的我國外匯干預目標之實證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與李科;
23.“匯率制度、金融加速器和經濟波動”,《經濟研究》,2011年第1期,與袁申國;
24.“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對FDI地區轉移的影響”,《中大學報》,2011年第2期,與歐燕;
25."匯率機制改革後人民幣匯率的動態變化“,《統計研究》,2011年第2期,與李凱;
26. Does Social Welfare Preference Always Promote Cooperation on Barabasi and Albert Networks? COMPUTATIONAL ECONOMICS,Vol.3,2011, SCI & SSCI 與鮮于波;
27."人民幣國際化視角下的我國匯率政策”,《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與王雪;
28.“中國貨幣政策的工具規則和目標規則”,《金融研究》,2012年第8期,與郭紅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讚一個365-->分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