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學術研究(2013)

本書是2013年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容涉及陳寅恪的家世身世、學風人品、學術方法和學術成就等。本文集出版的目的是繼承前輩學者的優良學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基本介紹

  • 書名:陳寅恪學術研究(2013)
  • 作者:鄭翔
  • ISBN:9787302367161
  • 定價:89元
  • 出版時間:2014-6-27
  • 裝幀:半精裝
圖書簡介,前言,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是2013年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容涉及陳寅恪的家世身世、學風人品、學術方法和學術成就等。本文集出版的目的是繼承前輩學者的優良學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前言

2003年6月16日,陳寅恪唐篔夫婦在辭世34年後終於歸葬廬山。2013年6月16日,在陳寅恪先生歸葬廬山10周年之際,九江學院特別舉辦了陳寅恪學術研討會,以為紀念。本次會議得到學界和陳氏後裔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回響,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台灣中央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電視劇編導協會、江西省科技廳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陳寅恪的親屬陳小從、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等陳氏後裔共60餘人聚首九江學院,開展陳寅恪學術研究交流活動。
陳寅恪先生祖籍江西義寧(今九江市修水縣)。2013年,九江學院成立了陳寅恪研究院,在校園內仿建了廬山松門別墅,作為國內外從事陳寅恪生平和學術研究、交流的平台,其中的“義寧五傑”展覽館已成為學校人文教育基地。
陳寅恪研究院編輯了《陳寅恪先生研究資料彙編》共41冊,收錄學術文章1287篇,約1200萬字;編輯了《陳寅恪研究資料目錄》,收錄1934—2013年間陳寅恪研究條目2052條,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陳寅恪研究資料庫。
為了進一步推動陳寅恪學術研究,九江學院暨陳寅恪研究院在徵得各位作者的意見後,決定將本次學術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的論文結集出版。本文集共收錄28篇論文,分別涉及陳寅恪先生的身世、學風人品、學術方法和學術成就等。我們希望今後每隔兩年舉辦一次這樣的學術研討會,也希望海內外敬仰、熱愛陳寅恪的人士,包括研究陳寅恪的專家學者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們的研究工作; 同時,我們也熱切期盼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來九江學院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和交流活動,共同推動陳寅恪學術研究並為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作者
2014年6月於九江學院

目錄

2013年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開幕詞鄭翔
在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暨陳寅恪歸葬廬山
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致辭紀寶成
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劉夢溪
在2013年陳寅恪研究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汪榮祖
中年研究者該做些什麼張求會
我們的謝意和心聲陳星照
唯有認同成氣類——陳寅恪及其交往者汪榮祖
師生之間——陳寅恪先生如此說胡戟
“秀才遇到兵”、“一適之妙”與“詩窮而後工”
——讀陳寅恪書信雜感劉克敵
陳寅恪晚年詩中的人與事謝泳
陳寅恪1949年去留問題再探討崔岩
作為平常人的陳寅恪張求會
學術精神與學術規範——陳寅恪給我們的啟示何建良
新中國建立後陳寅恪形象的嬗變王慎龔喜林
陳寅恪先生的種族文化論胡戟
相反相成: 陳寅恪對立統一的歷史文化觀發微羅福惠
陳寅恪與20世紀漢學劉克敵
試析陳寅恪先生視域下的中西文化融合點曹印雙
論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的研究方法劉韶軍
論陳寅恪對傳統史家治學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姚建平
史家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及文學研究法付建舟
試析陳寅恪先生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曹歡榮
陳寅恪對清華國學院及西南聯大學術文化的影響楊立德
陳寅恪撰著通史之願及其他李勤合
陳寅恪與閱讀文化滑紅彬
學術研究與人生感喟的合奏——《柳如是別傳》新解李鳳鳳
《柳如是別傳》中柳如是的現代性因素分析朱全國
略論《桃花源記旁證》之學術價值吳國富
讀《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瑣言陳雲君
《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之增訂呂瑞哲
論史家陳寅恪的舊體詩胡迎建
陳寅恪先生家世孝道考許剛
陳三立佚作補輯吳建偉黃嬿婉
鳳竹堂的一方文化基石
——修水竹塅客家打鼓歌淺析黃本修童學通
景寅山記李國強
誰續匡山未了緣?——九江學院松門別墅落成有感汪國權
陳寅恪的後世有緣人陳祖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