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隆舊居

陳和隆舊居

陳和隆舊宅坐落於浙江溫嶺箬山里箬海灣,為清末民初漁業資本家陳和隆先生所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和隆舊居
  • 外文名稱:Should's ancestral hall
  • 地理位置:浙江溫嶺
  • 著名景點:陳和隆舊居
基本簡介,漁業大鱷——陳和隆其人,海上豪門——陳和隆舊宅一覽,與海為鄰——陳和隆舊宅的文物價值,舊貌新顏——陳和隆舊宅保護工作,揚帆再起——陳和隆舊宅的文化活動,海風詩情——《陳氏小園記》,

基本簡介

陳和隆為箬山陳氏子孫中的突出人物,其祖先定居於箬山的里箬,傳到其祖父,“始置漁船”,到陳和隆時,“三世經營航運得宜而告富有”,遂於民國年間“第層樓、建傑閣”,造起一座冠絕其時其地的宅第。
陳和隆舊宅“依山作屋,架海為廬”,集沿海漁區石建築之優,具有十分可觀的歷史文化價值。現已闢為溫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月,溫嶺市文廣新局已將陳和隆舊宅、三池窟大寨屋群、長嶼採石遺址等單位資料整理上報省文物局,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漁業大鱷——陳和隆其人

陳和隆系清末民初浙江溫嶺箬山一帶有名的漁業資本家。
遠眺陳和隆舊宅遠眺陳和隆舊宅
陳氏一族為箬山大族。他們在箬山的繁衍,始於300多年前。清順治年間,為了隔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等反清力量的聯繫,頒下禁海令,“寸板不許入海”,原居於閩南的陳氏祖先因此而四處流離。到了康熙初年,海禁解除,族人則“多往浙東太平廳(今溫嶺市)漁撈,而今成為巨族。”
據《琅玝陳氏族譜·陳和隆傳》記載,陳和隆生於同治初年,死於抗戰之前,十一世祖為自惠安遷到箬山里箬定居的陳英德。陳和隆早年以搖小船為生,後來開始從事魚貨生意。由於他頭腦靈活,又能吃苦耐勞,於是生意越做越大。後來攢錢造成大船,在台灣、惠安、箬山之間運貨謀利。到清末民初間,陳和隆已擁有大釣魚三艘、小釣魚六七隻,後來又造鐵殼輪“泰順”、“華升”,還買田置地開當鋪、在溫州參股銀行,漸漸成為石塘、箬山一帶首屈一指的巨富。
家業興盛後,陳和隆開始僱傭幫工、豢養家丁、購買槍枝彈藥、築造土炮台,成為當地名重一時的漁業大鱷。

海上豪門——陳和隆舊宅一覽

陳和隆舊宅系坐北朝南的木石結構建築,分為前後兩座四幢屋,以及一個小花園、一座石砌炮台,總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
后座西幢為四合院,正廳與前樓依山而建,後高前低,為陳氏家族的最早建築,後來作為伙房和僕婢住宅。
后座東幢二間為住宅,名“振聲廬”,房內家具精良,存有一張楠木鏤花大床,橫直可臥。前后座之間,有一飛橋相通。
前座兩幢共六間,西幢三間四層,東幢三間三層,底層建有地下倉庫,面海開設水門,漲潮時,船可靠水門,物資工器具直接進入倉庫。西幢之中堂,懸掛著當年陳和隆賑蒔絲而得太平知縣歐陽忠浩授的“急功好義”匾額;東幢三間再過東就是炮台和小花園。
石砌炮台與箬山、石塘各處的石炮台建築相似,為四角正方的石砌建築,不蓋頂,不住人,專為防禦土匪搶劫,故四壁開有卷洞狀小石窗,石板窗門和多處槍眼,可設計,可晾望。炮台的建築高度,均超過自己的房屋高度,利於登高晾望,觀察敵情,也可居高臨下,保護好自己周邊的房舍。
小花園面積不大,“地不過數十步遠,花不滿百種多,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庾信之賦小圓,尚無此樂境也”。陳和隆暇時,便經常在此怡神養性,或者和朋友賓客喝酒談天,盡樂極歡。小園現殘存一角,有《陳氏小園記》碑一方,顧歧撰,許苞書,以清麗曉暢的文字描述了建園始末及有關情況。花園內還有一株樹齡在100年的紫藤,2003年11月被溫嶺市政府掛上“省古樹名木保護牌”,為“國家三級”保護古木。
舊宅牆體為石砌,建築整體顯得方直硬朗,但細節部位如門、窗頂部卻做出弧形、三角形等變化,這就猶如在方形與直線的莊嚴主調中插入活潑的副調,使建築產生節奏與層次,調節了視覺,也迂解了石建築給人的沉重感。
建築裝飾的重點則在前樓觀海涼台周圍。涼台很寬敞,約80平方米。涼台外側圍一圈青石護欄,中間及兩端的欄板上題字,飽滿凝重。中間一塊刻“小嫏嬛”,是對宅第的無聲讚美,兩端則分刻“忠厚開基”、“和平養福”,是主人經商經驗的總結與處世思想的留影。其他欄板則雕刻各種戲曲人物、花鳥蟲魚,精緻而生動。涼台小立,“遠望漁船、風帆、沙鳥,無不畢陳於前,洵足樂也。”

與海為鄰——陳和隆舊宅的文物價值

陳和隆舊宅是沿海漁區獨具風格的石建築豪門宅院,門窗、石柱、欄桿全採用青石,圖案花紋,書法題詞,精雕細刻,十分精緻。大門一副青石對聯“舊德溯東湖儉勤世守,新支衍箬嶼義禮家傳”,反映了陳氏源於福建惠安東湖,發跡於浙江溫嶺箬山的家族歷史。
作為海邊建築,陳和隆舊宅善於用海的語言說話。它把海洋居民最親切最熟悉的海洋動物化作了自身的一部分,前樓面海石門門框上雕刻著蟹、蝦、魚、烏賊等,鮮活生動得猶如在水中遊動一般。最為特別的是前樓底層被闢為地下倉庫,面海開有水門,漲潮時船可直接泊到屋內卸貨,海也就這樣被融入了建築之中。
大海是可怕的,它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摧毀建築,所以陳和隆舊宅用堅硬的石頭作屋來抵抗它的侵蝕;但是,如果善於對話與溝通,大海又是友好的,它的力量可以為人們所用,地下倉庫與水門正是建築利用海的範例。陳和隆舊宅出色地處理了人與海、建築與海的對抗與合作,體現了迷人的生存智慧,是箬山、石塘一帶石屋建築的集大成者。

舊貌新顏——陳和隆舊宅保護工作

由於年代久遠,海風海浪侵蝕,加之維修不力,陳和隆舊宅受損嚴重:基礎沉降,梁、柱、椽、樓梯等朽損嚴重,門窗破敗,後幢西部甚至基本倒塌。
陳和隆舊宅的維修得到溫嶺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溫嶺市文廣新局決心對陳和隆舊宅進行維修。由於耗資巨大,維修工程分三期進行。2005年,一期工程對後幢的“振聲廬”進行了維修;2006年底開始著手對前幢實施二期維修工程,並於次年順利竣工。二期工程對底層倉庫進行了基礎加固,清理了花園,對梁、柱、椽、樓梯、門窗等損壞嚴重的部分進行了維修與復原。整個二期維修工程預算投入經費將近60萬元。目前,正在進行三期維修工程的方案設計。全部三期工程竣工,預計將耗資140萬元左右。
修繕一新的陳和隆舊宅成為溫嶺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人們前來參觀、憑弔。

揚帆再起——陳和隆舊宅的文化活動

2010年3月,溫嶺市市海洋民俗博物館在陳和隆舊宅內開館,一系列反映石塘自然風光、建築特色、民俗風情等的陳列圖片和200多件實物,系統展示了石塘海洋民俗文化。
9月28日,由溫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溫嶺“海角版畫展”在石塘鎮的陳和隆舊宅內開幕。
展覽共展出了的“溫嶺海角版畫創作群體”16位作者的30幅版畫作品。作品大多以大海為創作“母體”,形式多樣,內容涉及漁船、石屋、漁民、漁網等漁區風土人情。從版種看,有銅版畫、木刻版畫等。從表現方法看,以傳統寫實為主,兼有現代抽象版畫作品。據悉,這些參展作品將被無償捐獻給溫嶺市文廣新局作為永久收藏,並永久陳列於陳和隆舊宅。
“溫嶺海角版畫創作群體”是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袁振璜的帶動下數十位版畫藝術家逐漸走到一起形成一個創作群體。由袁振璜、施徐華、章秋華、劉榮方、江妙法等一些溫嶺籍優秀版畫家組成。他們的作品被歐洲木版畫基金會、法國國立圖書館、日本富張木板畫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收藏;有22件作品入選全國性大展;有多件作品發表在國內報刊雜誌上。成員中有三位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13位加入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一位榮獲“魯迅版畫獎”。
版畫展不僅是溫嶺版畫藝術發展的階段梳理,全方位呈現了當下溫嶺版畫藝術的面貌,而且合理利用與保護了陳和隆舊宅,使其成為溫嶺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與漁文化的傳播平台。

海風詩情——《陳氏小園記》

顧歧先生(1864~1944)系清光緒副榜舉人,1930年來箬山講學時,為陳和隆舊宅作《陳氏小園記》,短短兩百多字,把陳氏“卜居里箬”、“遷自閩東”、從事“海上商業”、“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辟一小圓”、“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等等概括無遺。
《陳氏小園記》《陳氏小園記》
原文銘碑立於小花園內,今收藏於溫嶺市文管會。
附:《陳氏小園記》
有山焉,層層包裹,故日箬。箬又分內外兩層,故日外箬里箬。和隆陳公,卜居里箬者也。其先世遷自閩東,至公而海上商業,日形發達,乃築層樓,建傑閣,遠望漁船風帆沙烏,無不畢陳於前,洵足樂也。惟是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而無金谷之園林,平莊之花木,以點輟其間,猶未足以雲樂。公於宅之東偏,拓基址,砌岩石,垣墉圍其外,中辟一小國,地不過數十步,花不滿百多種,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瘐信之賦小園,尚無此樂境也。公於暇時,每坐此以怡情,或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不復知塵世理亂事。向嘗廁身其間,俯仰上下,逸興遄飛,殆所謂小瀛洲非耶!公既樂此,尤樂與人共此樂,顧無一人以勒諸石也可樂哉!湲筆而為之記。愚弟顧歧拜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