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社長)

陳勁松(《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社長)

陳勁松,男,現為《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社長兼編輯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陳勁松
  • 正文:《中國農村經濟》是由中
  • 瀏覽次數:139 次
  • 基本情況:2011年,按照三次產業劃分
個人簡介,個人作品,

個人簡介

《中國農村經濟》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農村經濟學術刊物,其突出政策指導性、學術探討性、現實針對性等特點,轉載率一直遙居同類刊物之首,在國內外都具有廣泛的影響。

個人作品

陳勁松:2011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2012年展望作者:陳勁松 時間:2012-10-21 瀏覽次數:139 次
2011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良好。主要表現是:主要農產品普遍增產,主要農產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農產品貿易繼續增長,鄉鎮企業平穩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增加,農民收入水平繼續快速提高。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的上述成就,是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繼續加大,應對農村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出台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以及農業投入增加和農業技術水平提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農村社會事業繼續發展,農村改革繼續推進。但是,在中國農村經濟運行中,也出現了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較大,農產品貿易逆差繼續擴大並創新高,農村消費市場開拓不足等問題。展望2012年,在中央惠農政策的有力支撐下,中國農村經濟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2011年,中國農村經濟克服了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連年取得佳績的基礎上繼續又好又快發展,取得新的成就,突出表現為糧食產量實現連續8年增產,農民收入實現連續8年較快增加,農村社會事業穩步發展,農村改革穩步推進。可以說,2011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形勢較好的一年,但也出現了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展望2012年,在中央惠農政策的有力支撐下,中國農村經濟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中國農村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2011年,按照三次產業劃分,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771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1%,與上年持平。按照城市和農村劃分,2011年,由農村各部門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以現價計)的比重為43.9%,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一)主要農產品普遍增產,但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依然困擾著中國農業生產
2011年,中國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品全面增產,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呈現出多年未見的良好態勢。
2011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上年增加2473萬噸,增產4.5%,實現連續8年增產,大幅度提前實現了2020年糧食產能規划水平,而且增產幅度較大。2011年中國糧食增產表現出季季增產、三大品種同時增產、主產區增產顯著、單產提高對增產的貢獻大於播種面積增加的貢獻等特點。具體而言,夏糧產量12627萬噸,增長2.5%;早稻產量3276萬噸,增長4.5%;秋糧產量41218萬噸,增長5.1%。稻穀總產量突破2億噸,達到20078億噸,增長2.6%;小麥總產量11792萬噸,增長2.4%;玉米總產量19115萬噸,增長8.2%。玉米大幅度增產使中國糧食生產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2011年,中國13個糧食主產省的糧食產量達到43422萬噸,比上年增加2238萬噸,增長5.4%,占全國增產總量的90.5%。全國糧食單產達到5166公斤/公頃,比上年提高192公斤,增長3.9%,因單產提高增產糧食2127萬噸,對增產的貢獻率為85.8%;糧食播種面積為1105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69.6萬公頃,增長0.6%,因播種面積增加增產糧食346萬噸,對增產的貢獻率為14.2%。
2011年,中國棉、油、糖、果、菜、茶、煙等經濟作物實現新世紀以來首次全面增產。棉花生產終止了連續3年下滑的局面,產量達到660萬噸,比上年增長10.7%;油料生產保持連續4年增長,產量達到3279萬噸,增長1.5%;糖料生產停止連續2年下滑的趨勢,產量達到12520萬噸,增長4.3%。蔬菜面積、單產、總產同步增長,產量6.77億噸,增長4.0%。水果產量1.42億噸,增長8%。棉、糖、菜、果、茶五大經濟作物實現產值1.83萬億元,增長14.4%。
2011年,中國肉類總產量7957萬噸,比上年增長0.4%。其中,豬肉產量5053萬噸,下降0.4%;牛肉產量648萬噸,下降0.9%;羊肉產量393萬噸,下降1.4%。年末生豬存欄46767萬頭,增長0.7%;生豬出欄66170萬頭,下降0.8%。禽蛋產量2811萬噸,增長1.8%。牛奶產量3656萬噸,增長2.2%。2011年,中國畜禽養殖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平均,出欄1頭100公斤重肥豬的平均利潤約400元,每隻蛋雞的平均利潤約30元,1頭年產奶5噸的奶牛的平均利潤約2100元。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中國肉類產量增長速度與前幾年相比有較大幅度回落,甚至三大肉類品種產量下降,是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值得關注。除了生產的周期性波動外,畜產品特別是肉類產品價格大幅度波動導致生產預期不穩定,以及生產成本增加,生豬生產正在由小規模農戶飼養向規模化飼養轉變,傳統畜牧業正在向現代畜牧業轉型,也是導致肉類產量增長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中國水產品產量達到5600萬噸,比上年增長4.2%。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4026萬噸,增長5.2%;捕撈水產品產量1574萬噸,增長1.9%。
2011年,中國木材產量為7272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1%。
2011年,中國遭受了較多的極端災害性天氣的不利影響,尤其是冬麥區冬春連旱、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西南地區嚴重乾旱,但是,對農業生產有利的氣候條件是大範圍的,而對農業生產不利的氣候條件是局部的和階段性的,因此,2011年中國農業氣候條件好於常年,並明顯好於上年,農作物受災程度明顯降低。
(二)農業投入增加和農業技術水平提高,對中國農業增產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撐作用;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較大
2011年,在中國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農林牧漁業投資6792億元,比上年增長25%,但僅占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總額(301933億元)的2.2%;農戶固定資產投資9089億元,增長15.3%,僅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11022億元)的2.9%。由於無法獲得分行業的農戶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但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額相對較小,而且農戶固定資產投資中僅有一部分屬於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因此,可以推斷,全社會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及其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的比重也不會高,比重不會超過5%,遠低於第一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說明第一產業並不是對社會投資吸引力很高的產業。
相比之下,農業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社會發展所具有的正外部性,使得政府農業投資的意義凸顯。2011年,隨著中央出台以加快水利改革和發展為主題的“一號檔案”、召開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中央和地方大幅度增加了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僅2010~2011年冬春,全國就累計完成投資2163億元,較上年增長43.8%。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81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21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比重也首次超過50%。
與此同時,良種、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玉米地膜覆蓋等農業關鍵技術措施落實情況良好。201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5%;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35%以上。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7億千瓦,比上年增長4.5%;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4.5%,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連續6年增幅超過2個百分點。
近年來,中國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在巨觀層面,農業生產不斷向優勢產區集中,這是隨著經濟發展資源不斷最佳化配置和農產品流通不斷發達的必然結果。在微觀層面,農戶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程度也不斷提高。有三個方面:第一,專業化程度很高、生產規模較大的專業生產大戶陸續出現;第二,由於勞動力緊張等原因,大量農戶的農業生產結構變得越來越單一,以致於在一定區域內(例如同一個村莊)農業生產結構也越來越單一;第三,農戶農業生產環節通過外包實現專業化作業。相對而言,微觀層面的農業生產專業化對於中國農業發展更具根本性的意義。它不但沒有動搖中國農業家庭經營的微觀基礎,還有效解決了農業勞動力數量短缺和素質不高,農地流轉不暢從而規模經營難以實現,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不力等困擾中國農業發展的難題。特別是以生產環節外包為主要內容、以市場化為主要手段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是對傳統意義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突破和補充,它與微觀層面的農業生產專業化相輔相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每年轟轟烈烈的農機(主要是收穫機械)跨地區作業。2011年,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2.7萬個,比上年增長23%。
2011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比上年上漲11.3%,侵蝕了農產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好處。其中,產品畜價格上漲37.7%,化肥價格上漲13.3%,農用機油價格上漲10.8%。
(三)主要農產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價格波動較為劇烈,生產成本上升成為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
2011年,中國主要農產品普遍增產,特別是糧食“八連增”,庫存充裕,加上部分農產品進口,因此,在總量上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基本可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以糧食三大品種為例,不考慮淨進口因素,它們都呈現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其中,2011年,中國稻穀產量20079萬噸,相應地,2011/2012年度大米供給量可達14003萬噸,比上年度增長2.2%,而同一年度國內大米消費量預計為13794萬噸,比上年度增長1.9%;小麥產量為11792萬噸,而2011/2012年度國內小麥消費量預計為11125萬噸;玉米產量為19175萬噸,比上年增加1450萬噸,而2011/2012年度國內玉米消費量預計為177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25萬噸。
然而,2011年,在供給有保障的情況下,中國農產品價格卻出現了明顯的上漲,由此也帶動了統計意義上的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2011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8%,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6.5%。分行業看,種植業產品、林業產品、畜牧業產品、漁業產品生產價格分別上漲7.8%、14.9%、26.2%、10.0%;分產品類別看,糧食、油料、糖料、生豬生產價格分別上漲9.0%、12.1%、25.5%、37.0%。從2011年年內中國農產品價格走勢看,它總體上呈現出逐月走高的趨勢,這與國際農產品價格“沖高回落”的“倒U型”曲線走勢明顯不同。
在2011年中國農產品價格一片“漲”聲中,棉花生產價格卻比上年下降20.5%,似乎能夠比較正常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實際。2011年,中國棉花增產10%以上。同時,受2010年國際棉花價格暴漲的影響,2011年,全球棉花產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下降。在國家儲備收購的支撐下,國內棉花價格相對穩定,進口變得有利可圖,於是,從9月份開始,棉花進口數量明顯增加。國內增產和進口增加二者疊加,國內棉花供給量顯著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紡織品需求受到抑制,國內以產品出口為導向的棉紡企業對棉花需求不足。在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情況下,2011年,中國棉花價格較上年大幅度下降。
對於中國農產品價格持續波動,現有研究從不同角度予以解釋,包括通貨膨脹的影響、貨幣供給增加對農產品價格變化影響的“超調”現象、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衝擊、投機炒作的作祟,但是,供求關係變化和生產成本變動仍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具有最強的解釋力。
近年來中國多數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都是生產成本。以糧食生產為例,2011年,僅每畝物質投入(不包括人工費用和土地成本)就達到323元,比上年增長13%,如果考慮人工費用和土地成本,特別是快速上升的勞動力和土地的機會成本,那么,每畝糧食生產成本將會更高、增長更多。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直接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實際上,在農產品價格、農業生產要素價格和農民生活消費價格之間形成了輪番上漲的循環。
農產品生產成本持續上升推動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使得中國農業進入“高成本時代”,有其必然性。首先,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城市化和工業化,農業資源越來越稀缺,農業資源成本上升;其次,為緩解資源稀缺並提高農產品產量以滿足社會不斷增加的需求,農業生產越來越依賴物質投入和技術投入;第三,物質投入出現報酬遞減,迫使物質投入不斷增加;第四,物質投入和技術投入的質量也不斷提高。因此,農業越來越依賴高投入,帶來高成本和高價格。而農產品價格上漲往往趕不上生產成本上升,所以,儘管農產品價格上漲,但農業收益增長並不多。為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降低生產成本,政府就採取對農民高補貼的政策,對農業實行高保護。由此形成農業發展高投入、高成本、高價格、高補貼、高保護的內在邏輯。農產品價格理性、溫和的上漲,可以看作通過市場手段反哺農業的一種形式。
2011年,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四)農產品貿易繼續增長,但逆差繼續擴大並創新高
2011年,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55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進口948.7億美元,增長30.8%;出口607.5億美元,增長23%。貿易逆差為341.2億美元,比上年擴大47.4%。
從貿易產品結構看,2011年,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全部淨進口,稻米、小麥、玉米進口量分別為59.8萬噸、125萬噸、174.5萬噸,出口量則分別為51.5萬噸、4萬噸、13.6萬噸;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等土地密集型農產品仍然是中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進口保持在較高水平,分別達到5264萬噸、336.3萬噸、779.8萬噸、291.9萬噸,而它們出口量都不大,因而淨進口量都較大;畜產品依然保持淨進口的態勢,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是134億美元和59.9億美元;蔬菜、水果、水產品依然保持淨出口的態勢,出口額分別是973億美元、479.5億美元、177.9億美元,進口額分別是16.7億美元、341.8億美元、80.2億美元。從貿易市場結構看,2011年,中國在保持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拓了東協、南美、西亞、非洲等新興市場,農產品貿易市場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具體而言,按照貿易額大小排序,以國家和地區為統計對象,中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依次為日本、美國、中國香港、韓國、印度尼西亞、德國和俄羅斯;農產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依次為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
2011年,中國農產品貿易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三大糧食品種同時淨進口,其中,稻米和玉米進口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4%和11.5%,儘管淨進口量不大,但發生在糧食產量“八連增”的背景下,說明進口主要是為了解決國內部分糧食品種的結構性供需不平衡。第二,大豆進口量自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與上年比降幅為3.9%;食用植物油進口量也有明顯減少,與上年比降幅更是達到15.5%。這說明,中國食用油脂類產品的需求與供給趨於新的平衡關係,其國內生產與進口也趨於新的平衡關係。第三,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使得農產品進出口金額的變化幅度超過農產品進出口數量的變化幅度,甚至出現農產品進口或出口數量下降,但進口或出口金額上升的現象。上述中國大豆和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分別下降3.9%和15.5%,其進口金額卻分別上升19.0%和28.0%。2011年1~12月,中國農產品出口價格同比指數為114.6,物量同比指數為96.8;同期,農產品進口價格同比指數為125.3,物量同比指數為91.2。這說明,農產品國際貿易價格的上升幅度明顯超過農產品國際貿易數量的上升幅度。
(五)鄉鎮企業平穩發展,但鄉鎮企業轉變發展方式仍需加快
2011年,中國鄉鎮企業平穩發展,自身結構明顯最佳化,企業規模層次、三次產業比例、區域發展格局等都更趨合理。鄉鎮企業吸納新增就業人員超過240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工資性收入達到2400元,比上年增加310元。
鄉鎮企業各主導產業中,農產品加工業增長強勁,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鄉鎮工業增加值891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增加值20100億元,增長13.2%;鄉鎮第三產業增加值29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提高到1.8∶1,食品工業產值占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的比重從2010年的44.3%提高到46.1%。
鄉鎮企業出口貿易增速提高。2011年,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12.3%,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
雖然2011年規模以上鄉鎮企業產值突破14萬億元,增速超過20%,遠高於鄉鎮企業平均增長速度,但是,規模以上鄉鎮企業就業人員只有1800多萬人,說明絕大多數鄉鎮企業仍然規模偏小。再考慮到近年來鄉鎮企業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上升,鄉鎮企業轉變自身發展方式更加迫切。
(六)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增加,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城鎮人口比重首次超過50%,城鎮化面臨新挑戰
2011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長3.4%;本地農民工9415萬人,增長5.9%。從農民工個體特徵分布看,男性農民工占65.9%,女性占34.1%。農民工仍以青壯年為主,但4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這既是應對“民工荒”中農民工結構性短缺(即年輕農民工相對供給不足)問題所出現的新趨勢,也與農民工在省內就業比重上升有關。從農民工地區分布看,雖然2011年東部地區農民工為1億人,占農民工總量的42.7%,但近年來在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重持續下降,而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吸引了大量農民工。2011年,中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快於東部地區。從農民工流動方式看,在省外務工的農民工人數減少,改變了多年來跨省流動農民工比重大於省內務工農民工比重的格局,但外出農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從農民工輸入和輸出省份看,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是2011年農民工輸入前五位的省份,吸納了全國半數的農民工;廣東、四川、河南成為農民工輸出前三位的省份。從農民工就業的行業分布看,2011年,農民工從業仍以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為主,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明顯提高。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占36.0%,建築業占17.7%,服務業占12.2%,批發零售業占10.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6.6%,住宿餐飲業占5.3%。
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首次突破2000元,比上年增加359元,增幅為21.1%。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收入差距縮小,其中,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2053元、2006元和1990元。農民工工資持續較快增長,使得中國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會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2011年,在中國人口結構方面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1.3%。這也意味著,中國有近三成的農業戶籍人口居住在城鎮,他們大多處於“半城市化”狀態,難以像其居住地的非農戶籍人口那樣分享到城市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待遇,面臨著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障覆蓋不足等困境。
(七)農民收入水平繼續快速提高,但農村消費市場仍需進一步開拓
2011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長17.9%,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11.4%,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人均家庭經營收入3222元,比上年增加390元,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2520元,增加289元,增長12.9%;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純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長16.7%。人均工資性收入2963元,增加532元,增長21.9%。人均財產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增長13%。人均轉移性收入563元,增加110元,增長24.4%。
從收入結構看,2011年,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是46.2%、42.5%、3.3%和8.0%。
從收入的增長結構看,2011年,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增長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的貢獻份額分別是36.9%、50.3%、2.4%和10.4%。可見,工資性收入增長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貢獻最大。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農民工工資水平上漲較多,2011年,有25個省(區、市)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幅度大體在20%左右。家庭經營收入的貢獻次之,其中,農業收成好、農產品價格高,是第一產業純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即使這樣,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仍然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而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政策全面推進的影響,農村居民轉移性收入也快速增長,增速比上年提高10.6個百分點。
2011年,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距略有擴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基尼係數由上年的0.3783上升到0.3897;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由2010年的3.23∶1下降到3.13∶1。
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221元,比上年增加839元,實際增長12.6%,略高於人均純收入的增長幅度。其中,食品消費支出2107元,增長17.0%;衣著支出341元,增長29.3%;居住支出962元,增長15.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309元,增長32.0%;交通及通信支出547元,增長18.6%;文教娛樂支出396元,增長8.1%;醫療保健支出437元,增長34.0%。從巨觀統計數據看,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919億元,比上年增長1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9552億元,增長17.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4367億元,增長16.7%。不但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幅度低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幅度,而且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2%,遠遠低於鄉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
二、農村政策落實、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和農村改革
2011年,中國政府繼續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使多年來行之有效的農村政策維持了良好的慣性;同時,為應對一些突發情況,及時出台一些針對性很強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強有力的支持下,中國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農村改革繼續穩步推進。
(一)中央財政“三農”支出繼續增加,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繼續加大;但財政“三農”支出規模仍需擴大
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達到10408.6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3%,略低於當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24.8%的增長速度。中央財政增加了對種糧農民的各項補貼的規模,補貼品種和範圍進一步擴大;落實生豬生產補貼政策,支持提高畜牧良種化水平;大幅度增加了對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規模,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產創建試點;進一步完善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體制機制,並增加投入;針對近年來農產品市場波動劇烈、農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加大了對蔬菜流通經營的扶持力度,促進農產品現代流通加快發展。其中,種糧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四補貼”的總規模達到1406億元,比上年增加180億元;對糧油生產大縣的獎勵資金增加到225億元,比上年增長21.6%;用於農村貧困地區使貧困農民直接受益的綜合扶貧投入約2272億元。
雖然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如果以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占公共財政總收入的49.5%和50.5%[1]估算,中央財政“三農”支出已相當於中央財政收入的1/5,遠超過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1/10左右的比重,但是,考慮到財政“三農”支出是寬口徑的統計指標,其受益範圍不限於農業而是整個農村,而中國農村居民仍然占到總人口的將近一半,加上農業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以及財政“三農”投入的歷史欠賬,所以,財政特別是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還需要進一步增加,使用效率也需進一步提升。
(二)應對農村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出台強針對性和短期性的政策措施;但一些涉及農村經濟長遠發展的政策需要長期化和常態化
2011年,在小麥遭遇冬春連旱時,中央財政在已經安排各項涉農資金的基礎上,再安排129億元資金支持糧食生產和抗旱工作。此外,中央財政共向受災較重地區下撥農業救災資金34.8億元,充分調動了地方和農民抗災救災的積極性,有效減輕了各種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247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絕收面積289萬公頃,下降40.5%。農作物受災面積是2006年以來最輕的,成災面積是2005年以來最少的。2011年,國家大幅度提高了主要糧食品種的最低收購價格,小麥、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每50公斤分別提高5~7元和9~23元;繼續對玉米、大豆實行臨時收儲政策;為穩定棉花生產、保護棉農利益,國家還實施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
上述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快速增長。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農業災害年年發生,農產品價格年年波動,有關抗禦自然災害和穩定農產品市場的政策,應成為長期性的農業政策;而展望未來,中國農產品價格或許已經進入長期上漲的通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更應建立農產品生產成本、農產品價格與農業補貼之間的聯動機制。
(三)農村社會事業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發展,但社會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
2011年,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農村醫療、養老、低保、教育等社會事業在前幾年從無到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23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70%,農村居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的試點病種範圍有所擴大。截至9月底,2646個縣(市、區)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居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與率為9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總額為1114億元,受益8.4億人次。2011年,國家決定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覆蓋面擴大到全國60%的地區,試點地區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32643萬人。2011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投入進一步增加,中央財政對農村低保對象每人每月增加12元補助,補助標準比上年提高10%以上,享受低保的人口數量增加。2011年,大多數地方提高了農村學校公用經費標準;從秋季學期起,國家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試點,並提高中西部地區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
2011年,國家制定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以此作為今後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綱領性檔案。該《綱要》明確提出,要將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新時期扶貧開發的“主戰場”;到2020年,要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11月,國家將農村扶貧標準提高到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按照新標準,年末農村扶貧對象為12238萬人。
2011年,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641萬人,比上年增加5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6837萬人,增加537萬人;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工4140萬人,增加856萬人。但是,參加上述三項社會保險的農民工人數占農民工總數的比例仍然不高。
(四)農村改革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推進,但關鍵領域改革仍有待突破
2011年,以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推進。全國共有33631個鄉鎮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改革,占鄉鎮總數的98%;有27個省(區、市)對1080個縣實行了財政直接管理;29300個鄉鎮實現了“鄉財縣管”。
2011年,從2008年起全面鋪開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完成26億畝集體林地確權,占全國集體林地總面積(27億畝)的96%。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明晰產權的任務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在深入,扶持集體林業發展的財政、金融、社會服務等政策措施不斷健全完善。有26個省(區、市)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56億元,森林保險試點省份擴大到9個,保險保額達到1602億元。
2011年,農村金融服務繼續改善,金融支農力度繼續加大。截至2011年6月末,全國已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615家。全年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66778億元,比年初增加10012億元。農村金融合作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及其增加額分別占同期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4.8萬億元)及其增加額(7.5萬億元)的12.2%和13.3%。
2011年,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國家出台了多項舉措。例如,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繼續貫徹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實行新的《土地復墾條例》,國土資源部在11個城市進行征地制度改革試點。
農村金融、農村土地等關鍵和重要領域的改革正在積蓄力量,尋求突破。
三、2012年中國農村經濟展望
2012年,從有利的方面看,支持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將保持穩定,特別是2012年中央“一號檔案”聚焦於農業科技,抓住了中國農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有利於中國農業的長遠發展,科技對農業增產的促進作用會進一步提高;農業氣候條件有望繼續好於上年,而且隨著近年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主要農產品價格維持在較高的價位,特別是畜牧業較高的獲利水平,將會刺激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從不利的方面看,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大,但同時又面臨著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的壓力,國際經濟也將繼續不景氣,這些因素會壓縮農產品需求,擠壓農業的獲利空間,減少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就業機會。綜合兩方面的因素,2010年,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將面臨較好的環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農產品中,糧食產量將穩定增長,增產將主要來自單產水平的提高;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等也將增產。但是,受供大於求的影響,棉花將有所減產。肉類將普遍增產,幅度高於上年。隨著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奶類也將增產,且增產幅度加大。水產品也將增產。
由於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上年增產,庫存充裕,而且預期2012年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將增產,加上國家對農業的巨觀調控能力增強,2012年,國內主要農產品供給完全有保障。然而,考慮到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仍會上漲,但幅度小於上年,勞動力等資源的成本也在增加,所以,2012年,國內農產品價格仍然會繼續上漲,不過,上漲幅度比上年有所回落。此外,並不能排除個別農產品價格短期較為劇烈的波動。
2012年,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將繼續增大,但考慮到國內主要農產品供過於求以及國際農產品價格有可能疲軟,貿易逆差會有所縮小。
在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方面,2012年,非農就業農村勞動力數量將繼續增加,但增加數量難以達到上年的水平。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將保持上年的基本格局,即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選擇省內轉移就業。農民工工資水平將有所提高,但在連續幾年提高后,也難以達到上年的幅度。
2012年,農村居民收入將保持較高的增長幅度,但增長幅度略低於上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有可能躍過7000元檔次而直接躍入8000元檔次。(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責任編輯:曉 晨)
[1]2011年,中國公共財政總收入為10374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首次超過中央財政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