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光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省榮昌市
- 出生日期:1936年6月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 代表作品:《老師》、《希望》等
簡介,作品特色,代表作品,西去列車,綠色邊疆,慈母手中線,作品欣賞,
簡介
1936年6月,陳光健出生於四川省榮昌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留學美國,是位橡膠專家。陳光健11歲隨父母到上海讀書。1949年全國解放,陳光健年滿13歲,準備擇校上中學。因她自幼喜歡畫畫,她的堂姐(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曾是中共地下黨員)就介紹她去上海虹口讀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育才中學,讓她開始接受美術專業教育。從此,陳光健走上了這條她終生熱愛並成全了她生命的美術道路。1953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58年畢業至今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曾任中國畫系系主任等職。在教學之餘,堅持創作了不少工筆畫作品,1964年創作《窯洞國小》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後又連續創作一系列工筆畫作品,主要作品有:《老師》、《希望》、《秋色》等。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西去列車》獲國家優秀作品獎。同年,另兩幅作品《友情》和《愛灑人間》在全國年畫展中亦獲國家三等獎。以後不斷有作品問世,併入選全國性畫展,有的亦獲獎。1989年全國第七屆美展入選《旱鴨子》。1994年全國第八屆美展入選作品《綠色邊疆》、並被評為全國優秀作品展中的獲獎作品。 《彎彎小路》、《遠方來客》均入選中國工筆畫協會的全國工筆畫展,《跳呀跳》入選全國第十屆亞運會美展等。《慈母手中線》獲全國教師美展優秀獎。
在對外文化互訪和國際文化交流中,1983年陳光健受國家文化部委派出訪智利、並有兩幅作品參加國際藝術節展出。1987年與著名中國畫畫家劉文西在新加坡舉辦夫婦二人中國畫作品聯展。1988年夫婦二人出訪加拿大並參加“四人中國畫作品聯展”,在多倫多、溫哥華兩地展出。在多次國際文化交流中,陳光健畫筆又涉足中國古典漢唐樂舞,並畫了不少中國各民族舞蹈。她的這些作品,先後到日本、香港、美國、印度、尼泊爾、澳大利亞等畫家與地區展出,並為國外博物館收藏。1996年又應邀赴台灣中華工筆畫學會作學術交流與訪問。
作品特色
陳光健的作品,畫風嚴謹而不呆滯,活潑而不俗氣,長於用線,優美而有節奏。她的工筆人物創作努力捫觸生活的心音,捕捉時代的脈搏。對人物審美,注意富有生活情趣和個性內涵。她的舞蹈人物畫風流多姿用筆灑脫。她希望通過作品激起人們對生活的信心,對生命的愛。
代表作品
陳光健的作品更多地是去表現人類永恆的人性美。其作品充分發揮中國傳統工筆畫技巧,畫風嚴謹,長於用線。對人物審美取向上,注意表現時代感和生活情趣,塑造人物個性追求深刻內涵。
西去列車
《西去列車》是陳光健1984年創作的反映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這一年的春天,48歲的陳光健從西安登上由上海開往新疆的列車,去西部體驗生活。三天旅途生活,她以職業畫家那種敏銳的觀察力,迅速捕捉那些撞擊她心靈的生活素材和美好瞬間。同年七月,她創作出《西去列車》。畫面截取火車車廂一角,上中下三個鋪位,概括表現去開發大西北的老中青三種不同類型人的神態:下鋪是南方一位老工程師舉家西遷;中鋪是一位復轉軍人帶著小女兒回歸鄉里;上鋪則是一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正學英語。他們神情各異,但躊躇滿志,要去西部乾一番事業的目標是共同的。《西去列車》是那個時代人們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曾榮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併入選中國美協主編的20世紀百年中國畫精典作品。
綠色邊疆
《綠色邊疆》一畫是陳光健1990年帶研究生去新疆塔吉克族深入生活所作。畫面中一架獨具塔吉克民族風俗物色的嬰兒吊床掛在院前樹叢邊,乖巧的嬰兒躺在上面,吃著手安靜地望向天空。年輕的媽媽在綠蔭下低頭編織著美麗的繡品。作者營造這樣一幅溫馨、幸福的塔吉克人生活的畫面寓意是什麼呢?陳光健說:“在新疆你走到哪裡,到處見到的是赤熱戈壁和黃沙,或敗落的古城殘垣。而一旦有一片綠色,必定是村落或牧場,那裡會洋溢著人們的歡笑和琴聲。於是我腦海里深深鐘愛著綠色。當內地人民關注邊疆穩定不穩定時,我以畫家的眼睛帶回這幅《綠色邊疆》,希望觀眾從審美愉悅中,還能領悟點什麼。”此作品曾於1994年第八屆全國美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
慈母手中線
《慈母手中線》創作於1994年,是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一幅作品。畫面上是一個兩三歲的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蹶起小屁股讓媽媽給她縫綴褲扣。最有趣的是小姑娘用她那雙俏皮的眼睛顛倒著看我們這個世界。一看到這就讓人忍俊禁。這是女畫家在生活中偶然捕捉到的素材,也正因為她的慧質蘭心才創作出這樣一幅精品。此作曾參加國家教委舉辦的全國教師美展,獲優秀作品獎。
作品欣賞
部分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