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海(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測量工)

陳兆海(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測量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兆海,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測量工。

2022年3月,獲得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稱號

2022年8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海底的“測量尖兵”·陳兆海》播出。

基本介紹

  • 主要成就: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 職務:測量工 
工作經歷,27年測量點和線,讓儀器站穩海底,獲得榮譽,

工作經歷

1995年從天津航務技工學校測量試驗專業畢業後進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工作。
2004年,參建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

27年測量點和線

個子不高、臉龐黝黑的“粗人”陳兆海,幹著一項“細活”。
3到5厘米,這是陳兆海眼中無數個不能超過偏差的數據。30萬噸級礦石碼頭、首座航母船塢、大連跨海大橋、大連灣海底隧道……人們眼中震撼人心的奇蹟,在他眼中是無數個點線交織。
0.5秒,這是陳兆海所使用全站儀的精度。船上、橋上、隧道里,他習慣閉上左眼、用右眼觀測數據,多年來成了“大小眼”。每一個工程項目,他都是帶著儀器第一個進現場做開工前施工放樣,等到工程全部竣工驗收合格了,最後離開。
2004年,陳兆海參建的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進入大幹階段,當年還沒有使用GPS技術,只能用“打水砣”的方式來檢驗基床平整度,為了在一個月僅有兩次的大潮中安裝更多沉箱,他常常一連幾天吃住在海上,最長一次在沉箱上待了26個小時。
40多斤的“測深水砣”,每天要扔上百次,而且必須追著海流一路小跑出去。深冬,冰冷狂暴的海風打在身上,陳兆海的眉毛和鬍子結滿冰霜,濺起的海水將衣前襟凍成了“冰甲”。
受水流、水深及尺深形變等因素影響,測深讀數時間必須在配重觸及海底的2、3秒內完成,最佳讀數時間不足1秒,常人根本來不及反應。不服輸的陳兆海一練幾個月,把所有工閒時間全部拿來練眼力和反應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讀數方法練成了肌肉記憶,靠人工測量將沉箱水下基床標高精度控制在10厘米以內。
陳兆海為水下基礎施工提供的準確數據,保證了沉箱安裝的高效推進。該工程最終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讓儀器站穩海底

2018年初,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啟動,海況地質十分複雜,多礁石多溶洞。作為我國在嚴寒海域建設的首條沉管隧道,要求超差精度為5厘米,而首次水下掃測數據與現有基床整平驗收數據比對相差10厘米。
“當時使用的是二維單波束測深系統,一條小魚吐出的泡泡都會影響測深結果”。陳兆海前往設備生產廠家調研,到港珠澳大橋項目和深中通道項目現場學習。多方奔走後,引進了一套可以三維掃測的多波束設備。
有了“金剛鑽”,陳兆海和工友們信心倍增。此時,新問題出現了。海底隧道施工環境遠不如陸上安穩,風浪顛簸是常態,極大影響了多波束設備的精準度。
“儀器不能自控水平,我們可以幫它‘長’出手腳”。受摺疊傘啟發,陳兆海提出為多波束系統的五個分部儀器定做連線架的想法。
他拉著測量和機務班組分析換能器、姿態儀、主副天線和輔助感測器等儀器之間的幾何關係,研究支架的長度和材質。4個月裡,材質從角鋼、鍍鋅鐵管換到不鏽鋼方管;支架的長度從3米、2.7米再換到2.5米,多次改進後,終於研發出一款可拼接、適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連線器,讓儀器長出了抓住船舷和站穩海底的“手腳”。
10厘米、7厘米、5厘米……連線器穩定後的測量效果一路精準。單波束6小時的工作量,多了手腳的多波束設備僅需30分鐘。“只要你想乾,沒有幹不成的事!”說起技術創新,陳兆海語氣堅定。

獲得榮譽

2020年1月10日,授予第二批“遼寧工匠”榮譽稱號。
2020年5月12日,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22年3月2日,獲得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