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興(攝影家、作家、導演)

陳傳興(攝影家、作家、導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傳興,1952年出生於台北,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2012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勛位(軍官勳章),在退休前是台灣地區清華大學副教授。他長期耕耘美學、哲學、精神分析與影像論述等領域,同時是攝影家、藝術評論學者、作家與電影創作者,曾是文學紀錄片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總監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傳興
  • 出生地:台灣地區 
  • 出生日期:1952年 
  • 畢業院校: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 
  • 職業:攝影家、作家、導演 
  • 主要成就:法國藝術與文學勛位(軍官勳章) 
  • 擔任職務: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台灣清華大學副教授, 
人物生平,代表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陳傳興在攝影、電影、學術方面均有建樹。2012年,他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與文學勛位——軍官勳章”。
攝影
在陳傳興高中時,家人給他買了一部柯尼卡相機,隨後他又買了一台尼康,開始學習膠片沖洗,走上了攝影之路。陳傳興走遍了台灣地區,拍下了各個角落,包括觀音山、蘭嶼等。
1976年6月在台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後,當年9月,陳傳興便到了巴黎,念了不到一年的語言學校後,他於1977年考取了錄取率極為低,且曾培養過雷諾瓦、羅丹等藝術大師的法國國家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學習攝影—錄影動畫。
“螢與日”攝影展“螢與日”攝影展
2019年11月1日,展覽“螢與日——陳傳興攝影展”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展覽由顧錚擔任策展人,展出陳傳興珍藏了四十年、精心挑選的136件珍貴銀鹽原作照片。
電影
陳傳興師承法國電影理論大師克里斯蒂安·梅玄(Christian Metz),2012年他曾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勛位(軍官勳章)。同時他也是將法國文學、哲學和精神分析、電影理論引入華語世界的主要推手,並作為導演拍攝了《如霧起時—鄭愁予》、《化城再來人—周夢蝶》兩部影片,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2020年 9月,電影總導演陳傳興執導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全程4K拍攝,曾入圍2020年上影節金爵獎紀錄片單元,並在北影節進行展映。
電影總導演陳傳興執導紀錄片《掬水月在手》電影總導演陳傳興執導紀錄片《掬水月在手》
學術
陳傳興在出版行業,繼續將他在法國受到的精神指引發揚光大。1998年,陳傳興創辦了“行人出版社”,大力引介翻譯法國當代文化思想書籍,像以佛洛伊德思想為核心的精神分析經典《精神分析辭彙》,福柯的《邊緣思維》,莫里斯·布朗修 的《黑暗托瑪》,蕭沆的《解體概要》等。2012年,他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與文學勛位——軍官勳章”,肯定他在文化交流上的貢獻。
2006 年,著作《道德不能罷免》出版(如果出版社,台北)
2009 年,著作《木與夜孰長》出版(行人出版社,台北)
2009 年,著作《銀鹽熱》出版(行人出版社,台北)
2015年,著作《銀鹽熱》在大陸地區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影視類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20-7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金爵獎掬水月在手提名

人物評價

數碼時代取代銀鹽時代的過程,從世紀之交開始至今,已逐漸接近尾聲。在當下來探討銀鹽時代的結束,並非一個新鮮話題。在陳傳興看來,數碼時代使攝影的發展出現了兩個極端:一是連手機都可以隨時拍隨時傳上網路的當下,帶來了影像的民主化時代,另一個極端是走向對古典銀鹽傳統的追求和堅持,進入了一個更具手工藝精神的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