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民居士

陳健民居士,湖南長沙攸縣人,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出生。幼年讀私塾,受傳統儒家教育,及長,畢業於長沙師範學校。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曾在湖南省教育會任秘書數年,後來還擔任過中學教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健民
  • 籍貫::湖南省
  • 出生地::長沙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04年
  • 職業::其他
概述,簡介,國外生涯,

概述


陳健民居士
陳健民居士,湖南長沙攸縣人,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出生。幼年讀私塾,受傳統儒家教育,及長,畢業於長沙師範學校。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曾在湖南省教育會任秘書數年,後來還擔任過中學教員。
陳健民居士陳健民居士

簡介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健民由湘入川,以後是他訪師修道的時間,不曾參加社會工作。健民學佛頗早,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四月,太虛大師自歐美弘化歸來,九月回到一別數年的武昌佛學院,為研究部學員講〈大乘宗地圖〉及〈研究佛學之目的〉。繼而湖南省主席何鍵,禮請大師赴湘弘法。大師於九月底偕唐大圓、劉徹如等抵長沙,先後在中山堂、師範學校等處作多次佛學演講。時,健民在省教育會任職,以此因緣,皈依太虛大師座下。自此他深入經藏,研究經論。他初修淨土,影響到他夫人也學佛修行,二人分房而居,成為名副其實的淨侶,過著在家身分的出家生活。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以戰爭延及湖南,自湘入川,開始了他訪師修道的生活。在重慶,他從修行境界頗深的袁煥仙學密乘,繼而到西康住了八年,曾修學藏密中的紅教、白教、黃教、薩迦教等各派的理論與行持;先後禮多位密宗上師為師,受過百次以上的密宗灌頂。

國外生涯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民國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中印交通恢復,復遠赴印度,隱居於西孟加拉的卡林姆邦(Kalimpong West Bengal),潛修二十五年。所謂潛修,是不欲人知的修持。古語「志士入山恐不深,人知已是負初心。」健民並沒有以「潛修」而自我宣傳。但在他閉關苦修二十年後,卻為一位英國的史塔毗拉法師(Ven.SangharakshitaSthavira)所發現。這位史塔毗拉法師,是英國「西方佛教教團之友」的主持人,一九六六年他與夥伴到印度行腳參訪,在卡林姆邦山林中發現了這位閉關潛修的中國人。史塔毗拉參訪過這位修苦行的佛教徒後,使他大為驚奇的是這位苦行者不但有過人的毅力,並且對佛教理論也極為通達。這位修行者雖以修密為主,但對禪宗、淨土、華嚴等宗的理論無不熟諳。尤其使史塔毗拉法師敬佩的是,這位沒有讀過大學的修行者,居然通達英語,能說能寫。史塔毗拉法師於敬佩之餘,決定把這位修行者的經驗介紹給西方世界。他多次的定期錄音訪問後回到英國,將資料撰寫一本英文著作《佛教禪法》(BuddhistMeditation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於一九六七年問世了。自此,這位瑜伽行者的陳健民居士,始為世人所知。未久,陳居士出關,應邀到美國弘化。
健民居士在印度二十餘年苦修,修了些什麽呢?在他答覆張澄基教授的一封信中,可略見端倪∶
(復澄基先生論修習功夫事)..岩處苦練,屍林夜修,雪山習定..閉關之期,久暫兼有。中土三五載,西天廾餘年。蒲團七穿,草荐十易,夜起於子,晨興於卯。入夢則修知夢,就眠則修眠光,病之不休,貧之不罷,苦之不退,魔之不嫌。日則檢討,行於臨寢之前;月則反省,錄於統計之後。這只是行持,至於內證境界,則非外人所能知。
一九五○年,他在卡林姆邦山林處閉關,氣候燠熱潮濕,感染皮膚病,全身長滿頑癬,幾告體無完膚。他作詩自勉曰∶
山岩慣處濕侵膚,點綴癬瘡奚怪乎;
天語飛來蒙慰藉,平安成就古人無。
本來,修行那能沒有磨難呢?他安慰自己說∶「然余猶有舌未癬也,有心未癬也。」他發下大願∶「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病入吾身。」有詩曰∶
我也何能作藥王,聞聲知苦替呼娘;
願收天下諸人病,盡作吾身點點瘡。
這種願力,實是大菩薩行。
健民初抵美國,常和張澄基、沈家楨二居士在一起討論佛學。他們維持了近二十年的友誼,迄今沈家楨居士的書房中,猶保存有健民多冊手稿。
健民居士在美國弘化,遍及東西部各大城市,並且遠及加拿大、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也曾多次來到台灣,作佛學專題演講,並且為祈求和平、息災,以西藏密宗的傳統,在各地獻「寶瓶」──把各種神聖的、貴重的、經過加持之物,裝進特製的寶瓶中,放置在各種戰爭、災難、疾病侵襲之處,就能收到菩薩福蔭的作用。寶瓶有種種不同的名稱和作用,製作方式也不盡相同,瓶子有頂輪(瓶口)、喉輪(瓶頸)、心輪(瓶部上身)、臍輪(瓶身最大處)、密輪(瓶底),瓶子有如人的模樣,經過加持,可升華為天帝、龍王。陳居士所獻的,就是「龍王寶瓶」。包括台灣在內,陳居士生前所獻的寶瓶,已到達一四九號。後來繼承陳居士弘法事業的林鈺堂居士,仍繼續這項祈求和平息災的獻瓶工作。
陳居士以苦學自修的方式,精通英語,能以英語演說,以英文著書。他有多本英文著作,還寫了一百多種英文小冊,大量印行,散發給外國人閱讀。陳居士是將中國密宗與禪宗介紹給西方世界的人。早年,日本的鈴木大拙,把東方禪介紹給美國人;印度的摩哈里虛(maharishi),把印度的靜坐介紹給美國人。陳居士推廣的,是禪與密二者,且他個人數十年實修的經驗,尤勝於前二位。沈家楨居士對於陳居士的中英文著作,說過這樣的話∶「有很多話都不是僅靠熟讀經論,甚至深解理趣者所能宣說,而是數十年教理與山居修持實證經驗的總匯。」
陳老居士修的是具有神秘意味的密宗,但他演講或講經,從不輕談神通靈異境界。他於一九八○年發願,要講《淨土五經會通(即《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若心經》、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四十八次,與學佛大眾結緣。他為此編寫講義,繪製圖表,首先在舊金山美洲佛教會開講,每周日一次,五次講完。繼而在洛杉機菩提佛學社、紐約大覺寺、加拿大湛山精舍、馬來西亞馬國佛教總會等處,每年在數個不同的地方講。自一九八○年至八六年,七年之間講了四十三次,尚有五次未滿願,一九八七年又講了兩次,老居士示寂了。尚有三次,由林鈺堂居士於一九八九年、在奧斯汀及邁阿密等處講完,滿了老居士的大願。
老居士講經,有「九不」原則,即不收紅包、不化緣、不募捐、不受筵席、不受禮拜、不參觀、不游名勝、不拜訪名流、不收徒弟。出外講經,不論距離遠近,不安排休息時間,抵達後次日即開講,講完次日即離開,以免占用接待者的時間。講經所需的幻燈機及播音設備,如當地缺乏,他即自己攜帶。老居士一向著中式長袍,每次講經,不論寒璁,必著長袍,由此可見其敬業精神。
老居士一生特重超度幽靈和放生,他在印度時曾放生十餘萬命。在香港時,有一次以三艘小船載滿水族,一次放六萬命。在美國十餘年間,先後放生二十三萬餘命。他所到之處,附近如有墳場公墓,他即去修「三身頗瓦法」,以超度幽靈結緣。晚年,他的弟子林鈺堂博士陪他去。他們先後到過八十餘處墳場。陳老居士晚年,曾多次到台灣講經。他在金山安樂園倡建五輪塔,得到佛門人士熱烈回響,未久落成;後來又在五輪塔附近,建「幽冥鐘樓」,也早已建成。
老居士於一九八三年璁夏在菲律賓、台灣講經,以濕熱侵體,回美後以醫者治療不當,體力大衰。於一八八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在美國示寂,享年八十四歲。他晚年弘法事業的繼承者林鈺堂博士,遵照遺囑,建舍利塔於台北金山安樂園,位於五輪塔於幽冥鐘樓之間,靈骨於一九八八年九月十日奉安入塔。
老居士一生著作,文殊印經會輯為《曲肱齋全集》,由美國佛教會出資委託台灣慧炬出版社發行,贈送各界,皇皇巨著,數百萬言。青年時期曾在西康修密多年,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賓州大學任教的佛學家張澄基教授,在陳老居士所著《密宗灌頂論》序文中說∶
我學佛多年,參訪的老師和聞受的教法,自信也不算少。但是在一切的師友中,無人能超過我對陳先生的景仰與敬佩。陳先生的論著,不是淺識者所能了解,陳先生的成就與造詣,也不是等閒人所能窺測。陳先生的論著每每遠勝於漢族和西藏大德的著作。
由張澄基教授對陳居士的推重,可見其在理解與行持上的成就。
注∶(本文參考資料∶《曲肱齋全集》、藍吉富教授〈旅美佛教瑜伽士陳健民先生〉、林鈺堂博士《勸念佛》。)
一幅他的對聯:
雙木垂陰,承恩悉證菩提果;
林園憩影,見性宏開淨土蓮。
對聯撰於乙丑年(1949年),應是建寺不久時所作,聯首嵌寺名“雙林”,聯尾嵌建寺法師名“果聯”,工巧而不造作,妙手天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