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9年考入
中山大學中文系,1986年碩士畢業,留本校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工作。1994年獲中山大學博士學位。1998年起調任中文系教師。1999年任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副所長,2000年晉升研究員,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2003年轉聘為教授。
學術成果
主要著作
1、簡帛兵學文獻探論(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3、地域文化的構造與播遷:第八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編著,第二主編,
中華書局,2012年)
主要論文
1、《詩經》同義動詞說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86年第1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10期轉載)
2、《訓詁校勘札記》(《中山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3期轉載)
3、《古代稱謂行輩失序證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第3期)
4、《論先秦反義複合詞的產生及其偏義現象》(《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1期)
5、《古漢語指代詞同義連文說略》(《中山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9期轉載)
6、《車王府曲本語詞選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9年第4期)
7、《車王府曲本語詞札記》(《中國語文》1990年第3期)
8、《車王府曲本語詞扎零》(《中山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9、《讀書記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0年第6期)
10、《潮汕方言鼻化韻概述》(《台語文摘》第十八號,1991年)
11、《罵詈行為與漢語詈詞探論》(《中山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12、《先秦反義詞辨識》,《古籍整理與研究》第七期,中華書局,1992年)
13、《漢語“尤最”副詞的對立來源》(《語文研究》1994年第2期)
14、《〈古陶文字征〉訂補》(《中山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12期轉載)
15、《兵書新注商兌》(《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2期)
16、《簡帛兵學文獻軍術考述》(《華學》第一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 )
17、《銀雀山漢簡考釋三則》(《中國語文》1996年第1期)
18、《車王府曲本中的清代漢語若干語法成分》(《語文研究》1996年第1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8期轉載)
19、《甲骨文反義詞研究》(《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語言文字學》同年第9期轉載)
20、《戰國秦漢同形字論綱》(《於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21、《軍器及其題銘與簡帛兵學文獻》(《華學》第二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
22、《“義反音亦反”辨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6期,《語言文字學》1997年第9期轉載)
23、《〈孫子〉“命曰費留”正義》(《中國文化》第14輯,1996年)
24、《簡帛所見軍法輯證》(《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
25、《曾憲通先生學術成就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2期)
26、《銀雀山漢簡通假字辨議》(《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3期)
27、《同符合體字探微》(《中山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語言文字學》同年第11期轉載)
28、《〈潮汕方言詞考釋〉續貂》(《汕頭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29、《戰國楚簡考釋校議》(《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
30、《出土文獻與潮汕話詞語研究》(《潮學研究》第6輯,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31、《從簡帛文獻看古代生態意識》(《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2、《睡虎地秦簡核詁》(《中國語文》1998年第2期)
33、《銀雀山漢簡考釋十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出土文獻之於古漢語研究十年回眸》(《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4期,《語言文字學》1999年第4期轉載 )
35、《甲骨文字詁林》補遺(《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36、《出土戰國秦漢文獻中的縮略語》(《中國語言學報》第九期,商務印書館,1999年)
37、《雙聲字元綜論》(《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
38、《試論晚清學者對傳鈔古文的研究》(《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1999年)
39、 舊釋“折”及從“折”之字平議――兼論“慎德”和“悊終”問題(《古文字研
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
40、郭店楚簡識小錄(《華學》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41、《潮汕方言詞考釋》續貂之續(《第三屆潮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城出版社,2000年)
42、試論出土古文字資料之擬補(《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
43、秦漢簡帛補釋(《中國語文》2002年第1期)
44、新出楚系竹簡中的專用字綜議(《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45、商代甲骨文中的縮略語(《中國語言學報》第十一期,商務印書館,2003年)
46、戰國楚簡與傳世子書字詞合證(《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47、簡帛醫藥文獻考釋舉隅(第二作者,《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一期,2004年)
48、說“貘”及其相關諸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
49、《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饒宗頤”條(侯精一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曾憲通”條(侯精一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1、《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馬宗霍”條(侯精一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2、選堂先生與中山大學七十年(《華學》第七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53、讀上博藏簡第三冊零札(《華學》第七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54、出土戰國秦漢文獻中的吉祥語(《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周年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
55、簡帛醫藥文獻考釋拾遺(第二作者,《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
56、潮汕方言詞零箋(《方言》2005年第3期)
57、上博藏簡識小錄(見單周堯、陸鏡光主編《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58、讀上博藏簡第四冊零札(《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
59、簡帛文獻中的殘疾人史料及其相關問題(《2006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武漢大學,2006年)
60、出土古文字資料與變體字(《文字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書道學會,2006年)
61、戰國楚簡所見病名輯證(第二作者;《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
62、曾師經法先生學術成就述略(《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慶壽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
63、秦漢簡牘考釋拾遺(《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4、兩周金文中的縮略語(《中國語言學報》第十三期,商務印書館,2008年)
65、初讀《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華學》第九、十輯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6、上博簡考釋掇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67、古文字形聲結構辨析舉例(《第二十屆中國文字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2009年)
68、兩件新見曾國銅器銘文考述(《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69、戰國秦漢簡帛文獻中的格言資料(《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0、上博簡第七冊釋讀拾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
71、荊門左冢楚墓漆梮文字釋補(《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朴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72、《曾國青銅器》讀後記(《紀念徐中舒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巴蜀書社,2010年)
73《戰國文字及簡帛書》(見釋永信主編《在少林寺聽講座》,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0年)
74、簡帛文獻中的醫藥禁忌(《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台灣大學,2011年)
75、潮汕方言詞瑣記(見陳春聲、陳偉武主編《地域文化的構造與播遷:第八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
76、清華簡釋讀拾遺(《清華簡研究》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77、試論戰國簡帛文獻中的數量合稱(見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