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主要作品,教育之路,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1903年7月生於廣東省台山縣汶村北拱,1930年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專業,1934年又到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系學習,1939年畢業;在此期間先後到過歐洲許多國家考察建築。1940年回國後,在重慶大學受命創建建築系井任首屆系主任。此外,先後在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40年代曾任重慶浮圖關體育場總工程師、都市建設計畫委員會委員兼建築組組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中國城鄉規劃委員會委員及建築創作委員會委員、高等工業學校建築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及廣州市防空委員會工程處工程師等職。1958~1959年作為廣東建築學會代表之一兩次參加北京十大建築設計組工作。他還曾任廣東省政協第一、二屆委員會委員。
陳伯齊先生1973年10月4日在廣州市病逝。
主要作品
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有:重慶浮圖關體育場,廣州文化公園總體規劃及展覽館設計,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規劃及設計,廣州園林一條街實驗性住宅,武漢華中理工大、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和武漢測繪學校的校園總體規劃,中山醫科大學校區總體規劃,廣州華南工學院總體規劃及1號樓教學樓。化工樓設計等。他還參加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廣西桂林風景城市規劃的設計。他一生主持、參加和指導設計的工程達100餘項。
教育之路
20世紀初,由於中國本土建築師人才的極度匱乏,中國高端建築市場長期被西方建築師牢牢把握。與此同時,中國院校建築教育體制還處於蹣跚學步階段,亟待汲取來自外界的建築思想精髓。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一批批奔赴西方國家學習建築專業的留學生先後學成歸國,這種現象才有所緩解,而陳伯齊就是這批留學生的其中之一。
從日、德學成歸國後,陳伯齊赴重慶大學任教。由於自己所持的現代主義建築思想與國內占主流地位的“學院派”建築思想格格不入,陳伯齊在重慶度過了一段極為壓抑的歲月。最終,他選擇在嶺南故土塵埃落定,繼續自己的現代主義建築教育之夢。
在華工建築系“三老”之中(另外兩位是夏昌世、龍慶忠),陳伯齊擔任華工系主任時間最長。然而,關於他的流傳至今的文章資料">資料卻最少。他親自設計的建築不多,但在那個年代,出自華工建築系教師之手的作品卻離不開他的影響。陳伯齊的學生蔡德道評價說,“他的性格就是這樣,甘居幕後。”
陳伯齊,一位用一生探索中國現代主義建築教育之路的建築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