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唐代小說家)

陳鴻(唐代小說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鴻(生卒年不詳),字大亮,中國唐代史學家、小說家。

陳鴻於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中進士,登太常第。歷任太常博士、虞部員外郎、主客郎中等職。長慶元年(821年),以虞部員外郎為赴回鶻婚禮使判官。《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類收《開元昇平源》一卷,題陳鴻。《宋史·藝文志》史部傳記類,收《東城老父傳》一卷,題陳鴻。《全唐文》錄陳文三篇。《太平廣記》收其《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兩篇。

陳鴻自稱“少學乎史氏,志在編年”,曾以七年之力,寫成編年史《大統記》三十卷。他的兩篇傳奇均取材史實,加以鋪張渲染。《長恨歌傳》寫玄宗晚年縱情酒色、釀成安史之亂,並求道士到海外尋覓楊妃的故事。《東城老父傳》寫賈昌以善鬥雞而得到玄宗的寵愛,安史之亂以後,賈昌回首往事,不勝今昔滄桑之感。兩篇傳奇對玄宗晚年的政治腐敗不無諷刺,對太平天子暮年的寂寞悲涼表示同情,這種同情中又寄寓了人們對盛唐的懷念和惋惜。《東城老父傳》敘潁川陳鴻祖向賈昌詢問開元之理亂一節,文中四處自稱“鴻祖”,《全唐文》收入陳鴻祖文。

基本介紹

  • 別名:陳鴻
  • :大亮
  • 所處時代:唐貞元二十一年(805)進士
  • 主要成就:曾任太常博士
  • 本名:陳鴻
作品介紹,作品考證,親屬成員,

作品介紹

他的傳奇小說《長恨傳》﹐作於唐憲宗元和初﹐取材於史事而加以鋪張渲染﹐寓有勸戒諷諭之意。806年(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任盩厔縣尉﹐時陳鴻和琅琊人王質夫家居於此地﹐三人時時同游﹐共遊仙游寺時,三人話及唐玄宗楊貴妃舊事﹐感慨唏噓,王質夫便勸白居易寫詩紀念:“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白居易遂作《長恨歌》﹐寫成後讓陳鴻作《長恨歌傳》,共傳於世。此傳先述開元時楊妃入宮﹑迄天寶末縊死於馬嵬坡的始末﹔後寫玄宗自蜀還京﹐思念不已﹐方士為之求索貴妃魂魄﹐見之於海上仙山﹐貴妃乃為言天寶十載七夕與玄宗盟誓之事。後段敘述為前此唐人詩文中所未見﹐當是不得之於民間傳聞﹔描寫也相當細緻。篇中對玄宗晚年的縱情聲色﹑政治腐敗有所暴露﹐即如楊貴妃是玄宗從其子壽王府邸取來一節亦直書不諱。篇末議論﹐則歸之於“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此傳與《長恨歌》相輔而行﹐流傳頗廣。北宋樂史撰長篇傳奇《楊太真外傳》﹐曾取材於此傳。後世演為戲曲者尤多。其中以元代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及清代洪升長生殿》傳奇最為著名。

作品考證

又有舊題陳鴻所撰之《東城老父傳》﹐亦作於元和中。傳中寫開元﹑天寶賈昌以善鬥雞為玄宗所寵愛。安祿山之亂﹐玄宗幸蜀﹐賈昌扈從不及﹐乃出家為僧。元和中尚在﹐追憶當年盛事﹐不勝今昔滄桑之感。篇中對玄宗的逸樂奢侈有所反映﹔後半部分記賈昌之言﹐將開元時政治社會狀況與當前事對比﹐寄託了對於時政的憂慮。按此篇舊題陳鴻作﹐但篇中作者自稱“陳鴻祖”﹐故當是鴻祖所撰。陳鴻祖﹐生平不詳。
又《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陳鴻《開元昇平源》1卷﹐《資治通鑑考異》卷十二有《昇平源》引文。作吳兢撰﹐述姚崇藉騎射邀恩﹐向玄宗獻納為政先仁義後刑法等十條建議﹐然後奉詔為宰相之事﹐文字頗為質樸。司馬光以為是好事者依託吳兢之名所為。《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著錄《開元昇平源》﹐均雲吳兢撰。近人或疑此書本不題撰人名氏﹐陳鴻﹑吳兢並後來所題﹔或以為陳鴻所著。

親屬成員

陳鴻家族籍貫暫未詳。世系如下:
長子:陳琡,唐鹹通年間在感化軍節度使郭銓幕府中任幕僚,因與郭銓女婿、計吏武某不睦,遂攜全家居於茅山,為繼任的感化軍節度使薛能所禮遇。其後事跡不詳。
次子:陳璉,唐乾符年間在感化軍節度使薛能幕府任幕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