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信息 陬
拼音:zōu 注音:ㄗㄡ 廣州話讀音:同“州”
簡體部首:阝,部外筆畫:8,總筆畫:10
繁體部首:阜,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五筆86&98:BBCY 倉頡:NLSJE
鄭碼:YCXS
基本字義
● 陬
zōu ㄗㄡˉ
◎ 隅,角落:~見(粗淺的見識)。
◎ 聚居:~落(村落,村莊)。
◎ 農曆正月的別稱:~月。孟~。
詳細字義
陬zōu
〈名〉
(1) (形聲。從阜( fù),取聲。“阜”是
土山,與區域有關。本義:山的角落)
(2) 同本義
陬,阪隅也。——《說文》
陬,角也。——《廣雅》
在陵之諏。——《補亡詩》
(3) 隅,[城市,村鎮,國家的]各個角落
(4) 又如:
陬隅(室內西南角);
陬維(邊隅,角隅)
(5) 春秋魯地。在今山東曲阜東南
(6) 邊遠偏僻的地方
又如:陬隧(
邊邑的通道);陬澨(僻遠處);陬邑(邊遠鄉邑);陬芒(邊遠偏僻之地)
(7)先秦時對一月的稱呼
《 爾雅》:“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四月為余,五月為皋,六月為且,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玄,十月為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
方言集匯
◎ 粵語:zau1
◎
客家話:[
海陸豐腔] zeu1 [客英字典] zeu1 [梅州腔] zeu1 [台灣四縣腔] zeu1 [
客語拼音字彙] zeu1
English
corner,cranny,nook,niche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阪隅也。從取聲。子侯切。
康熙字典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𠀤音緅。《說文》坂隅也。《戰國策》康王之時,有雀生𪇥於城之陬。《史記·絛侯世家》後吳奔壁東南陬。
又《爾雅·釋天》正月為陬。《史記·曆書》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注》正月為孟陬。《屈原·離騷》攝提貞於孟陬。
又《莊子·天地篇》子貢𤰞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注》𤰞陬,愧耐貌。
又黔陬,漢縣,因山而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注》故介國也。《後漢·淳于恭傳》客隱琅邪黔陬山。
又《廣韻》聚居也。
又《前漢·西域傳》昆莫欲使其孫岑陬尚公主。《史記·大宛傳》作岑娶。《注》陬,子侯反。
又《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𠀤音鄒。《玉篇》隅也。
又《廣韻》鄕名。《類篇》魯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注》陬,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論語》作鄹人之子。
又《廣韻》子於切《集韻》遵須切,𠀤音諏。《張衡·南都賦》天封大胡,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曠盪,下蒙籠而崎嶇。 《集韻》或作𨽁。
孔子故里
簡介
陬,魯邑。《史記》孔子生魯昌
平鄉陬邑是也。陬,一作鄹,一作郰。《論語》或人稱孔子為鄹人之子,《左傳》稱叔梁公為陬人紇是也。蓋本一陬字,或陬或鄹,皆傳寫之異,要為魯邑名無疑。鄒,邾子國。至戰國時稱鄒。《孟子》書有
鄒穆公是也。鄒一作騶,《史記》稱孟子騶人是也。或鄒或騶,要為邾子國名。
鄒國與陬邑判然不同,乃後人混而一之。《
水經注》云:“鄒山故邾婁之國,
曹姓也。
叔梁紇之邑也。孔子生於此,後乃縣之,因鄒山之名以氏縣也。”《寰宇記》云:“
鄒城,孔子父所治之邑,漢為縣。”《
括地誌》云:“鄒故城在
泗水縣東六十里。”《輿地誌》云:“鄒城西界闕里,有尼邱山。”是皆以夫子誕生之陬邑與曹姓邾子後
邾國混而為一,豈叔梁公為邾國大夫,而魯孔某亦騶人耶?夫疆域沿革古今攸殊,而
鄒魯名山終古不易。騶
嶧山前,邾故城尚在。
杜預云:“
邾文公遷於繹,即此城。”
京相璠云:“繹山在鄒縣北,繹邑之所由名也。”邾子國斷以繹山為近。若夫
尼山、
顏母山、
昌平山,在今曲阜縣治之東四十里,西南距嶧山七、八十里。當時邾國必不能越魯而東,撫有茲山。而所謂昌平鄉陬邑者,俱在尼山、昌平山之側,西距
防山、闕里,尤為密邇。後漢建寧時,魯相史晨,昌平亭立市會以便尼山之祀,是尼山、昌平,皆魯國舊治,至漢
且然矣。而謂陬邑即鄒國之邑,豈不謬哉!顧春秋時之陬邑昌平鄉尼邱山,洵皆魯地,而今則改隸於鄒縣,其來已久。《北魏·地形志》鄒縣有
叔梁紇城。元順時
虞集作
尼山廟碑,即雲尼山屬滕州鄒縣,其證也。蓋今鄒縣雖仍邾子國名,而境內多古魯地。由今鄒治在繹山北二十許里,原非邾故城。其東北境內割古魯地以益之。此則後世疆域沿革之不同,而非所論於古也。今《鄒縣誌》于山則載尼山、昌平,於人則述孔子,於古蹟載顏母井、
夫子洞。版圖所入,而按而稽至聖發祥實在於此。誠邑志所當大書特書,以敬告來者,而豈
謂為今鄒縣即邾故國,魯陬邑即邾故地哉!明嘉靖四年(1525年),戴光纂修《鄒縣地理志》亦載:“古鄹、騶通,故孔子稱鄹人之子,孟子為騶人,蓋皆在邾改為鄒之後也。”孔子出生在鄒縣地,既見於歷代所修志書,也有歷史文獻記載。《史記·
孔子世家》:“禱於尼丘得孔子。”相傳
尼山宋家山頭北即為孔子誕生地。位於鄒城市東北27公里處的尼山,有
孔子廟、
夫子洞、
觀川亭等後人為孔子建造的遺蹟,雖因修建
尼山水庫而劃歸曲阜市,而宋家山頭現仍屬鄒城市
田黃鎮管轄。《史記》還載:“孔子生魯昌
平鄉陬邑。”昌平鄉即現在尼山、
昌平山之間魯原附近。昌平山稍東,有村名長莝(應讀作cuò錯,而俗寫坐,讀成suǒ所),即古陬邑,古
邾國始封之地。《
水經注》中有:“鄒山,故邾婁之國,
曹姓也。叔梁紇之邑也。孔子生於此,後乃縣之,因鄒山之名以氏縣也”之記載。《
太平寰宇記》稱古
邾城即古
鄒城,是孔子父
叔梁紇所治之邑。《紀要》謂寰宇記之古邾城即莝城。《
續山東考古錄》謂邾婁合讀即鄒莝,亦鄒字音轉。鄒縣
舊志謂今之魯原村即漢之昌平鄉,
昌平山有長座村,莝音之轉也(《
闕里志》稱
息陬村是古鄹邑,而地理文獻多不從此說)。
典籍
王獻唐先生在1934年所著《三邾疆邑圖考》中謂:古陬邑固在鄒縣昌平附近,即今之昌平鄉。其地“東、西、北三面界魯。”因為鄒陬同音,鄒即陬;名縣以鄒,本從陬起。從鄒縣歷史區劃沿革來講,孔子誕生地陬邑在歷史上曾長期隸屬於鄒縣。《左傳》
魯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魯伐邾,取訾婁。”此地歸魯後,封孔子父
叔梁紇為食邑,稱陬邑。
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生孔子,地已歸魯,故孔子為魯人。《
括地誌》、《輿地誌》、《
太平寰宇記》諸典籍,皆謂漢朝鄒縣故城在昌平鄉,則長莝在漢代又屬鄒縣。上錄《陬、鄒考》中,力辯非
嶧山之古
邾城,但不知諸書皆指漢置
鄒城在昌平山而言。《魏書·地形志》中,稱鄒縣有叔梁紇城。宋代,
鄒縣曾一度省入
仙源縣(今之曲阜市),不久即又析置。此地遂入鄒縣。元至順元年(1330年),
尼山書院碑文記載
尼山屬滕州鄒縣。明、清兩代,從天順到宣統的鄒縣舊志,載長莝屬田黃社,
昌平山一帶屬魯原社。到民國時期屬鄒縣昌平區,或四區,或
昌平鄉,或
田黃鎮。抗日戰爭時期,長莝曾一度是鄒縣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43年所立“
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碑文中,有“長莝突圍”字句。直到1960年
尼山水庫建成後,才先後兩次將水庫西部的魯原、長莝等18個自然村劃歸曲阜。所以,民國十三年(1924年),將“孔子誕生聖地”、“孟子誕生聖地”兩碑立在鄒縣火車站是理所當然的。今,
鄒城火車站廣場上的“雙聖碑亭”內,依然矗立著當年所立這兩幢巨碑,令人視之頓生景仰與遐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