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育,是在中國社會日益普遍的“父母失陪、孩子缺陪”背景下誕生的親職教育理念,陪育理念基於“尊重、陪伴、愛“三大基本原則,主張父母不僅要對孩子承擔起養育的責任,更要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夥伴兼導師,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親子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促進孩子“3Q”(SQ-安全感商數;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同步發展的目的,為孩子的快樂人生奠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陪育
- 3Q:SQ-IQ-EQ
- 含義:父母失陪、孩子缺陪
- 三大基本原則:尊重、陪伴、愛
社會背景,陪育重要性,陪育三原則,陪育工具,十大錯誤陪育方法,每天陪育一小時,
社會背景
近年來日益普遍的“父母失陪、孩子缺陪”現象是陪育概念提出的主要誘因。
1、父母的陪伴,竟成為孩子的奢望
2013年2月21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導,引起全社會關注父母對孩子的“失陪”問題:
“春節假期結束,人們又進入工作狀態。埋頭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多少次早上出門,孩子還在夢中?多少次答應陪孩子玩,卻一再食言?多少次孩子需要你的關愛,你卻不在身邊?當然,這也許正是你的痛楚和無奈。”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遠離家庭,淪為“失陪父母”。根據中文百科“失陪父母”詞條介紹,失陪父母指的是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未能給予孩子充分陪伴的父母群體。在當今社會中,這一族群具體細分為:1、因家庭或工作原因,與孩子兩地分離;2、因工作繁忙,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少;3、人雖與孩子相伴但缺乏心的溝通交流。
當今中國社會,失陪父母是一個正在逐漸壯大的族群:
據調查,我國留守兒童數量約為5800萬;中國城市白領每天有效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超過1.5小時;63%的都市白領每年只有不到3次家庭聚會;超過60%的城市父親在周末抽不出時間陪孩子;75%的父親因為工作等原因錯過了孩子的第一次說話;59.5%的總體人群不同程度認同“我對父母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以前而不是現在”⋯⋯
2、社會轉型,“獨二代”面臨精神孤島
如今的城市裡,孩子們聚集玩耍的場景正漸漸變得稀有。
放學後與夥伴們在院子裡踢毽子、周末一起踢皮球、放風箏⋯⋯70、80後的童年中習以為常的集體遊戲,距離如今的00後、10後正越來越遙遠!沒有生命的玩具、電子產品,充當著他們的童年玩伴,相比父母一輩的童年,“獨二代”竟仿佛身處孤島!
3、警惕:學齡前孩子缺陪誤終身
孩子因為缺乏父母陪伴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讓我們痛心不已:
重慶小女孩-1歲多的小玲玲,由於缺乏關愛和陪伴導致孤獨,竟把舌頭當糖天天嚼,嚼到舌頭紅腫發炎都不停止!
5歲的廣東女孩阿明,從小缺乏父母陪伴而不得不與航天模型、汽車模型為伴,漸漸患上孤獨症,不跟人說話,整天擺弄模型!
⋯⋯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傷害。
陪育重要性
陪育理念基於“尊重、陪伴、愛“的基本原則,主張父母要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兼夥伴,付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用心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種陪伴對孩子3Q(SQ-安全感商數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SQ-安全感商數)的發展與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1、父母的陪育讓孩子更有安全感,為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礎
健康的人格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證,也是社會對其成員的一項基本要求。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根據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的學說,父母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富有影響力的因素,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無時不在左右著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必須幫助孩子獲得充分的安全感與自信心,才能培養起孩子的健康人格。
個體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是擁有充分的安全感。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需求層次理論的提出者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曾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其中第一條就是個體要“有充分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自己被他人排斥、遺忘,因而對他人抱著不信任的態度,感到孤獨、悲觀,不停息地為更安全而努力,表現出各種神經質傾向、自衛傾向、自卑,自私等。
父母在兒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著最為關鍵的影響。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班傑明·斯巴克(Benjamin Spock,1903)認為,“兒童出生數月後,開始熱愛和信賴經常照看自己的那一兩個人,把他們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僅半歲的嬰兒,也會因為照顧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突然離去,而喪失對人對物的興趣,不開笑臉,不思飲食,精神上受到嚴重的壓抑……兒童長大成人後,畢生處事樂觀還是悲觀,待人熱情還是冷漠,為人多信還是多疑,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出生後頭兩年中主要負責照看他們的人的態度”。
由此可見,父母在兒童早期安全感的培養過程中扮演了最為關鍵的角色,父母的陪育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搖籃。尤其在孩子0-6歲,處在人格發展奠基的關鍵階段,他們極度渴望愛,渴求安全感,這種需求的滿足幾乎完全依賴於父母。這一階段父母的“失陪”,將使孩子感到被忽視,被厭棄,無從建立起對周圍環境和人的信任,以及對自己行為的肯定和對能力的自信,從而喪失構建健康人格的基礎。
2、長期、穩定的陪育,是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基礎
很多父母面臨孩子跟自己“不親”的問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父母“失陪”了,他們沒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情感作出回應,久而久之就導致親子間的依戀關係沒有成功建立。父母長期對孩子“失陪”,孩子就對父母失去了信任與依賴,而將這種感情投注在了其他人或事物身上,以至於親子關係疏遠。
有些父母確實不可避免地必須與孩子分隔兩地,例如為生計奔波的農民工,離開家園奮鬥的都市白領……因為種種現實的原因,無奈之下只能將孩子寄養,他們的孩子淪為“留守兒童”。近年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話題,許多幾個月大就被寄養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父母感到陌生疏遠,有的小孩甚至都不認識父母。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父母讓孩子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他們為生存而奔波,忙於工作與社交,疏於對家人的陪伴,家庭以外的事情占據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分配給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大部分時候陪伴的孩子的都是老人或保姆,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地對父母失去了信任,對老人或保姆感覺更加親近,更嚴重的,會形成孤僻的性格,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得不警惕的是,還有一種更為隱蔽的“失陪”,同樣影響著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以部分全職媽媽為代表,她們雖有充分的時間陪伴孩子身旁,卻因為用心不夠與或技巧不足,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在情感和精神上缺乏共鳴,她們對孩子的陪伴,有量卻無質。這種情況下孩子同樣難以感覺到父母的愛。愛是相互的,感覺不到被愛的孩子,自然也會逐漸封閉自己的愛。
所以,陪育與陪伴,並不能簡單地劃等號。正確的陪育方式,不僅是拿出充分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更要在相處的過程中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做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讓孩子真切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如此才是奠定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的基礎,其實比起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多陪陪孩子,和他快樂的談話,用你和藹的表情和溫柔快樂的語調,帶給他信任和安全感。面對面的和孩子溝通,為他學習語言和人際溝通做好基礎。多和他互動並且細心觀察,從孩子的舉手投足間,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和需要。這些看似平淡的事,其實對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
有家長感慨說:孩子只有在7歲以前,才是完完整整屬於這個家庭的;7歲以後,多數時間給了學校;20幾歲以後,多數時間給了工作;等再過幾年,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分配給父母的時間就更少了,到時做父母的相陪也陪不了了。所以,0-7歲這幾年的陪育時光是多么珍貴啊,怎么會有父母忍心在這幾年裡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其它事情,而讓孩子獨自忍受親情饑渴的煎熬呢?
3、陪育,是一種有助於孩子智商和情商發展的家庭早教方式
許多父母存在一個認知上的誤區:早教就是把孩子送進專業早教機構,進行專門的訓練。但實際上對於7歲以前的孩子,家庭是最重要的活動場所,父母是接觸最多的人,家庭早教才是培養孩子智商與情商的關鍵手段。
“家庭早教”最早起源於美國上世紀80年代倡導的“PAT”運動,意即“parents asteachers”,意即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在此基礎上提出“陪育”理念,更加強調家庭早教,先有陪,後有育,在陪中育。父母要成為孩子的夥伴兼導師,在陪伴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的目的。
陪育三原則
1、尊重
兒童成長有其自然規律,每個階段重點不同。正確的陪育,應建立在尊重孩子,尊重其不同年齡階段成長需求的基礎之上,針對兒童成長關鍵指標進行有重點地陪育。
學齡前兒童每個階段的陪育關鍵點:
1-2歲:習慣養成;語言啟蒙;親子情感
2-3歲:情感培養;認知發展;快樂入園
3-4歲:生活自理;啟發思考;性格養成
4-5歲:品格養成;獨立思考;樂於探索
5-6歲:健康心智;創新思維;入學準備
2、陪伴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要保量,更要保質。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小孩子是最“現實”的,他們判斷父母是不是疼愛自己,就是留意你陪了他多久,時間是硬標準。但其實比起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多陪陪孩子,和他快樂地談話,用你和藹的表情和溫柔快樂的語調,帶給他信任和安全感。面對面地和孩子溝通,為他學習語言和人際溝通做好基礎,多和他互動並且細心觀察,從孩子的舉手投足間,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和需要。這些看似平淡的事,其實對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
“陪育”理念不僅提倡家長保證基本的陪伴時間,還要求家長要保障陪育的質量。許多家長把陪伴孩子視為任務,在陪伴的過程中人在心不在,當孩子需要共鳴時,漠然不覺,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敷衍了事,這樣的陪伴,有量卻無質。正確的陪育方法是要用心觀察和傾聽,了解孩子的需求,掌握正確的方法與孩子溝通,通過平等的對話,在融洽的親子共處氛圍中讓孩子感受愛,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3、愛
陪育一天兩天很容易,堅持陪伴卻考驗著身為父母的愛心與耐心。陪育,需要有愛才能持續。這樣的愛,是對孩子的愛,是對自己所肩負的神聖使命及偉大教育事業的愛,是對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的珍貴點滴的愛。沒有愛,長期陪育的過程會使家長感到身心俱疲,深受折磨。
事實上,陪育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親子都很快樂的過程。在每一天陪育的時間裡,家長不妨拋開來自職場和社會的壓力與煩惱,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被孩子的天真與創造力感染,你會發現一個簡單的小遊戲,一次三十分鐘的睡前閱讀,一場家庭戶外野餐,全都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奇妙。你需要的做的不過是暫時丟開成人世界裡的紛擾,將自己回歸到與孩子平等的、身為一個純粹的“人”的位置,去享受與孩子心靈溝通的歡樂時光。
陪育工具
在許多家長的意識里,自己在陪育孩子方面是“不專業”的,而且永遠也沒法變得專業,早教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機構去做。但事實上,有這種想法是陷入誤區的表現。陪育是身為父母天然具備的能力,只要掌握了合適的方法,輔助以適合的工具,相信每一個父母都能把陪育做得足夠高質。
陪育的時候究竟要做什麼,這也是常常困擾家長的一個問題。陪孩子的時候,我不知道做什麼!我會做的互動小遊戲,孩子覺得很無聊!我給孩子讀的故事,一點都不吸引他⋯⋯這種時候,家長就需要有合適的內容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的興趣,在與孩子共同分享內容的過程中進行陪育。這個內容可以是一首兒歌,一件玩具,一本兒童讀物,一套識字卡⋯⋯只要它是符合兒童興趣並且有助於兒童某方面能力提升的,就能在有志於陪育的家長手中充當良好的工具。
十大錯誤陪育方法
以下是家長在陪育孩子過程中的十大誤區以及專家意見。
1、甩手型陪伴[踢皮球型]:由於工作忙等各種原因,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或者保姆,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給他人。
吳文君建議: 對於職場媽媽建議每周儘可能安排一至兩次陪伴孩子的黃金時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小時間”,比如去超市的路上,洗澡的時候。對於因距離遙遠,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媽媽,可以每晚固定時間和孩子通話。談話的內容,無關乖不乖,考試怎么樣,而是聊聊各自的心情、看到聽到的有趣故事和新的發現等等。這是改善親子關係,高質量陪伴很重要的技巧。
網友點評:在孩子6歲以前完全甩手給老人或保姆帶,自己省下時間來賺錢,這類家長就是典型的沒腦子!自以為精打細算,其實不懂投資!!古話說“三歲看大”,人生最關鍵就這幾年,這時候自己不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培養孩子3個Q:智商、情商、安商(安全感商數),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卻圖一時方便或多賺幾毛錢,耽擱了孩子這幾年,以後想要補可就難了!
2、放養型陪伴[牧羊人型]:小孩子自己玩多好乾嘛非要大人陪著?現實中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或者認為孩子應該早日養成獨立性格,大人不需要花時間陪伴孩子;或者覺得陪伴孩子主要目的是預防意外傷害,因此往往扮演的是監工的角色,而不是陪孩子玩和學習的角色。
吳文君建議:孩子自己玩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孩子已經進入專注和自我探索的狀態時,請不要打擾他,更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形成;第二種情況是孩子被迫自己玩,但內心十分渴望有人陪,這時需要父母陪伴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網友點評:以前做家長的老讓孩子去一邊自己玩,或者完全交給託兒所,那可以理解,畢竟當時教育觀念落後,很多家長不懂得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不認為花時間陪孩子算個事兒!現在時代進步了,大家的意識也該與時俱進了吧?自己偷懶還老拿“放養”那一套來搪塞,有意思嗎?
3、替代型陪伴:許多家長長期用電子產品來替代自己對孩子的陪伴,如給孩子看卡通片、讓孩子玩ipad等,培養出一批“幼兒電子控”。
吳文君建議:讓電子產品成為親子關係的工具,而不是“代班父母”。既能滿足孩子興趣又能避免孩子對電子產品過度依賴的辦法是:和孩子一起看卡通片做遊戲,充分感受互動的喜悅,並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挖掘電子產品以外的生活,例如社會實踐、親近自然、參觀博物館圖書館等活動, 幫助孩子發現比電子產品更有趣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父母先要行動起來:不過分依賴電子產品。
網友點評:堅決對6歲以前孩子封殺ipad!很多父母嫌孩子吵,就扔給孩子一個ipad打發過去,幾乎把ipad當電子保姆在用,到頭來輻射、傷眼、沉迷上癮⋯⋯這不是在害孩子嗎?把孩子獨自對著螢幕的時間用來親子閱讀、戶外運動,不是更好嗎?
4、敷衍型陪伴[無可奉告型]:在陪伴過程中,對孩子的好問不耐煩,例如有的時候孩子會問一些諸如“樹葉為什麼是綠的?”一類問題,很多父母對於這類問題懶得回答,或回答不上,這時候往往就隨口一句“樹葉本來就是綠的。”敷衍過去,這樣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打壓了孩子好奇的天性和創新發現的積極性。
吳文君建議:“ 懶得回答“背後的心理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讓孩子明白。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新發現的積極性,當我們不知問題的答案或不想直接解釋複雜的科學知識的時候,給孩子提供支持(物質和環境),比如一些書籍、故事或創造情景,讓孩子完成從感受到認知,最終延續到表達的完整的學習過程。既滿足了孩子的內心需要,又解決了父母無言以對的困窘。
網友點評:關鍵是許多家長自己就是不愛學習、不求上進的人!自己本身懶惰、不好學,怎么可能有耐心、有能力解答孩子的問題?對這類家長,最大的建議就是先改掉自己的臭毛病,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勤學好問的人,否則用再多工具也沒用,堅持不了多久!
5、物質補償型陪伴[提款機型]:“我們家寶寶喜歡什麼我都買,想要什麼都給!我是好媽媽/爸爸!”這類父母心裡只裝著工作和社交,僅僅把所剩無幾的精力和時間分配給孩子,用物質上的給予來補償自己心理的愧疚感。
吳文君建議:社會已經過度物質了,這種情況將強化孩子的“物慾“。首先父母要放下“愧疚感”,有父母的真愛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此外父母要學會表達,你的愛要讓孩子感受得到,那就需要滿足孩子內心真正的需要,例如成就感、安全感、認同感等等,這才是對孩子有效的、真心的愛。
網友點評:這類家長典型的一切向“錢”看!為了錢,把孩子擱一邊;等有了錢,更加不捨得把“寶貴的”賺錢時間用來陪孩子。這歸根結底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家長的價值觀不轉變過來,跟他說再多也沒用!
6、獨裁型陪伴[皇帝型]:陪伴過程中,對孩子的干涉和指導太多,沒有給出足夠的空間,說白了就是不尊重兒童,孩子正常生長次序被打亂了。比如去公園玩的時候,如果孩子突然趴地上看螞蟻,父母就受不了,因為把衣服弄髒了;有的家長孩子看了一分鐘能忍受,看了10分鐘往往就受不了,父母都覺得來公園就是要好好玩,強行把孩子拖走。
吳文君建議:“高質量的陪伴”重要的原則是將主導權交還給孩子,父母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分享他們的感受。例如“帶孩子玩”和“陪孩子玩”就是不同的,父母多用自己對“玩”的理解約束孩子,但對孩子來說“玩就是玩“,無關形式,哪怕用尿和泥都是他自己獨特的“玩”的方式和探索世界的途徑,體驗了、認知了也就滿足了,這才是成長。
網友點評:現實中有很多家長採取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自己就是權威,要求孩子無條件“聽話”,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就是如此被教育的:在家聽父母話,上學聽老師話,工作了就聽老闆話。這樣很容易教育出來一幫應聲蟲,沒有主見,盲目服從權威,更不用說有多少創新能力了。這類家長建議沒事多想想自己小時候被父母長輩打壓時候的心情,將心比心,才能多理解孩子一些。
7、嬌縱型陪伴[侍衛型]:與上面完全相反的是有的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縱容和溺愛,總認為”小孩子性格就是這樣…,以後長大懂事了就好了”。對於孩子那些沒禮貌的發號施令,沒完沒了的交換條件、粗魯無禮的話語,都是一概地放任,不論孩子怎么做,都認為是對的,而且從不批評,像皇家侍衛對待皇上一樣。但是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往往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嬌氣、任性、不善於與人合作和分享,愛占上風、愛占小便宜、人緣差,而且經常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不愛自己動手。
吳文君建議:“自由”並不意味著沒有底線。有關品格的教育就是我們的需要堅守的“底線”。父母自身的言行是最重要的防火牆;做理性父母,安撫孩子的感受的同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建立規則需要溫柔的堅持。“好孩子”來自“好父母”,學會給孩子智慧的愛,而不是愚蠢的愛。
網友點評:這類家長很容易培養出外強中乾的“小霸王”。一方面慣出孩子一堆壞毛病,小小年紀就習慣呼風喚雨,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其實缺乏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來真碰上什麼事父母不在身邊就得吃虧了。所以家長要看長遠些,小時候對孩子縱容和溺愛,培養不出真正有氣概有能力的孩子,要真為孩子好,就該讓孩子從國小著自己乾,適當碰碰壁吃吃虧也是財富。
8、越俎代庖型陪伴[保姆型]:“寶寶還小,不會做,媽媽(爸爸、奶奶)來做”,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舉動:掃地、擦桌子、倒水等等。但很多家長念叨著:“寶寶還小,不會做……”殊不知,這樣既有違孩子的學習、模仿的天性,而且扼殺了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吳文君建議:操練掃帚和拖布行為背後是孩子想要嘗試的心態,在嘗試中他們獲得經驗和成就感。父母往往沒有察覺行為背後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才會大包大攬。表面上是心疼孩子,實質上是“以愛之名”給孩子套上一道枷鎖。因此,放手讓孩子在“經驗學校“中學習,陪著他們去勞動、去體驗。
網友點評:長沙某大一男生父親在學生宿舍打地鋪照顧孩子;堂堂清華博士生不會疊被子⋯⋯這類極品事件淪為全國人民的笑柄,但俗話說得好,五十步莫笑百步,現實中很多家長自己就在拚命慣著孩子,什麼都想代勞,巴不得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一門心思做學問。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個人獨立生活的時候就得傻眼,所以家長還是得考慮長遠一些,別一時心疼孩子,反而耽誤終身發展。
9、情緒型陪伴[變色龍型]:這一類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受自身情緒影響嚴重。妞妞就有這樣的父母,媽媽高興了就滿足她的任何要求,不高興了就對她大聲訓斥,爸爸開心了就過來抱抱她,不開心時就會因為她吵而揍她的屁股。爸爸媽媽這種不穩定的情緒、不講道理的行為給了妞妞這樣一種行為暗示,那就是我高興了你們怎么樣都可以,我不開心了就要吵得讓你們沒有辦法。
吳文君建議:一個人情緒的起伏不定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更容易對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以致於影響到整個家庭或者團體的氛圍。正如踢貓理論:爸爸工作中挨批了,就沖媽媽發火;媽媽委屈了,就發泄給孩子;孩子難過了,就踢了小貓;小貓也生氣了,就咬了爸爸。孩子就在這樣的傳遞中,學會了發脾氣、將情緒轉嫁給他人或通過發脾氣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想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網友點評:這類情商低的家長,開心時候全天下都是朋友,不開心了滿世界都是敵人,非常不好相處。他們不光對待孩子是這種態度,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也是一樣的情緒化。郭德綱說過一句話:把脾氣發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才是本事,建議這類家長趕緊練練自己的本事,提升自己的修養,然後才談得上言傳身教,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10、過度保護型陪伴[母雞型]: 這類家長對孩子十分不放心,事事考慮得很周全,總擔心自己微小的疏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總是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翅膀底下。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小孩不可能爬高上低,不可能去盡興玩水,甚至稍微有點幅度較大的動作都不允許做。。
吳文君建議:父母永遠無法做到陪伴孩子一生,永遠為孩子撐傘。總有一天他們要獨立面對一切,因此需要提早明確親子關係的目標:讓孩子擁有照顧自己人生的能力。親子關係是唯一指向分離的愛,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為最終有一天離開我們做準備,我們只能看他漸行漸遠。當孩子步伐穩健,具有了照顧自己人生能力之時,才是我們真正安心之時。
網友點評:很多家長對於怎么培養孩子,心中沒有尺度,要么就撒手不管,要么就呵護過頭,就像這種母雞型家長,總覺得全世界都是危險,都是陷阱,所以孩子的事,事無巨細全都要管!在這種過度保護環境下成長的男孩子,蔫頭蔫腦的沒有男子氣概,女孩子就更是嬌聲嬌氣,一碰就碎。對這種家長的建議就是自己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別憋在巴掌大的地方,平常也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挑戰一些稍有難度的活動,比如爬山,露營,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心胸會開闊一些,就不那么小家子氣,看什麼都怕了,也逐漸能摸清孩子的極限在哪兒,一點一點對孩子放開,直到掌握一個合適的尺度。
每天陪育一小時
現代都市人工作越來越忙碌,分配給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即使有一部分全職媽媽能夠全天陪伴孩子,卻因為不得法而導致陪育質量低下。在這種背景下,“每天陪育一小時”主張家長每天最低限度拿出一小時給予孩子全心全意的陪育,保量並保質。
家長們的回響:
“第一次當選總統時,歐巴馬說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他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米歇爾也說丈夫至今仍每晚和女兒一起晚餐,耐心回答她們的問題!想問問那些總說沒時間陪孩子的父親:你們比歐巴馬還忙嗎?”
“看得我眼睛都濕了。不由得想像每一個加班的夜晚,孩子眼巴巴地在家盼著我的樣子⋯⋯今天我要早點回家!”
“有些媽媽抱怨沒時間陪育孩子,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不是你做不到或做不好,而是沒有用心,而且缺乏堅持。早上,吃早餐、送孩子上學過程中都可以好好溝通的;晚上,給孩子講故事,一起玩遊戲。早晚各半小時,每天陪育一小時就能做到了。難的不是陪育,而是每天堅持陪育。”
“之前新聞里一個孩子模仿灰太狼燒羊,把別的小朋友燒得面目全非,觸目驚心!雖然是個案,可現在的父母把電視、電腦當成電子保姆,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
“每天堅持最重要!從今天開始要督促自己,每天陪育一小時,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