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解毒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具有除濕利水,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急性女陰潰瘍,急性自家過敏性皮炎,急性接觸性皮炎,下肢潰瘍合併感染。
基本介紹
-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 功用:除濕利水,清熱解毒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白鮮皮五錢(15g),大豆黃卷四錢(12g),生苡米四錢(12g),土茯苓四錢(12g),山梔子二錢(6g),丹皮三錢(9g),金銀花五錢(15g),連翹四錢(12g),地丁三錢(9g),木通二錢(9g),滑石塊五錢(15g),生甘草二錢(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除濕利水,清熱解毒。
主治
急性女陰潰瘍,急性自家過敏性皮炎,急性接觸性皮炎,下肢潰瘍合併感染。
方義
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大豆黃卷、生苡仁、木通、滑石塊、土茯苓清熱利濕;山梔、丹皮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金銀花、連翹、地丁、生甘草清熱解毒。
配伍特點
本方利中有清,利清相輔相成。
運用
本方證為濕毒所致皮膚病。現可用於皮膚癌屬血熱濕毒,結於皮膚者。皮膚隆起斑塊或結節,質地較硬,並逐漸向四周擴大,或結節中心產生淺潰瘍,經久不愈,甚則向深度或廣度侵蝕破壞,溢液流血,其味惡臭,伴低熱煩躁,口苦且乾,便艱尿赤,舌絳苔膩,脈弦滑。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藥物白鮮皮對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注意
若皮膚癌潰瘍壞死,或向外呈菜花樣腫瘤,感染滲液,可用下方煎湯外洗;蛇床子30g,龍葵30g,五倍子15g,敗醬草30g,苦參20g,蒲公英30g,花椒15g,白鮮皮30g,煎湯浸洗患處。
附註
附方1 除濕解毒湯
組成: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車前子,大豆黃卷,澤瀉,板藍根,赤芍。
功用:除濕利水,涼血解毒。
主治:濕毒浸淫,指縫濕爛及皮膚糜爛,濕毒血瘀痤瘡。
出處:《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
附方2 除濕解毒湯
組成:白朮五錢,山藥五錢,薏仁五錢,金銀花一兩,肉桂三分,澤瀉二錢,烏梅根一把。
主治:濕毒足瘡。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