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

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

《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是一本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
  • 作者:石煬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1日
  • 頁數:30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261259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北京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的居住問題由來已久,極其複雜。在保護傳統風貌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作為十餘年實地調查研究的沉澱,《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從家庭—院落—片區等不同層面的鮮活實例入手,以平實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圖照細緻呈現了進入21世紀以來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生活空間的現狀、衍化及不同群體的日常生活,深入剖析亟待解決的問題及背後原因、相關政策和實踐,從整體性的視角,對人口、住房、公共資金投入、改造措施、業態、治理等方面展開綜合分析,對六個關鍵問題和四類界線展開論述,提出復興歷史文化街區及生活空間再生的建議,呼籲均衡保護,底線保障,改善居住困難群體的生活條件。最後,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和社會學系在長期跟蹤研究中的探索和構想加以介紹,涉及什剎海地區、菸袋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典型實例。
《院落社會: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生活空間衍化與再生》為破解我國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老舊小區等面臨的基礎性難題提供了寶貴思路,極具現實意義和借鑑價值。

作者簡介

石煬,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城市保護更新和社區治理。200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11年和201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持續十餘年在北京老城歷史文化街區開展調查研究,參與北京老城保護相關研究和實踐二十餘項,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住建部軟科學項目、住建部科研開發項目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脈絡 1
1.1 困境,1949年之前 3
1.2 顯性破壞和隱性問題,1949年至1999年 5
1.3 相對完整的街區,20世紀的末端 9
1.4 實踐的探索,21世紀 12
1.5 十字路口 18
第二章 雜院:自建房、鄰里和訴求 25
2.1 一個家庭的內部差異 28
2.2 一處大院的過濾和重構 33
2.3 兩個社區的住房、鄰里和訴求 45
2.4 緣何雜院 60
第三章 隱蔽的院落分化 65
3.1 什剎海 69
3.2 白塔寺和西四北 78
3.3 院落分化的形成 91
第四章 馬賽克街區 101
4.1 南鑼鼓巷的三十年拼貼 103
4.2 南池子的爭議 121
4.3 不同人的大柵欄 132
4.4 鮮魚口的三條道路 145
4.5 “試點”和“重點” 156
第五章 院落社會,多樣性還是碎片化 159
5.1 街區的碎片化 163
5.2 片區的碎片化 169
5.3 院落的碎片化 172
5.4 碎片化的嵌套和傳導 177
5.5 碎片化的產生和螺旋持續 180
第六章 院落社會的六個討論 185
6.1 住房應急供給和退出 187
6.2 住房管理和人戶分離 189
6.3 居住困難和居住保障 193
6.4 人口外遷和空間利用 195
6.5 重點投入和均衡改善 200
6.6 日常治理 205
第七章 關於界線的思考 209
7.1 共識準則界線的模糊 214
7.2 住房政策界線的收縮 218
7.3 空間行動界線的切割 222
7.4 管控參與界線的脫節 224
第八章 復興歷史文化街區 229
8.1 價值共識的基石 231
8.2 系統的住房政策 235
8.3 空間行動的均衡 243
8.4 管控參與的融合 246
第九章 評述和構想,什剎海 251
9.1 什剎海的價值 253
9.2 漸進的菸袋斜街 259
9.3 提供多樣選擇的大小石碑胡同 262
9.4 尋求均衡的空間行動 264
9.5 居住改善的政策構想 269
9.6 居住院落的保護更新 271
結語 275
參考文獻 277
後記 2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